2017年1月22日 星期日

盡情知道怎樣死

陳曉蕾《香港好走》是三本書,第三本最奇怪,有很多空白頁像孩子的工作紙。這也真是給讀者使用的工作紙,叫做平安紙,其中讓你寫下自己的親人網絡,你最想做的事,你想怎樣安排自己的醫療照顧等等。但這也不只是工作紙,很多有用的資訊穿插在其間。
第一二冊裏面的訪問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其中一段最動人的並不是訪問。那是一個癌症患者,癌細胞轉入骨下身癱瘓,做完電療要安排出院,署名Jacqueline的這位病人在網上討論區實時書寫她面對的徬徨,網友各種喊加油的本能反應夾雜着一廂情願的誤解,無助Jacqueline面對出院問題。在現實制度中,也真的沒有好答案。她滯留醫院病房,到某一天,再也不見信息了。(《怎照顧?》,138-143頁。)
這是一個我熟悉的題目,而且我真的想過應該有人做一本這樣的書,就是盡情地訪問照顧晚期病人的醫護人員、病人和家人,讓她們盡情地談在自己位置見到和經歷過的,有關病人走最後一程的現況。每個人看的都是主觀片面的,但許多人見到的和感受到的,併在一起,就能接近一幅全景圖。
因此,當那個晚上我把書的第一,二冊從頭到尾翻一篇,就覺得很驚訝,她已經做出來了!
去年一次與陳曉蕾午飯,初認識,她講起之前編寫以死在香港》為題的書,十分肉緊,說香港人這樣這樣真的很有問題,香港人應當要好好地面對目前不堪的現況,我就想,這未免太以天下為己任了吧?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也有很多人努力在各個崗位盡心去。現在我還是覺得不需要一支竹篙打一船人地說「香港人怎樣怎樣」,但在這套書裡面,她沒有在受訪者的講述上面加鹽和醋,做到了讓香港整體面貌自行呈現。
這個面貌,怎麼說呢?就像香港許多其他公共服務一樣,各別環節有很好的東西,但在大局上面,關鍵的樽頸沒有處理。
《怎照顧?》250頁,港大教授陳麗雲談到醫療社工三年換一崗位,制度上令社工難以專業照顧病人生命最後一程的需要。271303頁談到消防條例》的限制,令病者家人縱使和醫生談妥了預設照顧計劃,簽署了不作心肺復甦術文件,救護員也不能配合。這些都值得當局好好想想。

原載 《信報》「醫三百」專欄,2017121

2017年1月18日 星期三

尋找欣賞距離

因為一些生活上的安排,近月來暫停了家中的訂報派送報務。我想,反正屋苑會所有報紙可看,若是外出也隨時可以買到。結果呢?到會所多是游泳,游完,人半濕不乾的,不會坐定定嘆報紙」。上街卻總是忘記買。
於是,個多月來只是偶然看電視新聞,試驗一段近乎不看報章紙的生活。也影響了我看港人港事的心境。例如,醫管局公布15/16年度最新的手術成效監察計劃結果,聽聞有些報章慣性地集中報道表現遜色」公立醫院。因為眼晴沒見到頭條48font大字標題xx醫院包尾」,這宗新聞在我的感覺上,主要是表現了媒體的一種慣性。所謂「例牌菜」,「例牌」的其實不是菜,是做菜的手法。
我在退休前來得及檢視過今次手術成效監察計劃的初步結果,知道這年度整體死亡率數字是新低,而且17間醫院之間的差異也是新低。如果這在媒體沒有什麼報道,那是因為假設了讀者不會欣賞good news
近幾星期有關西九建故宮文化博物館的議論紛紛,我的觀感也是有些抽離感受不到某官員所說的天大喜訊,也看不見某議員痛斥的驚天醜聞。
我想香港要建故宮文化博物館,那麼先得要騰出一些空間,讓人們尋找合適的欣賞距離。歷史可以讀出光輝也可以讀出恥辱;偉大的可以是王朝也可以是工藝;如果你讚嘆你也必須不忘唏噓。
中環港鐵站弄那樣的「故宮壁」,官員以為這是展示故宮在建築上的Power(力量)和Charm(魅力)」全接觸」,流於淺薄。中環地帶是打工仔」停不下腳步的鬥獸場,在這兒佈置滿壁的故宮映像,會造成「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視覺心理效果吧?而且,為什麼一定是艷陽天」的故宮呢?雨中的故宮、覆雪的故宮,似乎更可親近,不會總令人聯想到政治權力。
故宮文物不是死物」,香港要以活」的眼光欣賞故宮文化才好。這需要一點文化底氣和一點思考空間。
經一事長一智,現在我們知道,像地鐵通道那種空間不是合適的欣賞距離,太逼迫;「故宮全接觸」那種例行的marketing mindset,也太熱切了。                  
原載 《東周刊》「一葉一杏林」專欄,2017118日,經修節。


2017年1月9日 星期一

正正常常尊重自主

正正常常尊重自主
在新一年祝願讀者身體健康,精神爽利。也祝願香港什麼好呢?祝願她正正常常吧。過去幾年不正常。
不正常的其中一個現象,是「自主」(autonomy) 這個名詞變成有危險意味的概念了。要「自主」就要求「自決」(self-determination),進一步就是「獨立」,在一國底下,怎不是危險概念?
恰逢這一年兼職在大學講醫療倫理的課,開宗明義就是講尊重自主(respect for autonomy) 的必要。這形成輕微的精神分裂:在課堂上,「尊重自主」是非常基本的倫理原則;在特區社會上,高談「自主」有可能漸漸變成一種禁忌。
醫療是醫療,政治歸政治,何必混為一談?但這兩者並非互不相干。底下有些矛盾難題是相通的:家庭 vs. 個體。
在醫療文化,家庭對個體的影響力甚大。在沒有自主能力的病人,例如中後期的痴呆病患者,醫生必須與家人詳談,作出符合病人利益的決定;即使病人認知能力無礙,家人出於關切也會主導醫療方案的討論,有時過份地主導。病人亦可能為了其他家人的幸福,作出不利於自身利益的決定,譬如放棄較昂貴的治療。家庭與個體相依相存,但之間常有矛盾紛爭。
在中國政治文化,國與民不是「社會契約」概念;「國」與「家」是混合體。和諧時,大家一家人有商有量;有矛盾紛爭時,「家長」便要出來「話事」。「家庭 vs. 個體」是錯誤列式;「家庭 > 個體」才是正式。
正正常常尊重自主,可以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前提是小心聆聽靜心思考。

原載 《信報》「醫三百」專欄,201717日,經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