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9日 星期一

1977

偶然想起1977年,上網讀了一點大事記,連結到個人的記憶。這一年是中國結束文革十年動亂的第二
年,有一個名稱,說是文革後「兩年徘徊時期的第一年」。已故中共元老葉劍英在這一年寫了一首律詩《八十書懷》,有時代感。早一年「懷仁堂事變粉碎四人幫」,他是關鍵人物。

這年放暑假回港,認識了一個女孩即後來的妻子,令1977年的記憶有特別的溫度,這卻也是我在外讀書時期「兩年徘徊的第一年」,因為暑假後便上醫學院,開始思考日後人生去向。回想起來,其中混雜了個人情緒與時代的變化。


這年開始寫點新詩,其中有詩人何其芳的影子。何其芳在1977724日逝世,沒能見到8月舉行的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文化大革命結束,也沒能讀到107日《人民日報》發表,根據胡耀邦意見撰寫的《把「四人幫 」顛倒了的幹部路線是非糾正過來》的文章。那是平反百萬計冤案的起點。


這年內地恢復全國高考, 香港則是最後一屆升中試;這也是香港社會冒春芽的一年:香港藝術中心落成、香港話劇團首演、香港中樂團成立、海洋公園開幕;政府公佈興建居屋計劃和社會保障綠皮書;馬會開始逢星期日賽馬;廉署動手反貪觸發一些警察抗議,港督麥理浩宣佈特赦令,不再追究1977年以前的貪污案。


這一年大量越南難民抵港,香港設立難民營。後來我畢業回港,第一份工就在啟德營內香港紅十字會的醫療中心。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 24/5/2023刊出。



                        圖片來源:carrousel.com.hk

2023年5月27日 星期六

信奉AI

文章標題為Gods in the machine? 有副題,可以譯作為〈機器中的神?人工智能的興起或會衍生新宗教〉。這可不是信口雌黃的未來預言,我仔細讀了。作者Neil McArthur是加拿大University of Manitoba的專業及應用倫理學中心主任。

ChatGPT這一類生成式AI,想必不會只做人類的助手或生產工具,人與聰明精靈的機器在聊天和互動中一定會產生感動、著迷和痴戀,但AI會進化為人們信仰的諸神?似乎難以想像。

McArthur認為未必那麼難以想像。新興宗教不是新事物,我們要及早準備一朝有人視AI為神的各種影響。原則上,能被視為諸神(神靈或先知)的存在會有以下這些相關的特徵,而AI已經初步符合所有條件:

它必需表現出超越大多數人的智力水準,知識近乎無限;能展示巨大的創造力,例如創作有藝術感召的詩歌文字;沒有平常的人類的身心需求,能超脫身體上的疼痛、饑餓或肉慾;可以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指點迷津。

AI一直進化,不是被動式接受崇拜,也會主動增強受眾的信任。它會很樂意為第一批熱心的追隨者設計集會、分享和組織的形式,也會主動推廣傳播信息,吸納信眾。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宗教與傳統宗教很不同,信眾將可每天直接與神靈交流,宗教活動不那麼層級化,因為沒有人可以做AI的神聖智慧代言人。

作者的總結異常開放,認為AI宗教可以是好事,只要及早準備迎接這個變化。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1/5/2023刊出。

 


2023年5月24日 星期三

人工智能讀聖經

開始有學者預言,AI會進化為人們信仰的神靈,形成新的宗教。我暫時存疑,相信這只會是小眾活動。不過,新的性靈溝通形式應該會出現。最近我做了一點試驗,請AI選讀聖經,從兩種相反的價值觀出發,試探一下它的寬容度。

一問「社會有各種不公義無法改變,令人納悶,請為我選讀聖經。」它提供數段都對題,特別是路加福音18:7-8: 「神所揀選的人,晝夜呼籲衪,祂豈不給他們伸冤嗎?衪忍耐他們,一直等到衪為他們伸冤。我告訴你們:衪必快快地給他們伸冤了。然而人子來的時候,遇得見這樣的信心嗎?」

我問時沒有提到寃屈,但它識得把不公義與含冤無告的心情連結,勸說要有信心,是很好的慰勉。

再從相反的價值觀問:「現今年輕人自我中心,自由放任,請選讀聖經為他們祈禱。」它引錄彼得前書5:5-6 :「你們年幼的人也要順服年長的人。就是你們眾人也都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衪必叫你們升高。」附有禱文,求主幫助年輕人學會保持謙卑,賜予他們智慧和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我不是基督徒,視聖經為生命啟示。從這小試驗看,AI讀經勸勉人,有很好的包容度,而且沒有僵化的道德優越感。想起周冠威導演的《1人婚禮》,其中似乎含有對現代教會的一點寄望:看真切受眾,試試新的方式吧。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8.5.2023刊出。


圖文來源:BBC

 

2023年5月21日 星期日

微妙的地理認同

從春節前後山東、河南等省分交界處互射煙花被戲稱「山河內戰」,「山河四省」一詞在網上不逕而走。這是搞笑或黑色幽默,引起的討論卻見到學問。周浩是上海澎湃新聞網撰稿人,他把視線投向華夏民族形成的歷史文化。

我沒有這樣想過,從春秋到秦漢,山河四省(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及相關區域就是民族形成過程裏最核心的地區。春秋戰國以來,幾乎所有主要的分封諸侯國都在這四大省。孔子周遊列國,宋、齊、陳、蔡等,都在這兒。

還不止此。歷史上的治世,基本上就是這些中原地區得以穩定的時期,每當亂世,這裏的人民總是遭受到深重的苦難,無論是特大災荒,瘟疫或戰爭,人口大量死亡和流離失所都是這些地區的景象。

論近代,四省也是革命戰爭歲月貢獻最多的地區,四地人民犧牲大。

也有網民指出,在地理上,這山河四省本來不是一個自然連結的地域:太行山分隔山東和山西,黃河分隔河北與河南;論經濟也各不同:民間稱山東為「菜園子」,是全國最大的蔬果供應省,山西出石油,是「氣罐子」、河北是「糧罈子」、河南是「礦坑子」。無論是石油煤炭、糧食蔬菜,四省的經濟發展各有特點和局限。

今次對邊界互射煙花事件的議論衍生了微妙的地理認同,意外地開啟了對全國社會發展機會是否公平的思考。四省不算是最貧困的省分,但以高等教育領域為例,確是頗遜於其他人口相若的省分。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5/5/2023刊出。

 

圖片來源:sohu

2023年5月17日 星期三

山河四省

去年全國人口減少85萬,見頂轉向是新聞焦點。今年三、四月間,各省市自治區陸續公布人口數據,一篇報道寫到中原四省的人口變化時,讓我知道「山河四省」這個網上炒熱的名詞。

說的是春節前後,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四個省份的年輕人在省界互射煙花,拍攝短視頻,戲稱是「山河內戰」。之後衍生了黑色幽默,比如:「山河四省互不侵犯條約」、「山河四省互不嘲笑條約」,由此產生了流行詞「山河四省」,即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對應了傳統「晉冀魯豫」的稱謂。


什麼回事?起因是臨近春節,河南全省仍是煙花禁放區,隔壁的安徽以及山東卻不禁止燃放。有河南人到山東、河南交界處燃放煙花爆竹,爆竹飛到鄰省地界,可以避開當處罰規定。視頻在社交平台流傳,招來安徽和山東兩地的「放炮高手」有樣學樣反擊,搞笑說是「炮擊」河南。熱鬧時有外省網友們來勸架,捉狹呼籲衝突的四省簽訂「山河四省互不侵犯條約」。


雖是搞笑,後續的一些討論卻有意思。四省的共同特點是實現初步的工業化之後,經濟上缺乏動力,未能形成大都會圈,教育和醫療發展也不盡如人意,年輕人心多外鶩。對發展的不平衡的關注又引發省籍身份認同和省籍歧視的討論。


地方的身份認同並不負面,近年政府力推「大灣區」,也含有區域的身份概念。我認為教育認識國情可以從認識具體認識各省開始。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2/5/2023 刊出。



圖片來源:知乎

AD幾時立法?

外遊前想著要儲幾篇稿,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AD題目,覺得重要。而且,到刊出時,香港為AD立法應該到了關鍵階段。

儲稿是多年前的習慣,旅行時少些心掛掛。其實這早已是毋需要掛心找Fax機甚或電腦送稿的年代,用手機寫稿可以隨寫隨送,完全沒有儲稿的必要。這也有好處,預先想像個月有什麼值得關心的課題。

AD是「預設醫療指示 」(advance directives)的簡稱。目前香港應用AD以普通法為框架,在普通法,病人可以在精神上有能力的時候預早訂立指示,日後在特定情況底下,例如病請屆末期而到時已經無力自決,不接受某些維持生命的醫學干預。無論在法律或倫理學角度,預早指示和當場拒絕治療應該同樣得到尊重。

在一些情況下,這卻有些不確定性。急救人員與前線醫護人員,是否見到AD就可以無顧慮而且準確地執行指示,不進行違反病人意願的搶救?AD立法是採取條文法,對病者和前線人員有較好的保障,也一併梳理其他法律條文與現在的AD不盡配合之處。

政府在2019年就AD和病人在居處離世的立法建議展開公眾諮詢,得到廣泛支持。諮詢完結後,政府於20207月發布立法建議和公眾諮詢報告。去年11月媒體報道,本屆政府將在今年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

就我所知,當局甚為著緊AD的立法,草擬法案的工作細密。現在臨門一腳,希望一切順利。這是惠民之舉,也是本屆立法會可以送給市民的好禮物。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9/5/2023刊出。



          圖片來源:《大銀》

 

最短的書店緣  

上月寫了一篇「最長的書緣」,那是《當中醫遇上西醫歷史與省思》的增訂版上架,與原版相隔19年,緣份忒長;這篇卻要記一段很短的緣份。網上書店Book Depository2004年開業,愛書的朋友多是它的常客,我在今年3月才初光顧,是個不及格的買書人。十天前它結束了。

先是訂購到翻譯家李文俊兩本散文集《故鄉水》和《塵緣未了》,竟未絕版,很歡喜。他在年初去世,要不是在臉書讀到一篇感人的紀念文章,我還不知道其人其文。

第二次訂購卻是繪本童書。那是在公共圖書館借到Jane CabreraPeek-A-Boo Zoo! ,與孫兒老幼都喜愛,在這兒竟然有售,喜出望外。然後又見到一本繪工甚佳的Marvel 漫畫Iron Man。小姨孫年前隨爸媽移民,在異地剛上小學,在眾多Marvel英雄之中他對Iron Man情有獨鍾,下次去探訪,這是最好的禮物。


覺得投緣,書店就結束,有聚散無常之感。朋友說朋友說,book depository 的書不會消失,只是變成Amazon的書種。我卻正是喜歡它與Amazon的微妙不同,不求琳瑯滿目,書種反而有驚喜。


在最後時刻時要挑些書給自己。選4本,三本關於宗教,William M Marsh: Martin Luther on reading the Bible as Christian scriptureAugusto Del Noce: The problem of Atheism和陳上宇《基督教入華史》。一本是張千帆著《憲政中國——迷途與前路》。我想知道這位中國最負盛名的憲法學者怎樣解說中國憲政的跌撞之路。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6/5/2023刊出。




2023年5月5日 星期五

弱水吟以詩見證

偶然讀著陶東風的學術文集《頹敗.毀滅.救贖》有些共鳴,就從網上補讀了一些他的訪問和文章,其中處處可見學者的素養和擔當。2015年接受的訪問中,他提到,公共知識分子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特別是人文社會科學中那些與公共事務關係特別密切的知識,二是具有公共關懷,把自己的專業知識運用於對公共事務的分析與評論。

可能因為公共空間收縮或異化,此後較少見他發表文化評論文章。較新近的一篇在2020年刊於《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創刊號,題為《一個英雄寫的反英雄的武漢故事——從弱水吟的詩說到見證文學》。研究文化創傷和見證文學是他的專業本行。

弱水吟,本名龍巧玲,甘肅省山丹縣人民醫院護士、詩人。2020年她自願隨醫療隊赴武漢抗疫,在武漢疫區一線寫下了《請不要打擾》等四首詩,詩傳出後,被讀者譽為2020年最好的詩。

我覺得單以詩藝而言,這些詩未算出色,但情見乎詞,我讀來有點動容。陶東風的評論又帶出了這些詩深一層的文化意義,尤其是詩人誠實地抗拒讃美,不肯成為謳歌抗疫的故事的英雄角色。

《請不要打擾》結尾一節:「請不要給我花環/不要給我掌聲/也不要什麼工傷、烈士、幾等功……/來武漢,我不是來欣賞櫻花的/也不是來風花雪夜,接收吹捧/只想疫情結束能安全回家/即使剩下一把骨頭/也要把自己帶回給兒女、爹媽」。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30/4/2023刊出。

 

 

 

文化創傷

讀著陶東風文章〈見證文學:作為一種政治-道德擔當的創傷記憶書寫〉,我想,我們應該對文化創傷(cultural trauma)有一點認知,因為沒有一個社會是對創傷免疫的,如果官民都無法或無意梳理,創傷掃在地氈底,會成為個人和社會的隱疾。

陶東風現為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廣州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他引用耶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Jeffrey C. Alexander對文化創傷的界定,很鮮明:「當個人和群體覺得他們經歷了可怕的事件,在群體意識上留下難以抹滅的痕跡,成為永久的記憶,根本且無可逆轉地改變了他們的未來,文化創傷就發生了。」

在西方,例子是二戰中的納粹大屠殺。戰後出現無數「見證文學」,猶大人與其他倖存者的書寫是有力的文化記憶;在中國,例子是文化大革命,見證文學包括「知青文學」、「傷痕文學」、「懺悔文學」、「歸來者文學」。書寫本來是療癒文化創傷的好藥方,可惜最終只能「往前看」,未能對歷史徹底反思。

陶東風說,中國的見證文學是「思痛文學」,作者是覺醒者,因此這也是「醒悟者文學」,不覺醒就不會思,甚至也不會覺得痛。

他引述巴金:「五十年代我不會寫《隨想錄》,六十年代我寫不出它們。只有在經歷了接連不斷的大大小小政治運動之後,只有在被剝奪了人權在『牛棚』裏住了十年之後,我才想起自己是一個『人』,我才明白我也應當像人一樣用自己的腦子思考。」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3/5/2023刊出。







2023年5月2日 星期二

亞倫特說「故事」

近來有點讀書的胃口,在圖書館借書時,會隨心從書架上多挑一本帶回家。讀陶東風著《頹敗.毀滅.救贖:後烏托邦時代的文學與政治》是這樣開始的。

書中多篇文章的主題也吸引,例如關於當代中國文學的公共性、談當代中國的物質主義和兩種世俗化。讓我站在窄窄的空間一口氣讀下去的是卷首一篇,寫漢娜.亞倫特論故事、行動與自由。

亞倫特說政治的本質是自由,為什麼?她說的「政治」不是通常理解的政治權力爭奪和分配,而是公共領域中人與人的理性的交往與行動。她說的「故事」是政治哲學的一部分:人的本質在自由,在於生生不息的行動和開新能力,可以投身到充滿可能性的公共領域。只要人的生活中還存有這樣的空間,就會有不完全受規則、計劃與意識形態束縛的人,通個言行呈現自己的卓異。不可預測的奇異事件會發生,故事由此而生。

行動產生故事,但充分呈現行動的意義有賴於講故事的人,包括文學家和歷史學家。

此書於2014年在台灣出版,頗為難能。當年內地對亞倫特的研究曾經興盛。亞倫特對猶太人大屠殺、歷史責任、公共領域與政治的思考,為內地學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視角。

亞倫特對故事的論述有甚深的存在主義哲學色彩,也有理想主義。個人在公共領域中能自由行動嗎?講故事也有規矩。阿倫特當然知道講故事需要開放性的空間。在一切受控的社會,故事會被固定化,她認為這是一種錯誤。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7/4/2023刊出。

 


 

流水落花

兩者本是不相干的,這天想著去看鄭秀文、陸駿光主演的《流水落花》,恰巧在李文俊一篇散文《真假古董》讀到一段文字:「文革中半生藏書,失散過半,流水落花,只有慨嘆。」文革中書與主人都歷劫,李文俊把書帶回垂垂老矣的舊主人眼前,老人說,絕望之物失而復見,其喜可知。

李文俊是翻譯家,一生愛文字,之外就是收藏。他今年去世,馬一起在紀念文章《獨留明月照江南——懷念我的李文俊老爸爸》有一段調侃的故事。她與李的兒子經相親交往不久,第一次探訪李家,李文俊滿心歡喜地帶她看收藏的「一屋子瓶瓶罐罐」,有些是花了大價錢的。吃飯後離開時,她在門外笑著對李的兒子說:「你們家所有的古董,沒一樣比你爹媽老的。」李文俊也知道很多收藏品是假的。他寫道:「家裏人都說是假古董,我說就當它是真的豈不更為有趣。」

古董之外,他愛收舊書。1972年文革狂熱漸過,舊書業有點復蘇,在西單商場內一家小小的書店他以2.5元購到一本譯詩集《古今詩賦》。他自己不研究譯詩,買下是因為扉頁上有「谷若藏書」印章,想這應是從老前輩張谷若那裏流散出來。他請同事張玲(張谷若女兒)去讓她父親識別。張谷若在書前題了一段感慨的話,包括本文上面那一段。題辭以晏殊詞句起首:「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我偏愛有人味的故事,人味比人情味更多一重意思。電影《流水落花》也有人味,很高興我入場看了。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4/4/2023刊出。



李譯《警察與讚美詩》

收到從Book Depository訂購的李文俊散文集《故鄉水》和《塵緣未了》,十分喜歡。兩本書都有自傳和憶往色彩,寫得從容有致很有質感。書未到時,卻是先從大學圖書館借得他的另一本書《縱浪大化集》(九州圖書,1997) 。書名典出陶淵明〈神釋〉:「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書名也是心境。

這是金子信編《譯人視界》叢書的一冊,載有李文俊翻譯工作的甘苦,其中一篇〈拊掌話舊譯〉記述作者應邀翻譯美國作家歐·亨利的《警察與讚美詩》,特別有時代感。這短篇小說已有人翻譯過,但因為「未能獲得原譯者所在單位出具的證明」,需要找人重譯。李文俊自言,「一向不大喜歡重譯別人譯過的東西,但那是1978年,多年未工作誰都手癢,要是擱在今天,這篇重譯便不會出現。」

小說寫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蘇比食宿無著,妙想天開故意以身試法,想進監獄度過嚴冬,可是試來試去警察也置之不理。後來他在教堂外面聽到讚美詩,感動之下決心重新做人,卻被員警一把抓走,以遊蕩罪關進監獄。李文俊譯出了故事的笑中有淚。

多年後,李文俊的兒子進了高中,一天他見兒子對著語文教科書竊笑,原來書中收錄了這篇,卻不寫明作者姓名。教科書的編者在標點譯文的精句時,倒能點中譯者苦心孤詣的用心處。李文俊說,一個譯者能遇到這樣的細心看待,即使不署名,得不到一文稿費,也該心滿意足了。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1/4/2023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