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8日 星期二

怎樣開新篇章

政府換屆開新篇章,架構擴至「三司十五局」,新設三個副司長,當面孔陸續曝光,人們自然會「按圖索驥」,從什麼人坐上什麼位置去猜想新政去向。這是「從上而下」的管治格局,普通市民很難期望什麼,試看主流評論的寄語,最多也只不過是呼籲要廣開言路,虛心傾聽民意等,與傳統政治期待賢君納諫差不多。即便如此,我覺得還是要具體一些:

如果一個領導官員是性格鮮明而有強烈主見,我們應該寄望他()主動去發掘其他觀點,擴闊自己的視角以減少主觀和盲點。

如果官員性格和順少成見,我們應寄望他()能尋找有洞見的人,襄助界定施政的重點和優次。

如果官員已有既定的任務,包括政治任務,那麼我們應寄望他()除了做好那份功課,也能在廣闊的權責範圍內發掘其他重要課題,做些有意義的事。

無論是哪一類官員在哪個位置,我自己的寄望是:請認真關注移民潮帶來的問題。至今為止無人肯正面和直接地討論如何應對移民潮。這成為無形禁忌,官員不是明嘲暗貶(「他日有著數時他們便會回頭」),便是輕輕帶過(「從來都有人離開也有人來」)。客觀事實卻是很好的人才在流失。這些人並不都是不足惜的,其他地方的政府(包括香港的直接競爭者)十分高興地接收,因為吸納人才是此消彼長的「零和遊戲」。這問題不直接屬於十五局任何一局,若不明確立項,就不能夠跨部門共同應對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2/6/2022刊出。

 


 

 


 

2022年6月25日 星期六

想像平行宇宙

近來偶爾會想像香港在平行宇宙,緣起不是為逃避充滿抑壓感的現實世界。我在「泛科學」網上讀到一篇出色的科普文章,張瑞棋寫美國理論物理學家艾弗雷特三世(Hugh Everett III)在五十年代提出平行世界理論。近年電影熱賣平行時空橋段,或者可以溯源到艾弗雷特。

想出這個理論時他還在攻讀博士,剛轉換研究領域,從賽局理論轉入理論物理學,是個「新丁」。他研究的是這個問題:據量子物理學「測不準原理」,粒子並沒有客觀的存在狀態,不同的觀測行為會「見到」不同的粒子狀態,因此粒子只可以被理解為許多可能性的「疊加態」,問題是,在觀測一瞬間,眾多可能狀態如何崩陷為一種特定的狀態?

艾弗雷特於1956年完成論文,翌年發表。他的立論是,粒子在被觀測時,原來的各種可能狀態並沒有消失,只是各自分散到平行世界去。這太匪夷所思了,論文發表後他屢被潑冷水,最後放棄量子力學,回歸賽局理論的專長,為軍方提供服務。

51歲死於心肌梗塞。2007年是艾弗雷特發表論文的五十週年,BBC視台邀請他的兒子馬克錄製艾弗雷特的紀錄片,兒子這才知道父親的不平凡貢獻。

從艾弗雷特理論可以𧗠生出「多重宇宙」(multiverse) ,這與電影裡的平行時空並不一樣。有趣的是,當今天體物理學真的在探討多重宇宙的可能。如果「測不準原理」在宇宙起點處也適用,那麼我們的宇宙可能只是眾多宇宙的其中一個!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9/6/2022刊出。




 

 

 

2022年6月22日 星期三

動人的小詩

端午節早上整理文件時翻出一首劉霞的小詩。昔日存檔時不知如何把它和另一首〈一九八九年六月二日 — 給曉波〉給混淆了,誤以為這也是六四之前的作品。〈驚醒的時候〉其實是寫於19974月。之前一年,劉曉波與王希哲發表一份「雙十宣言」,提出對國是的主張,被控「擾亂社會秩序」,判刑三年,遠在大連。

4節,起首一節是孤單的劉霞從夢魘驚醒,世界像要傾塌:

驚醒的時候/四周一片漆黑/那隻鳥再次在我的手心裡尖叫/無數隻腳踏着樓梯/整座樓搖搖欲墜

34節對比強烈,結尾收筆寂然:

夢中到達的地方/一定危機重重/它離我很近/就是在鳥的尖叫聲中/我也能聽到它的呼吸

你在時間的反面/站在明亮的陽光下/看著一片羽毛/隨風飄落

劉曉波堅持參與政治,長期承受苦難,始終澄明地直立著,不能親身去領諾貝爾獎也無遺憾。歷史不以人的意志轉移,時間之流聽憑政治權力浩浩蕩蕩地驅動,不隨波的人日子常是漫長的,除非是在時間的反面。那兒是當下,也有一點永恆。

近日我又想像香港在平行宇宙,不再充滿抑壓,可以去維園紀念,不怕被說成罪行;學校內可以討論六四,選讀劉霞的小詩,平平安安,也沒有特別沉重地講說劉曉波的生平。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6/6/2022刊出。




 

 

2022年6月19日 星期日

今年的界線

今年香港的六四感覺上是緊張而空曠的。維園空蕩蕩,銅鑼灣處處截查,充滿張力地防止罪案發生。還有是,前一天高級警司預先警告:即使是一個人自發到維園悼念,若有其他人同時同地做同樣事情,有同樣目的,已可構成未經批准集結。獲罪的範圍可以演繹得這麼大。據立法會議員謝偉俊律師,若市民只是自發悼念,沒有涉及宣傳、口號或鼓吹行為,問題應該不大,但為免麻煩,還須小心考慮。

惹麻煩的界線在哪裡?可以看當天現場如何執法。下面是從傳媒報道抽樣。

放行:一位女士在維園足球場旁遭警員截查,檢查身分證、背囊,搜出寫有「支持天安門母親」及「毋忘六四」字句貼紙,她被要求寫下地址及電話,之後獲放行;一名長者穿白衣、手持白色鮮花要進入球場遭警員攔截,爭論後被要求離開維園;一名青少年身穿寫著「毋忘初衷」黑色上衣,被4名便衣警察截查,搜出寫有「8964」的白絲帶及一疊百貨公司宣傳單張,被警告後放行;社民連主席陳寶瑩與黨友傍晚在SOGO對面戴上貼有黑色交叉的口罩默站,被警方帶到封鎖線內搜查,其後被要求立即離開銅鑼灣。

被捕:一個外籍人士被截查時撿出一把萬用小刀而被捕;民運人士劉山青穿上印有已故湖南工運領袖李旺陽肖像的T恤,戴上寫有「悼念六四」字樣的口罩到維園,涉嫌「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集結」被捕。

界線在哪兒,其實要事後才知,以後的界線是否一樣,說不準。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3/6/2022刊出。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3/6/2022刊出。

 

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

消失的景點

珍寶海鮮舫將移離香港,不知道本文刊出時它消失了沒有,還有沒有轉圜餘地。民主黨主席羅健熙曾促請政府介入,保育這個有特色的南區景點,政府當然不會接管。政府也曾希望它能保留,納入海洋公園,起協同效應,可是海洋公園自己也在救亡,當然不會要。就這樣,香港又將失去一個有點歷史、值得保存的標記?

我住過南區十多年,海鮮舫並不是日常生活中會去的地方,它比較適合接待外國朋友吃一頓飯,順便看看香港仔,閑聊一下香港如何從漁港變成中西混雜的都會。

即使是這樣,它也不算是特別可喜的景點,我情願介紹朋友乘坐電車從上環到北角,乘小輪到離島。海鮮舫總令我想起唐人街,就是上一代荷里活電影對香港的有點俗氣的東方想像。

雖然不是我的那杯茶,但在各種事物一一消失的時候,它似乎折射著這個城市的一點什麼。城市近年以毋庸置疑的邏輯,對有些歷史也不無現實價值的事物棄之如遺,一番又一番,只顧迎新不會念舊。它可以是例外嗎?

海鮮舫累積營運虧損過億,每年維修保養和基本開支要幾百萬,這樣一盤數不能隨便用政府儲備和納稅人的錢來填。不過,在一些合乎需要的事項,政府和立法會撥款時常是二話不說的。換在香港活力創意還足的年代,民間應該也能想出一些復活的點子來。

我想像在平行宇宙,海鮮舫早已變身為旅遊博物館,有海風,有閑適餐飲,人在景中,可以流連。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0/6/2022刊出。


 

 

2022年6月13日 星期一

曾經被紀念

今年六四是復寫專欄後第一個「六四」。比較特別的感覺是,紀念六四在香港已是過去式。準確地說,有組織的、集體的公開紀念已是過去式。自己在家紀念可以,去維園點燭光就有些危險。

其實暫時香港還未有法例禁止公開紀念六四,法庭也沒有案例判紀念六四違法,鄒幸彤去年一個人去維園紀念,判刑的罪名也不是紀念六四,而是「煽動他人參與未經批准集結」。之前她已在囚,新判罪令總刑期增至22個月。她是202112月入獄的,算一下,要202310月才刑滿,出獄後如果她仍堅持一個人在六四周年到維園,也要等到2024年。到時「23條立法」應已完成,紀念六四更難。

六四在香港被集體紀念30年,是很長時間的堅持。記憶中我在回歸前已失去年年紀念的堅持,剩下淡淡傷感,對天安門母親的默默祝福,和對中國走向寬容的隱然想望。

我是在97前後開始用電腦寫稿的,檢閱檔案見2003年有一篇這樣預測,「十年內六四事件都不會平反的,要等那一代的人全部逝去,歷史的檔案才會開放,給人作有限度的研究。」十年為期,太樂觀了。

文中也引述了1999年《星島日報》一篇文章《十年之後的回憶與思考》,作者採訪了六四的親歷者和學者,有正有反地回顧。其中哈佛學者龔小夏說,沒有細節就沒有歷史,沒有歷史就說不清經驗教訓。她認為六四事件啟動了中國社會與國家分離的過程,從此人們對政治的參與感變得冷淡。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7/6/2022刊出。




 


2022年6月10日 星期五

六四寫了什麼

今天六四,回望一下多年來在六四周年寫過什麼。

2006:「『公道自在人心』和『歷史自有公論』都是老生常談,潛台詞是無謂多講。…由此想起香港何時有普選主要視乎中國的政治走向。也許,當六四事件可以在中國大陸公開討論時,香港就能實行普選。」

2009:「今年各界紀念六四,似乎出現了質變…。六四前後的種種內情,一下子放肆地傾瀉入公共空間。最奇怪的是,連六四後參與『黃雀行動』營救逃亡人士的核心人物都公開接受訪問。趙紫陽回憶錄的中、英文版都像《哈利波特》般熱賣。就是在內地,重新評價胡耀邦和趙紫陽的呼喚也漸漸不是禁忌了。」

2013:「昨晚八時你在哪兒?我在車子裡,離維園只有一百米。暴雨傾盤倒下,水撥再高速也撥不清擋風玻璃上的水。雷雨聲蓋過車廂內的收音機,一下閃電,天空崩裂。電台說,人群沒有散去,更多人還在進場。」

2014:「8964日當天,何曉清返學時臂繫黑布悼念,她的老師對她說:『我知道你心裡想什麼,但如果你不脫下來,沒有人可保護你。』她忍著淚水脫下黑布。」何曉清當時是廣州的大學生,日後來成為歷史學者。

2016年有人在爭論香港的社會運動是否應與六四切割。我有一首小詩,第一節:「六四不可切割/六四必須切割/每一道爭議必定有合乎邏輯的解決」。

2021年回望:「在八九六四之前,中國民間有十多年宛如文藝復興的蓬勃興旺。」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4/6/2022刊出。




 

 

2022年6月7日 星期二

忍辱地

近日常念著一個「忍」字,它的意涵豐富,能反映目前這城市的狀態。身處急遽變化中,忍受和適應是基本。執掌權力的人按大是大非原則,忍心下重手整肅改造社會。儒家主張仁政,孟子認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高位的仁者發揮仁心,可以有不忍人之政。現實中的統治以法家為主,忍心才能不手軟。

佛教修行有「忍辱地」一詞,受煎磨的人可以作為目標。這詞不能望文生義地理解,「忍辱」不是教人偷生,「地」亦不是物理空間,猶如「彼岸」不是某條河的對岸,是境地。「忍」不單是忍受,作為修行,含有認識、化解、擔當的意思。

「忍辱地」包括「生忍」和「法忍」。有什麼分別?依一般解釋,來自人情的痛苦,嗔怒愛欲、嘲弄冤屈、寵辱得失,都屬於「生」。面對這些而能安忍,是「生忍」。面對來自非情的煎熬,如人生風雨、貧困、老病等,亦能安然處之,是「法忍」。兩者有交疊,主觀和客觀的苦困不能截然分割。

在另一種理解,「生忍」和「法忍」是兩個層次。「生」的痛苦,無論來自人情抑或非情,都是衆生世界。及至修行將悟,起信過程中面對法相真實,人會疑慮驚慄。「法忍」讓修行者見法仍能安然,猶如基督教的leap of faith

從「忍辱地」更上層樓,還有「無生法忍」。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最終證得「空」和「實」,涅槃寂靜。這些是文字描述而已,多言無益,我還是參詳一個「忍」字好了。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6/2022刊出。

 


2022年6月4日 星期六

給初中同學講課

這些年來講過很多倫理課,大專、碩士課程、在職醫護人員培訓都有,沒有試過在中學講。上星期應朋友阮老師之邀,為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做了一個午間講座,給全級中二同學。這是作為生命教育其中一講。講題是自選也是來自去年與阮老師一回傾談,題目定為「疫情的倫理課」。

疫情倫理是一個我「閉著眼」不用PowerPoint也可以講上45 分鐘的題目,但因為是在中學「初試啼聲」,便從零開始構思一遍:同學會聽得進什麼?

當時香港的疫情很平穩,新冠疫苗接種計畫剛向兒童和青少年組別開展,自然要談學生打針;既是倫理課,自然要問一問怎樣看「強制打針」。我不想一頭鑽進單一的焦點,要挑戰難度,以具體課題連繫倫理,甚至也沾沾法律和社會規範,才算及格。

來到今年初,Omicron 光臨香港,一月有「殺倉鼠防疫」事件,是一個生命教育的好題材。然後卻是三、四月疫情海嘯,令講座安排一波三折。要不要延期?改為線上?真是望天打卦。幸運地,社交距離限制適時放寛,在講座前三天,校方及時批准面對面進行活動,這便可以與百多位同學共聚於足夠寬敞的活動室。機會難得,當然要善用,於是又把內容更新一次,放棄講書式的設計。

在現場,同學們起先乖乖聽書,間中有疏落反應,中段帶點猶豫地舉手,再過十分鐘才完成熱身,最後幾分鐘忽然提出兩個bold questions,我真的很高興。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9/5/2022刊出。

 


 

2022年6月1日 星期三

專家分歧時

抗疫多專家,專家多分歧。本月中,三位港大醫學院教授接連對疫情各抒己見而又互相矛盾,引來梁栢賢醫生在臉書罕有地直接批評,指「訊息混亂令市民摸不着頭腦,應作檢討。政府亦要小心分析他們的意見,以免跟錯方向,最後苦了市民、苦了香港。」

我對抗疫的看法與梁醫生常有九成相同,今回屬於有些不同的那一成,但也未至於相悖。

基本觀察是,抗疫來到今天,無論市民或政府都已經不大著緊專家說什麼。

在市民,專家的絮聒根本就是「抗疫疲勞」的原因之一,無論多麼聽話配合也是苦悶。反正防疫抗疫的日子是沒完沒了,現在可以稍見天日就是皇恩大赦,各自放監可也,專家一個說的寛一個說的緊,對市民都是耳邊風。

在政府,特首回應記者提問專家分歧時都說白了,制定政策從來不會只跟專家,此不贅。

依我猜想,梁醫生的直率批評也是對港大醫學院的溫馨提醒:唔該先在內部傾掂,有共識才出街講。這屬於公眾傳播的傳統智慧,要有line-to-take,我在醫管局工作時也很信奉,現在想法有些不同了。與其期望專家閉門取共識,不如攤開來在公共空間鳴放。

換句話説,問題不在有分歧,十個專家八種看法也不妨,只要社會有公開的平台可以讓專家理性辯論。共識與真理一樣,越辯越明,經過公開議論而形成的共識,比閉門傾妥的共識更為切實可信。真正的問題可能是,城市失論壇已久。試看港台可知其餘。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6/5/2022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