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7日 星期二

忍辱地

近日常念著一個「忍」字,它的意涵豐富,能反映目前這城市的狀態。身處急遽變化中,忍受和適應是基本。執掌權力的人按大是大非原則,忍心下重手整肅改造社會。儒家主張仁政,孟子認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高位的仁者發揮仁心,可以有不忍人之政。現實中的統治以法家為主,忍心才能不手軟。

佛教修行有「忍辱地」一詞,受煎磨的人可以作為目標。這詞不能望文生義地理解,「忍辱」不是教人偷生,「地」亦不是物理空間,猶如「彼岸」不是某條河的對岸,是境地。「忍」不單是忍受,作為修行,含有認識、化解、擔當的意思。

「忍辱地」包括「生忍」和「法忍」。有什麼分別?依一般解釋,來自人情的痛苦,嗔怒愛欲、嘲弄冤屈、寵辱得失,都屬於「生」。面對這些而能安忍,是「生忍」。面對來自非情的煎熬,如人生風雨、貧困、老病等,亦能安然處之,是「法忍」。兩者有交疊,主觀和客觀的苦困不能截然分割。

在另一種理解,「生忍」和「法忍」是兩個層次。「生」的痛苦,無論來自人情抑或非情,都是衆生世界。及至修行將悟,起信過程中面對法相真實,人會疑慮驚慄。「法忍」讓修行者見法仍能安然,猶如基督教的leap of faith

從「忍辱地」更上層樓,還有「無生法忍」。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最終證得「空」和「實」,涅槃寂靜。這些是文字描述而已,多言無益,我還是參詳一個「忍」字好了。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6/2022刊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