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30日 星期五

朱光潛的語文

二十世紀的二、三十年代,中國政治很爛,人文和藝術卻燦爛地開花。那個時代不少精英讀書人,或留學或自學,為做學問而精通多國語文,其中最厲害的是季羨林。朱光潛沒有季羡林那麼厲害,「只是」精通英文、法文、德文和俄文四種。本文的焦點不是外語,而是文言和白話文。

朱光潛是開闢新領域的美學家、終生不輟的翻譯家,和真誠的馬克思主義學者,掌握幾文幾語也好,在他只是餘事。他對文言和白話的識見甚深,其中也有些故事。

父親是私塾老師,也是他早年唯一的老師。六歲讀書,那還是清朝,讀的是科舉範圍的八股文、四書五經、唐宋八大家文選等,外加翻父親的書箱偷讀《史記》《左傳》等。民國第二年,15歲才進小學,讀了一個學期就跳級上中學。他是安徽桐城人,桐城以古文著名,但因為這不是科舉考試範圍,父親不教,反而是上了中學才學寫。

21歲來香港讀港大,在這時期放棄文言文,改寫白話文,以白話文發表美學心理的處女作。一般說是受梁啓超與胡適的新文化運動影響,「毅然」改用白話文,但他自言這轉變曾有「切膚之痛」。新文化運動興起時,北洋政府急切追求現代化,於1920年通令將小學一、二年級的國文一律改為語體文,過去編的文言文教科書要一律廢止。朱光潛說,「至此,白話潮流,浩浩蕩蕩,大有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勢頭,每個用慣了文言的人,都感受到一種強大的壓力。」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9/9/2022刊出。

 



 

 

 

今年有書緣

今年有書緣,不只是有緣遇上歡喜買下,在閱讀時還連接上昔日的自己,記憶「回帶」有好滋味。新近一回是在書店捧起《金耀基憶往集:有緣有幸同斯世》(2022年增訂版),打書釘讀了兩篇,即便買下。作者是第5屆中大校長,文章誌念那些年那些人物,師友同儕、親人,下筆溫厚,知人論世很難得。

1982年的一篇悼念當年春天逝世的徐復觀先生。那一年我人在美國,心急捱完實習後盡快回港。之前我託霍韜晦老師代問,回港後能否跟徐先生念點思想史。霍老師說可以,再通信時,說徐先生患病,應不能帶學生了。

其實當時我只讀過徐先生的《學術與政治之間》,連《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都未讀完,為什麼一跳跳到念思想史的程度?那是對中國的文化性格心存疑問,直覺要從思想史入手。

1983年一篇記朱光潛先生來港訪問新亞。這是我回港後第二年,不知為什麼沒有注意。那時期我有興趣了解經歷坎坷的中國知識分子,卻忽略了他。他21歲被舉薦來香港大學讀書,1922年畢業。25年留學愛丁堡和歐洲,回國後歷經一個又一個時代的滄桑劫難。83年來新亞在第5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演講,是中大盛事。85年獲港大頒發名譽文學博士學位,翌年去世。

昔日錯過了,現在補讀,高興知道他晚年特意翻譯馬克思年輕時期的《經濟學――哲學手稿》(亦稱《1844年手稿》),這書是我大學時期認識馬克思的起點。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6/9/2022刊出。



 

2022年9月26日 星期一

尊重自主與病人利益

8 月下旬應邀在一個專科醫生的培訓研討會作一個簡短演講,主題是「與預設醫療指示相關的醫學倫理」。研討會是香港內科醫學院與醫院管理局合辦的,大題目是「預設醫療指示和預設照顧計劃」。這是熟悉的範圍,我借機會重頭閱讀和思考一遍,因此可以算是教學相長。今次準備時讀到一篇好文章,著名生命倫理學家 T. L. Beauchamp 溫文而堅定地回應當代同儕對「尊重自主」倫理原則的批評。文章在 1990 年發表,像好酒一樣經歷日子而變得更醇厚和有層次感。從中細味當時的學術辯論,很有現場感和歷史感。

Beauchamp1979 年與Childress 出版合著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成為醫學倫理學和生命倫理學的必備參考書。這書至 2019 年已出到第 8 版,這 40 年間,書中確立的四大倫理原則逐漸成為普世的「顯學」,但也引發不少善意與尖銳的批評,指其過於標榜「尊重(病人)自主」原則。

四大倫理原則是尊重自主(respect for autonomy)、行善(beneficence) 、不傷害(non- maleficence) ,以及公義(justice)原則。它們有相輔相成的時候,但之間亦有張力。例如尊重病人自主,可能遇上病人作出次佳甚至不明智的醫療抉擇。

Beauchamp 在這篇文章,主力回應當時同儕的回歸傳統的主張, 重新標舉以beneficence 為本,即是優先考慮什麼治療是對病人有益,恢復善意的家長式醫患關係模式。最有力的主張來自Edmund D. Pellegrino (1920-2013)。

這兒得要略為回溯歴史。西方醫學倫理常溯源到公元前 4 世紀希波克拉底和他的醫師誓詞。希氏最著名的醫德原則是「do no harm」,相當於四大原則之中的non-maleficence。這名言其實並不出現在希氏誓詞中,而是見於著作Of the Epidemics,其中強調醫生的重要責任是對病人「do good and do no harm」,可以視為beneficence non-maleficence 的原始觀念。

現代希波克拉底誓詞

至十九世紀初,英國醫家 Thomas Percival (1740-1904)對醫學倫理有傑出的論述和闡釋,是具有現代意義的新經典。Percival 同時是公共衛生和醫學倫理學的先驅,他認為醫學專業特別需要倫理操守,不單是個人,醫院作為新興起的行醫機構也要注重醫學倫理。據說他首先提出「病人的最佳利益」(patient’s best interests) 的原則,連醫學倫理學這個專門名詞也是他首次用於著作的書名。他亦主張醫學界要有具體的倫理守則。他去世後,文章跨越大西洋,成為美國醫學會創立時第一套專業倫理守則的藍本。

可以說,在二十世紀二次大戰之前,醫學界主流的倫理觀深受Percival的影響,醫師和醫院對要照顧病人的最佳利益,基本上還是beneficence概念,未有現代的病人自主權利的具體內容。

至少從其起源上講,病人的自主權需要得到尊重的觀念,在六、七十年代興起時, 是頗受西方民權思想和自由主義哲學的影響。在非西方社會,包括中國社會,歷史上並不都是以個人為本的,個人身份常是在群體或家庭倫常關係中被理解。二次大戰後,世界醫學協會的《日內瓦宣言》(這像是希波克拉底誓詞的現代版)把尊重個人(respect for the person) 與病人利益並舉,但仍未明言respect for autonomy,後者是晚近至 2017 年,才在修訂版本採用了「尊重病人自主與尊嚴」的寫法。

並非凌駕其他原則

Beneficencenon-maleficence 兩道原則在西方醫學史歷兩千多年不衰,可以比擬中醫傳統「仁心仁術」的醫德觀。無論傳統西醫或中醫,最初都並不視病人為自主自決的個體。在傳統的醫患關係中,最好的醫生對病者如子女,中西皆然。好醫生要體恤病人,要對病人忠誠,設身處地為其著想,在中國文化還常套用家庭倫理。所以說「醫者父母心」,放諸社會,為社區大眾服務是「濟世為懷」,仍是beneficence的範疇。

BeauchampChildress 的四大倫理原則把「尊重自主」放在首位,但一再強調, 這並不意味它凌駕其他三項原則(行善、不傷害,公義)。儘管如此,尊重自主在現代醫學實踐中很快成為主導原則,醫生不能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對患者進行治療,即使這種治療對他有益。相反,患者有權選擇醫生反對的另類治療。有些醫生花時間為病人說明醫學資訊,但不一定強烈推薦首選的療法。

老派的醫生慈父似乎消失了,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Beauchamp仍然常要應對來自倫理學和醫學界的挑戰。Pellegrino是傑出的醫學倫理學者,並有深厚的天主教信仰背景,他在與David Thomasma合著的一本書中,提出悠久的beneficence傳統可以在現代的醫患關係優化精鍊。醫學上的家長主義(medical paternalism)無疑已經過時,但患者的意願應可以納入「最佳利益」概念之中,beneficence 可以成為中庸之道。他們稱這更新的概念為「基於信任的行善」。Beauchamp對此不能苟同,文章闡明了autonomy beneficence 的確有緊張的關係。他指出 Pellegrino等人對beneficence 的新詮釋可以追溯至 Percival1803 年出版的著作Medical Ethics。在Percival的論述中, 對病人的仁慈和尊重病自主之間沒有本然的內在衝突。例如說,讓病人知道病情真 相,可能受情緒衝擊,Percival 相信一個有醫德的醫生可以為病人作出良好的判斷,「成為希望和慰藉的部長」。

Beauchamp指出,把患者的意願列入「病人最佳利益」的考慮,在道德上是正確的,但不能因此把尊重病人意願抽離「自主」的原則,甚至視為是基於有醫德的醫生的善意施予。這在概念上是不正確的。

《信報》「生命倫理線」2022919日。




2022年9月23日 星期五

講好故事也有風險

端傳媒在91日刊出特約撰稿人 Michelle Zhang 8千餘字的長文〈沒有母語的人〉,具體而微地描述內地媒體爲迎合審查要求而作出妥協。文章的題目較隱晦,借用了一篇同名的文章作比喻,意指在人為調控的語言環境長大的一代中國人,雖然使用的是自己的語言,對熟悉的生活卻缺少感知,於歷史也缺少記憶,像活在非母語的國度。我看這比喻有些勉強。

文章難免被視為唱衰中國,但它描述的現象還是值得愛惜國家的人思量。其中引述一位編輯指媒體爲將信息順利發布,不介意將語言放軟,例如「戰爭」表述爲「衝突」;在面對像被非法禁錮的八孩母親、上海封城那樣的熱點話題時,選擇無動於中。他慨嘆,年輕記者在「講好中國故事」、做喉舌的教育下成長,媒體環境留給他們的空間還剩下什麼?

文章提到上海封城時,有媒體向編輯和記者下發指南,要求所有報導不得評論地方的防疫手段、不得渲染民間情緒、不得自行採訪專家學者、不得引用西方媒體報導,等等。如果這是普遍現象,風險便是決策時對民情失聰。

從而想起特區在醞釀講好香港故事,或是為平衡愈來愈多的針對香港的負面報道,有必要彰顯光明一面。

政府向人民和全世界講好故事,即使有需要,也要保持清醒節制才好,太好的故事會有意無意之間抹去民間實在的困苦和傷痛,高瞻遠矚的大敘述會把社會問題模糊化。故事愈說得引人入勝,就愈有自我催眠的風險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7/9/2022刊出。




 


2022年9月20日 星期二

女王逝世有詩

英女王辭世,英國駐港總領事館門外有市民獻花致意,也有人懷念一個年代的氣味。她兼具雍容和親切的特質,恆常以柔而堅靱的講話在風雨逆境時撫慰國民,真是罕有。然而初聞死訊時,我只有遠遠的淡淡敬意。

看了《綠豆》製作的紀念特輯(《兩邊走走》第10)才覺得感動。第956秒起的一段,夜雨下白金漢宮門外人民受訪時的真摯悼念言詞打動了我。以有限資源拍出這樣的水平很難能。

然後讀到那首在網上熱傳的小詩,英國詩人Joanne Boyle創作,無題。讀著喜歡,就試譯了。

菲臘今天來我身邊,

說是時候上路。

我看著他,輕笑,

悄聲說「我知道」。

 

然後我轉過身,看看身後,

見到自己安睡。

所有家人都在身旁,

我能聽到他們忍淚。

 

我輕輕撫摸每一個肩膀,

菲臘伴在我的身邊。

然後我轉身離去,

我的天使引領在前。

 

菲臘握著我的手,

這樣往前引路。

到一個許多國王和王后,

每天也是君主的國度。

 

我領得一頂皇冠,

有人會叫它做光環。

分別就在這個地方,

人們戴著像日常裝扮。

 

我感受一種平安,

我的統治已來到盡頭。

七十年裡我服務我的國家,

做所有人民的朋友。

 

謝謝您在這些年,

給予的所有時間和愛。

如今我又有伴成雙,

宮殿在天上我們共在。

 

Poem by Joanne Boyle

 

Phillip came to me today,

and said it was time to go.

I looked at him and smiled,

as I whispered that “I know”

 

I then turned and looked behind me,

and seen I was asleep.

All my Family were around me,

and I could hear them weep.

 

I gently touched each shoulder,

with Phillip by my side.

Then I turned away and walked,

with My Angel guide.

 

Phillip held my hand,

as he lead the way,

to a world where King’s and Queens,

are Monarch’s every day.

 

I was given a crown to wear

or a Halo known by some.

The difference is up here,

they are worn by everyone.

 

I felt a sense of peace,

my reign had seen its end.

70 years I had served my Country,

as the peoples friend.

 

Thank you for the years,

for all your time and love.

Now I am one of two again,

in our Palace up above.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4/9/2022刊出。





 

2022年9月17日 星期六

事實的平原

新冠大流行的頭兩年,我間中會在傳媒訪問中提出一些夾帶有主張的觀察,以至倫理角度的評論,來到今年,可以說的愈來愈少。最近的感想是,關於防疫抗疫應如何走下去,應該放寛抑或必須固守,已經變成各說各話的狀況。近日盧局長不點名批彭博,高醫生暗諷專家,就繼續站穩道德高地。

道德高地並不虛浮,有實質數據支撐。正如局長引述第三方機構統計指出,就防止疫情造成死亡個案而論,中國內地遠勝全球。內地新冠死亡比例,每百萬人口只有4宗,美國和英國的每百萬人口有約3000宗;美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連續兩年下降至去年的76.1歲,跌至1996年以來新低,新冠疫情正是導致民眾壽命縮短的最主要原因。

相對於道德高地,我們欠缺的是「事實的平原」。什麼是事實的平原?這是讓正反兩面、官方與民間的事實都能平常平等地一起鋪陳,包括數字與描述。具體而言,要讓社會長期防疫抗疫的困難,經濟的影響,也能「平鋪直敘」原原本本地呈現,政府才可以真正平衡利弊。

再具體一點,我們都見到,一場精神健康危機已在面前,但是沒有辦法量化,甚至好好的描寫也沒有。那些可怕的家庭慘劇背後,有沒有疫情造成的孤立鬱結因素?

在內地,有關防疫底下民間苦況的報道是禁忌,公開的數據常是單邊地用來支撐政策的道德高地。香港也漸漸走向單邊地說故事了,專家也不便再說什麼,事實的平原更遙不可及。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1/9/2022刊出。




2022年9月14日 星期三

私院幫公院

疫情再起,公立醫院一些服務又要壓縮,私家醫院先後被盧寵茂局長和行政長官李家超嚴詞批評。私家醫院預留364張病床接收公立醫院病人,盧局長說部分私院接收率偏低,13間私院只有5間合格;特首的批評有soundbite :「如果Omicron(病毒)以海嘯速度襲擊我們,而我們公營醫院將病人轉介去私營醫院的速度是龜速,根本社會不能接受,我也不能接受。」

雙重火力之下,私院不敢怠慢,醫管局亦加緊篩選適合的病人轉介,相信短期內私院預留病床的使用率很快可以提升至8成以上。這對公院抗疫的幫助仍然有限,只可以說莫以善小而不為。再者,現在是打仗,打仗要有齊心打仗的樣子。

公院轉介病人去私院有些結構性問題,相信盧局長也很清楚,所以在批評私院不及格時也不忘加上一句「答案總比問題多」。我曾在醫管局工作,對其中的繁難略有所知,不過那已是多年前的情況,說不定現今已有好轉。

也可以跳出框框思量。私院慣常從公立醫院接收病情不太複雜、狀況不太老弱的病人,最好乾淨企理入院做些檢查或手術,就可以利落地出院。抗疫時節,公院沒有太多「醫好即出院」的病人。逆向思維,何不用空置的預留病床收容生命來到末期的病人?疫情底下,這些病人在公院的處境並不人道,探病難,想家人陪伴更不可能,讓他們在生命最後一程入住環境好、探訪易的私院病房吧。這聽起來像狂想,其實並不是奢求。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8/9/2022刊出。




 

 


2022年9月11日 星期日

醫在屎尿

賈淺淺的「屎尿詩」招惹爭議,中國作家協會終於發表聲明宣布從2022年新會員名單上取消將她的名字。本來詩貴情真,貴想像,可以沉思也可以嬉戲,賈淺淺的詩嬉戲而有諷喻,挖苦裝腔作勢的世人,但始終難以見容於端正的時代,「屎尿」從此將成新的禁忌詞。

我倒是想起最初在醫院實習的領悟。在那個年代美國的醫院,駐院醫生穿白袍,大口袋一邊放的是聽筒,另一邊是一本臨床天書The Washington Manual of Medical Therapeutics。這本書很厲害,初版於上世紀40年代,去年出到第37版。當年它讓我這樣的新畢業的醫生也可以似模似樣地診斷和處方,功德無量。來到實習才讀,一讀便心下佩服:它開卷先不講救急扶危,卻以不少篇幅講兩個「以病人為中心」(其實當年未流行這說法)的需要:鎭痛和通便。

病人住醫院大便難,有多種因素。很多病人是本身就有便秘問題的長者,即使本來沒問題,長時間臥床也造成便秘。很多藥物也有致便秘的副作用。

在上一波疫情,我接受徵召做「到診醫生」,在供確診長者隔離的「社區暫託中心」值班,日常其中一樣重要工作是為長者通大便。醫院為新確診病人開的藥是套餐式,例牌有止鼻水的Piriton和化痰止咳的Benadryl,兩種都致便秘,也影響排尿,在臥床老人副作用尤其嚴重,套餐式處方需要檢討。

詩在屎溺與否不好說,醫道卻要從關顧病人的屎尿開始。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5/9/2022刊出。

 


2022年9月8日 星期四

詩在屎尿嗎?

我間中與新詩有緣,但沒有留意近期內地對賈淺淺詩的爭議,直至朋友傳來兩首她被「示眾」的「屎尿詩」,問我怎樣看,這才上網補讀一二。熱議的起點,說是中國作家協會公示2022年會員名單,擬發展會員994人,其中有賈淺淺。「擬發展會員」是「準會員」還是「新增會員」有待澄清,但有人開火批評,指她不夠資格、靠名作家父親賈平凹的關係入選,「屎尿詩」粗鄙不文嘩眾取寵,等等。

網民起哄,新華社也發表評論文章,未嚴重批評但嚴正提醒:若是自己賞玩,創新不妨大膽;若為「流觴」(我的理解是「作為文學」),就不能有傷大雅。

詩可以有屎尿嗎?有人為賈淺淺不值,舉莊子為例,不是說「道在屎溺嗎」?

莊子說「道在屎溺」是迫出來的。東郭子問莊子,您所說的道究竟在那裡呢?莊子說無所不在,東郭子堅持要莊子說明到底在哪裡。莊子又說,道就在螻蟻身上。東郭子更不解,怎麼會在這麼卑下的地方呢?莊子見他賤視螻蟻,偏偏說得愈加卑下,終於去到屎溺也有道的程度。

讀了一些賈淺淺的詩,「屎尿體」之中,《雪天》是有趣的:「我們╱一起去╱尿尿╱你╱尿了一條線╱我尿了╱一個坑」,暗示雪地一男一女,有遺世的親暱感。較喜歡她那些沒有屎尿的詩,《父親》十分好,我也想寫出這些詩句:「在這煙火滿地的塵世裡╱我們每天都在為自己鬆綁╱企圖活回光陰裡的一個又一個自己」,香港讀者也能感受吧?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9/2022刊出。

 


2022年9月5日 星期一

檢討意外的芝士洞

MIRROR演唱會發生的嚴重事故,調查小組逐步透露箇中情況,看來最終可以水落石出,也會有建議未來如何避免重蹈覆轍。我很早就暗自估計了箇中因由,不是有什麼內幕資料也不是直覺靈感,那是因為以前在醫管局被派到風險管理和檢討嚴重醫療事故的崗位,惡補了一下理論,也在實踐中認識到系統風險、人的因素、偶然巧合三者之間的微妙關係。

檢討醫療事故通常是以「根由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著手,再全面綜合評估。這來自工程學,很基本,可以猜想事故調查小組的專家也會使用。同樣很可能採用的,是關於罕見事故為何出現的「芝士理論」。

「芝士理論」在內地譯為「乳酪理論」,台灣則是「起司」,香港還是沿用「芝士」。這是有洞的瑞士芝士,「理論」其實是一個多重風險的模型。瑞士芝士在製造與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小孔洞。你打開一包芝士,多片重疊在一起時,很少會見到一洞穿到底,因為每片芝士的空洞位置都不同,光線不會透過全部芝士,只有在極端情況下,空洞連成一直線,才會讓光線穿透。

罕見嚴重事故發生,很少因為單一原因,常是多個問題同時出現。

這是不是所謂「啱啱遇著剛剛」?也不是。關鍵是每一個芝士洞是否有不及格、不符標準、疏忽和質素低落的根本問題。即使不是一個人負全責,也要合理地分擔責任。

我先前揣測的是什麼?簡單地說,是sub-standard乘以n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30/8/2022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