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日 星期三

專家分歧時

抗疫多專家,專家多分歧。本月中,三位港大醫學院教授接連對疫情各抒己見而又互相矛盾,引來梁栢賢醫生在臉書罕有地直接批評,指「訊息混亂令市民摸不着頭腦,應作檢討。政府亦要小心分析他們的意見,以免跟錯方向,最後苦了市民、苦了香港。」

我對抗疫的看法與梁醫生常有九成相同,今回屬於有些不同的那一成,但也未至於相悖。

基本觀察是,抗疫來到今天,無論市民或政府都已經不大著緊專家說什麼。

在市民,專家的絮聒根本就是「抗疫疲勞」的原因之一,無論多麼聽話配合也是苦悶。反正防疫抗疫的日子是沒完沒了,現在可以稍見天日就是皇恩大赦,各自放監可也,專家一個說的寛一個說的緊,對市民都是耳邊風。

在政府,特首回應記者提問專家分歧時都說白了,制定政策從來不會只跟專家,此不贅。

依我猜想,梁醫生的直率批評也是對港大醫學院的溫馨提醒:唔該先在內部傾掂,有共識才出街講。這屬於公眾傳播的傳統智慧,要有line-to-take,我在醫管局工作時也很信奉,現在想法有些不同了。與其期望專家閉門取共識,不如攤開來在公共空間鳴放。

換句話説,問題不在有分歧,十個專家八種看法也不妨,只要社會有公開的平台可以讓專家理性辯論。共識與真理一樣,越辯越明,經過公開議論而形成的共識,比閉門傾妥的共識更為切實可信。真正的問題可能是,城市失論壇已久。試看港台可知其餘。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6/5/2022刊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