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醫學教授搗蛋鬼

特區政治低氣壓,聽說也瀰漫到專上院校。大學教育應該維持一點平常笑意。今天說一個搗蛋醫學教授的故事。
William Osler(1849-1919) Johns Hopkins 醫學院1893年創校禮聘的第一位醫學教授。「醫學是建基於科學的藝術」(Medicine is an art based on science)」是他的名言。上一輩的醫生都認識得他,視他為偉大的臨床醫學教授典範。來到我這一輩,典範只經模糊。年輕一輩呢?上個月我為一班四十多名碩士生講醫療倫理課,華洋同學都有,沒有人聽過Osler
他是第一個在顯微鏡發現血小板的醫生,但最大貢獻可能在醫學教育。現代的駐院醫生培訓(residency training)模式由Johns Hopkins開始,Osler是堅持在病人床邊教學的奠基者他獨力寫成巨著《醫學的原理與實踐》,後無來者。1892年出版後每三年修訂至去世,往下三十年還是全球捧讀的醫學「聖經」。
有人說他是有史以來最受學生和同儕愛戴的醫學教授,但他生性鬼馬,出奇不意的惡作劇常令人哭笑不得。護士長提著漂亮的生果籃,走過長長的病房走廊,Osler一把抓起又大又圓的西柚,往長廊打個「保齡球」!另一個護士捧著一碗給病人的湯,上面用布巾整齊蓋好,走過Osler身旁,他伸出食指,一下子把布巾戳進湯裡。
一個常被他戲弄但依然愛戴他的護士長終於忍不住問,你怎麼總是來作弄我?Osler的回答放在今天一定被投訴。他說,愛看你氣得臉紅嘛。
搞笑不問場合,終於撞板。56歲的Osler應聘到牛津任講座教授,在Johns Hopkins演講道別時,拿自己的謝幕玩笑。他挪用另一個名醫Trollopés的老人理論,認為人生階段各有「固定期限」(Fixed Period),四十歲前以衝勁做大事,四十歲後就走下坡;六十歲退休之後,無事可做的話,可以用哥羅芳和平結束生命。
政治不正確惹禍,古今中外皆然。那個年代的報章媒體和今天一樣講不得笑,大字標題群起而攻之,還特地創造一個新名詞「oslerize」,說Osler提倡用哥羅芳為老人施行安樂死。

原載 《信報》「醫三百」專欄,201566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