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1日 星期一

「輸入海外醫生」辨

公立醫院壓力「爆煲」,引發不少辛辣冷嘲評論,我們應從中過濾出有價值的內容,深化討論,不要發洩一輪、安撫一番便算。我想用本欄接連寫幾篇,談其中一些題目。上一篇〈如何為「開會」平反〉(223) ,這一篇談輸入海外醫生。
有些評論說,所謂香港醫生不足是一個「偽命題」。作者指出,公立醫院某些「壓力點」(例如內科或兒科) 不錯是有醫生不足情況,但香港私家醫生明顯是「過多」。這是以所照顧的人口比例計算。大部分病人並不使用私營服務,令公立醫院超負荷,私家醫生人多也幫不上忙。依這個思路,只要針對性增加「壓力點」的人手,並訂立有效的公私營協作計劃,就能處理。
相反的評論說,即使把全港公私營醫生人手「搓勻」,按總人口比例,香港的醫生數目也是嚴重偏低。不放寬門檻輸入海外醫生是不負責任。
近年兩間醫學院逐步加了學位,部分是「追落後」填補十多年前削減培訓額的大洞,部分在應付不斷增加的醫療需求。
2011年我初上任醫管局人力資源崗位,也處理過了一輪醫院病房「爆煲」危機。當時醫管局在醞釀透通過醫委會的「有限度註冊」機制輸入醫生,我並不直接主其事,但也參與設計準則,並且幫手去向香港醫學會和立法會講解。當時做了一些功課和思考,形成兩點看法,今天似乎依然適用。
其一是,「輸入海外醫生」不會解決公立醫院恆常人手不足的問題。公立醫院要改善看症三分鐘」、醫生超長時間當值、吃飯時間也無的問題,這不是填補三數百個現有空缺就可以,可能需要增加近千名醫生才有可見的改善。這涉及規劃培訓和大手筆增加資源,而且護士和病床也要相應增加。如果整個醫療融資模式劃和編制規劃不變,輸入一百數十個海外醫生不會解決基本因素。
其二是,在個別專科人手特別短缺,以至影響基本服務水平時,輸入人手是有需要的。這是補充、緩衝應對的概念。有好幾年內地孕婦湧港產子,婦產科人手近乎崩潰;又例如私家醫院和獨立的CT/MRI中心高薪挖角,放射診斷科人手流血不止,依靠既有的執照考試機制,反應太僵硬遲緩。設計一個供短期應對的吸納海外醫生機制,因而有其必要。
原載 《信報》「醫三百」專欄,201939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