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告別2020

下星期五是聖誕假期,本版不出,這篇便是2020年的告別篇了。在此預告:新一年專欄會起個新名字,換一個寫法,以不同的心情寫。

「醫醫詩詩」專欄是在去年66日開業的,起初的構思一如欄名,每周一首小詩,配搭散文,試著以自己對醫事的感受入詩。可是我沒有守住初衷。「反修例」抗爭狂飇時,無論如何慣於冷靜也難以無感。城市的激盪和遽變時刻牽引著心緒,腦海浮生的詩句十之八九也是繫著這個漸病漸危之城,其他意念全在潛意識中讓路了,結果是一路寫來,只得三數篇是符合原來的構思。

在大學時代我曾寫詩但沒有發表,四十年後才在專欄寫,下筆覺得青澀,但當中也有些體會。有一路現代詩稱為「朦朧詩」,之所以朦朧並非故作隱晦或是刻意追求風格,可能在某種創作狀態感應複雜的世界時,驅動文字的心緒本身就是ambiguous amorphous 的。這兩個同為a字頭的英文字不好譯,混沌朦朧難以名狀,總之就不是來自條理分明的左腦。

回頭看這年半間的詩,大多呈現著一個自由城市在經受「日鑿一竅」的折磨,同時也是在梳理心中的糾結。言之不足故詠詩,不是說療癒這麽嚴重,但每周一寫確是舒了鬱悶之氣。

2019 年香港令人激動難過;2020年香港丕變令人難消受;施政用權𢱑爛本來面目讓人看著難堪。感應著這一切一切寫啊寫,寫到今年深秋時,覺得自己對城市的哀感都暴露過又掩埋了。近日腦中浮起這樣兩句,偷換自辛棄疾的詞:

驀然回首

那城已在燈火闌珊處

這可以擴充為一首小詩的,但我沒有這樣做,反而冒起一個念頭:是時候暫且卸下那個以詩緒驅動書寫的我,換一種寫法。這樣想時,心中忽地豁然:以專欄每周寫詩,如果一直寫下去,可能不經不覺會僭稱「詩人」吧?我畢竟不是一個詩人,可以說是詩的朋友,或者說,有時以詩為伴。

那麼,在2021年為專欄起個新名字吧。什麼名字?就用「驀然回首」好了。。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201218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