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5日 星期六

醫生、醫療、公共、香港

昨天應邀為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作一個簡短的演講。自從來了中文大學做生命倫理方面的工作,就少了與醫院同行聚會,因此這對於我是有些特別的場合。講題自選,談醫學倫理應是自然不過的,只是這幾個月香港狂烈動蕩衝突,如果作一番乾淨漂亮的道德倫理講話,未免有些格格不入。這場合非政治性,故此也不適合談論時局,其實自己也不大有心情談政治觀點,這便有點矛盾。
我的習慣是,遇上可能有點複雜的情境時,盡量隨心而行。結果決定分享一些近月來對醫護專業和醫療的所思所想。準備好內容後,又發生學生示威者在國慶日激烈衝突中被槍傷的事件,公共醫療醫生協會當晚即發表譴責聲明。這是熱鍋中的香港。
這兒不打算複製演講內容,反而是要記述一下,在準備演講時,偶然從協會的名字遐想到另一些東西。協會是「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分成四段就是四點:香港、公共、醫療,醫生。我遐想的次序是從尾開始的,就如本文標題。
「醫生」,醫生代表了什麼?他們的專業職責是什麼?怎樣才算是專業?要想一想內外有什麼會侵蝕我們的專業。專業不是一種先天的遺傳因子,它不是永久銘刻在碑石上的字。這是需要氣力維護保存的東西。一旦失去警惕和紀律,專業精神很容易蒸發。
「醫療」:我們的醫療服務一直是繃緊的,在正常日子也承受著極限壓力。前線醫護人員容易身心倦怠(burn-out) ,這是世界性的現象。從以前醫管局的工作我知道在香港這也是真實問題,在非常時期尤其要注意。團隊的合作能減少burn-out,派別間互不信任會加劇疲勞。
「公共」:在現代社會中這具有特殊意義,並非泛泛的和諧團結。維護公共利益並不是為淡化尊重個人權利的重要性。相反,關注公共利益是為保障個人的福祉。
「香港」,香港怎麼了?深層矛盾是其來有自的,非常真實。一旦和諧穩定的表象被撕破,任何美好的政治口號也像謊言。一個誠實的香港需要勇氣才可以誕生。

此刻我覺得所有重要的事情都鑲嵌在協會的名字裡。


原載 《信報》「醫三百」專欄,2019105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