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6日 星期六

「我」有多老?

臉書背後的人工智能一定又進化了,不再頻頻硬銷「建議你看」的信息,會輕巧地送一些揣摩你心意的內容。今回它揣摩到我近來對心靈方面的興趣,傳來這段話:

「我曾問一位老人,人老了,意識到人生的大部分已在身後,有什麼感覺?他告訴我,他一生都是同一年齡,腦子裡的聲音從未衰老。還是那個男孩。他母親的兒子。他一直好奇自己什麼時候會成為一個老人。他看見自己的身體老化,能力遲鈍了,但內心的那人從沒有感到疲乏。不曾衰老。從未改變。」(By unknown author,筆者意譯。)

下半部分是有點陳腔濫調的教訓:精神是永恆的,下次遇到老人時,要知道他們內心還有一個孩子,就像你還是個孩子一樣,永遠需要愛、關注和意義。

有一句特別「中的」:我也在好奇自己什麼時候會成為一個老人。因為有老人科醫生背景,我知道實際數字年齡、生理年齡、精神年齡並非同步的。孔子師生周遊列國,到葉縣,葉公向子路請問孔子是怎樣的人?子路無言以對。孔子聽到,對子路說,何不回答:「老師為人,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就是了。」年老力衰的「老」是生理;樂以忘憂「不知老」,是精神。

新近發現是「精神年齡」也不是單一的,察覺內心世界常有不同年齡的自己同在。如果要我閉著眼睛、忘掉數字年齡和自己的人生座標,例如退休,只許一句話回答「我」有多老,還真說不清。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31/7/2022刊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