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我對長氣房屋策略的超簡短解讀

名字很長的「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公布了一份十分詳盡的長氣文件,勾劃未來十年的房屋需求以及供應對策,其中預計未來十年房屋需求共47萬伙,即是年均4.7萬伙,較回歸前的推算(7萬至85千)少一截,因而被質疑不合理。
我同情主其事的張炳良局長。根本以目前的政治和行政能力,每年只能建造不足4萬個單位。如果很鬆手地估算需求,有何供應的良策?無法下筆的。
有些策略是老虎屁股摸不得。我是指新界那些耗地而少人得益的丁屋政策。如果三層式村屋改為十八層高,同樣一塊地就可住6倍的家庭;如果以屋邨方式興建,就更具經濟規模。相信這不會違反基本法。
需求算得很保守,一項主要假設是未來10年很少港人會買樓作非自住投資,更不歡迎外來投資者買香港樓。合理推論是:現時施行的壓抑需求雙辣招將會變成長期政策。

5 則留言:

AI 提到...

「需求估算得很保守」
除非大政府、丟掉自由經濟、共產主義復活,供應無法完全管理。
供應需求決定價格 -- 商人逐利,無利不生產;資金太多,追逐有限資產,資本主義社會根本畸形。
價格卻不一定決定需求,食飯有無得唔食?
「需求」可以管理。星加坡對中產來說,人人唔怕無屋住,有車才是身份象徵。而車是損耗品,花完錢,折舊,搵錢,再花錢。香港買屋,以前 999 年期,荒謬。先不論是否買屋一定賺,地,賣一塊少一塊,同樣荒謬。應該抽物業持有稅,樓愈老,稅愈高,有誘因重建。沒有影響自由經濟,人可以選擇買車還是不買,買樓還是車,(政府/社會)是可以引導資金的,(政府/社會)亦需要管理。

匿名 提到...

顯而易見, 這份房策文件屬閉門造車, 對未來房屋需求蓄意壓低, 捏造數據, 愚弄市民. 特區政府根本無意壓低樓價, 因為它不敢得罪地產商. 市民要買平樓, 只能寄望外圍因素, 例如美國減少買債, 環球息口大升, 大陸經濟衰退, 大亞灣核電廠發生福島式意外, 大陸出現政變, 美俄軍事衝突, 等等.

AI 提到...

「老虎屁股」應不應摸? 如何摸?

凡管理皆涉利益, 誰是既得利益, 誰將得到利益? 如果三層式村屋改為十八層高,香港市民得益, 人人有屋住? 換個想法, 如果李嘉誠三千億身家全兌現鈔燒了, 理論上人人口袋現鈔升值。又或者 AI 燒盡身家一萬蚊, 又有無人高興?

60年所有窮人住寮屋, 無問題, 90年有少數人籠屋成為問題; 60年人均居住面積40呎無問題, 現今人均居住面積80呎有問題。且不說人口增長, 人均居住面積增加已經可以構成住屋需求問題。

如果香港成為曼克頓, 布克林在那裏? 我不相信「三層式村屋改為十八層高,同樣一塊地就可住6倍的家庭;如果以屋邨方式興建,就更具經濟規模」是香港人之福。

元朗, 不要成為荃灣。

AI 提到...

今天有空又無聊, 又噏多句。
正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粗略印象:
「60年人均居住面積40呎無問題」, 當年一家五口入住廉租屋200呎。網上搜尋: 公屋擠迫戶定義為 人均室內樓面面積少過5.5平方米; 2013年6月5日 立法會十八題:實際人均室內樓面面積由約11.3平方米上升至約12.9平方米。
粗略印象: 「現今人均居住面積80呎有問題」, 且不說私人樓, 兩小口子結婚買樓細單位, 建築面積 500呎 嫌屋細。當然, 現今建築面積 500呎, 只及20 多年前私人樓細單位 350呎, 實用面積同樣是 300呎。
也是粗略印象: 劏房一家三、四口 100呎, 人均面積 25-33 呎。網上搜尋: 2013年6月25日 - 調查又發現,五成半劏房面積介乎七十至一百三十九平方呎,人均面積約為六十七點六平方呎 -- 比想像中好。

AI 提到...

食咗好多字:

粗略印象: 「現今人均居住面積80呎有問
題」。且不說(公屋), 私人樓(人均居住面積遠多於 80呎仍有問題)。兩小口子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