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3日 星期六

夜半讀字

年紀會改變生物鐘,譬如說,一晚分兩段睡。在我,中間醒時,人多是清明安靜的,因此並不算是失眠,反而是,要按捺自己不刷手機看點什麼,有些難度。

上星期有一天,早上聽見朋友遇到厄劫,心下不好受但沒有多想。有些厄運關乎時代,該怎麼想才不致流於空想?

夜半醒時,想起一個「鯁」字,這便刷屏讀了一點字典。

「鯁」是魚骨,或刺,骨鯁在喉不吐不快。鯁直是剛直、率直。不是口沒遮攔就算率直,那是關乎是非曲直,所以古代有直諫。

一向不知道「鯁直」等同「耿直」,以為是近義詞而已。在我的意會,前者比較像硬頸,後者有憨厚的真誠。但誰管這個呢?自古以來鯁直招禍,誰遭禍厄,想必是他不知好歹亂了秩序。這邏輯在我們的城市也漸漸流行了。

字典裡「鯁直」有一條例句,錄巴金《隨想錄.紀念雪峰》:「見第一面我就認為雪峰是個鯁直、真誠、善良的人,我始終尊敬他。」

「雪峰」是馮雪峰,1949年在新中國出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後來獲罪,打成右派,文革又吃苦。據說他早年的作品很有天分,我不大識得欣賞,也不樂意他神化魯迅,但從一些軼事看,他是個鯁直真誠的人,應該沒錯。

馮雪峰在19761月去世,9個月後文革結束,巴金才可以紀念他。為什麼巴金強調「始終」尊敬他?在某些年代,一個人遇上厄運,其他人會避之唯恐不及,很難始終如一。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7/4/2022刊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