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日 星期六

疫苗迷惘

香港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是在2021226日正式展開的,第一個半年慢熱,第二個半年不冷不熱,軟硬兼施之下接種數字慢慢爬升,第三個半年還未開始,Omicron 海嘯已經淹浸全港。

早於202129日(沒有寫錯,是去年不是今年!)已有學者在報章發表文章,十分完整地論說疫苗猶豫的挑戰(郭健安、劉慧敏〈疫苗猶豫面面觀〉,《信報》202129日。)那時接種計劃還未展開呢。

疫苗猶豫這個現象全球都有,香港頗嚴重。這並非完全是群眾心理問題,學者具列了多方面因素,主事者也有責任。近期我想著的是一個較少人留意的問題:時至今天,我們仍然無法向市民清楚說明兩種疫苗的利弊,有沒有分別,如何選擇。

在接種計畫開展之初,數據並不那麼足夠,信息模糊可以理解,但是一年多之後還是支支吾吾,就真的不理想。

在已經死亡枕藉的情景下,對於如何最好地保護長者,理應有切實可信的信息,真的不宜三個專家三種說法。今天有專家擔心科興保護不足,明天說兩款疫苗沒有分別,後天說如果頭兩針接種了科興,第三針「溝針」有好處。市民聽得迷糊,猶豫變迷惘了。

「溝針」在內地稱為「混針」,正式名稱是「序貫加強免疫接種」。面對Omicron威脅,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上個月在新聞發布會提及這方面的部署,已完整接種疫苗(內地定義是滅活2劑或腺病毒載體1劑)的民眾,接種加強針時可以選擇混針。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7/3/202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