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高耀潔還在生氣

羅四鴒:〈憤怒仁醫高耀潔〉,「端傳媒」,19.12.2016

這篇發自紐約的特稿寫得真是好。劈頭第一句「90歲的高耀潔還在生氣」,她的神氣馬上活現。
我以為自己算是知道河南愛滋病疫情的了,卻是讀了這篇文章才初聞以下種種事:
-         1983年,中國一位血友病患者因注射進口美國的血液製品而感染上愛滋病毒;第二年,中國禁止進口血漿、人血白蛋白等血液製品,自行發展分離血漿與血球的技術,紅血球輸回獻血員體內,血漿用於製作生物製品。這是人為疫情的起點。
-         1995年,河南周口地區主管血庫的醫生王淑平對愛滋病疫情做過統計,是全國唯一的調查測檢。當時河南估計有400個血站,全國有10000個,保守估計,全國獻(賣)血人次約5000萬,以10%的感染率計算,通過血站感染愛滋病毒大概有500萬。
-         1995年前後,河南省呼籲賣血,有這樣的宣傳語:「借你一點血,還給你錢。賣血對健康有好處,可以預防高血壓,可以治療高血壓。」當年,河南最窮的20%人口年均收入約700元,獻一次血漿,可以得營養費4080元不等。
-         國內多年來登記愛滋病病人,感染者一人每月獲發150元,發病者200元。但是登記時不可說是賣血導致的愛滋病,要自稱是商業傳播或是性傳播。
以前在報章專欄寫過高耀潔醫生,痛惜偌大的中國容不下她的聲音。她為河南及全國各地的愛滋病人發聲,做了數不完的事。2003年,吳儀副總理到河南考查疫區,接見了她,河南省隨後向疫情最嚴重的38條愛滋村派出工作組和醫療隊。但吳儀也保護不了她 ── 任何公益工作只要屬於民間維權行為,都只能視為滋事。
高耀潔現居紐約。自今年7月開始,需有護工24小時照顧。她說,最好能死在回中國的飛機上。
原載 《信報》「醫三百」專欄,20161224日,經修節



圖片來源新世紀NewCenturyNet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在臨界點也不變?

2016129日,退休前放假的第9天,大清早返辦公室,清理電腦內的檔案,到某一刻,忽然想『做』一本這樣的自選集:重讀過去在紙上、網上寫的東西,看哪些是用心寫的,用心寫時有沒有反映那些年,自己、醫療世界、香港
於是打開文件檔,最先入眼的一篇題為〈走樣〉,七年前為《明報》專欄寫的。當日剛從悉尼回來,想著那邊的醫院服務在如何改進,香港的醫院服務卻被結構性的問題纏著,舉步艱難。還想到,「香港各方面都有『走樣』之危。足球比賽可以假到這樣,球隊班主是誰都可以無人知;藥物安全風聲鶴唳,立法會議的焦點竟是應否禁止講PK及其他粗言俗
七年後今天,不少朋友慨歎香港不止走樣,更兼變形失序。香港真是來到新的臨界了。換一位特首是不是新的起點?
其他範疇非我所長,在醫療服務,我想問各位已宣佈和準備宣佈競逐參選的候選人(不許含糊其詞、陳詞濫調、帶人遊花園)
「在你心目中,公營醫療在未來十年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什麼?你有什麼對策?」
附帶的問題是:「你從何形成自己對公營醫療未來挑戰的看法?怎樣知道自己沒有偏聽偏信?」
七年前在寫〈走樣〉那篇稿時,我還在九龍醫院和香港眼科醫院任「院長」,未上總部工作。時光真快,但香港變化更快。有人仍在緬懷過去,有人擂鼓吶喊未來,其實都沒有好好端詳現在。這一刻,水與蒸汽之間,臨界點是燙手的攝氏一百度,還可不變?
原載 《東周刊》「一葉一杏林」專欄,20161221日,經修節。
圖片來源:http://www.bauhinia.org/assets/thumbnail/images/



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

今天有感

今天是退休前放假的第9天,大清早返辦公室,清理電腦內的檔案,到某一刻,忽然想「做」一本這樣的自選集:重讀過去12年在紙上、網上寫的東西,看哪些是用心寫的,用心寫時有沒有反映那些年,自己、醫療世界、香港。
下午有事行經中環遮打花園,抬頭見聖誕樹後面的大會堂,另一邊燈柱後面是從前的立法會。兩天後是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選舉。回歸20年,香港在變化,來到新的臨界點。
與朋友見面,坐下,未打招呼,他先說:CY剛宣佈不競選連任。我沒有什麼反應,心中奇怪,剛才停步拍的兩張照片,像預感今天是特別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