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30日 星期六

龍應台在中大那兩天

前一個周五我在Facebook貼了這麼一句:「認錯:我曾對籌備活動的中大朋友說,在這時節,不會有很多同學有耐性聽過來人之言吧,即使是龍應台。」
那兩天龍應台都在中大。周五黃昏在新亞書院露天演講「青春迷惘後發現的十三件事」,是主體活動;周四晚《目送一九四九》紀錄片放映暨座談會,那是前菜。兩場的報名都一早爆滿。
周五清早有一陣雷雨,出門前見到海上長長的彩虹。聽說周保松教授整個早上都在擔心下午會否再來雷雨。今次活動選在露天舉行,是他出的主意!
我看了《目送一九四九》。座談答問環節,不少內地生舉手發問,看來紀錄片的信息對他們有衝擊。龍應台總是強調,個人要堅持保持清醒,要有獨立思考,不輕信一些官方的大論述。有女生問她怎樣看時代的無奈?龍應台以堅定的眼神望著她説,即使是小鏍絲釘,在某些關鍵時刻的決定也會有重要分別。不,我不相信個人是完全無奈的。
紀錄片令我特別感動的片段是關於龍應台母親的故鄉湖南淳安 〔104日更正:應為浙江淳〕。看過電影回家找資料看:1959年,中國建成第一個水電站,開始啟用。庫區蓄水,淳安、遂安兩個縣城連同27個鄉鎮、千多個村莊、數千間民房沉入湖底。1992年,少年時代生活在淳安的長者余年春發心要手繪那被水淹沒的古城地圖,花十多年才完成。他說:「那是個沒有照相機的年代、只有經歷者才有的記憶。故鄉已經因建造水電站被淹沒在水下,如果這些經歷者都年老離去,那還有誰來祭奠逝去的故鄉?」
余年春不會畫畫,一生的崗位是旅館服務員。他買一套《芥子園畫譜》開始臨摹,天天往縣圖書館和檔案室找資料,縣志不准外借就用手抄,又走訪幾百個遷徙移民家庭,小心核對資料。最後完成的地圖有文人氣,上面除了有街名巷名、商店名稱,還有家家戶戶的門牌、戶主名字,以至水井、牌坊和老樹的位置。
在海上有彩虹的周五,我只想著水底下的城鄉和那卷有文人氣的手繪地圖。我失約了,沒有到圓形廣場吃「青春迷惘」主菜,幸好「端傳媒」刊出了講稿全文,讓我知道那不是即熱即食的心靈雞湯。
原載 《信報》「醫三百」專欄,2017930日。

                                                圖片來源i0.wp.com/mmbiz.qpic.cn

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

「高齡海嘯」恐懼症

勞福局局長開口埋口講「高齡海嘯」,作家馬家輝終於按捺不住,寫了一篇〈去你的「高齡海嘯」!〉(《明報》副刊914) ,火氣十足,不知羅致光局長是否會禮賢下士去主動溝通澄清。
我不會做和事老,因為不相信凡事「一人少句」就會和諧;這也不是「塘邊鶴」多口置喙。事實是,身為老人科醫生和「準高齡人士」,近年真的對「高齡海嘯」一詞反覆思考過。
馬家輝的火氣有些道理,「高齡海嘯」的提法好像把長者當做洪水,與「洪水猛獸」只有一步之差。他的文章當頭棒喝:這是語言歧視!但羅局長自己是社福界、學術界出身,怎會不知何謂政治不正確語言?看上文下理,他說的是本港將要面對人口老化帶來的大量護理照顧需求,要早為之計,包括輸入勞工當健康服務員等等。「高齡海嘯」是現成的「吸睛」字眼,新聞媒體樂於以此起標題,既成「入屋」名詞,馬家輝文章也不能挽狂瀾於既倒,除非所有媒體老編集體覺悟!
我身為「準高齡人士」,面對將被納入為「高齡海嘯」的一片浪花有複雜心情。諷刺的是,這複雜滋味也包含了羅致光局長的擔憂,怕有朝一日輪到自己要臥床靠人照顧飲食衛生大小二便時,病房和老人院連幫我轉身拭背的人也沒有!
但即使去到臥床靠人照顧飲食衛生大小二便的情況,還是不樂意被視海嘯洪水!
客觀看,一味以數字作「高齡海嘯」恐懼的燃料,是有些誤導的。以前總是說:「糟了糟了,若干年後六十歲以上長者佔人口幾分之一了」,然後發覺現六十歲人士不大像老人,就改說:「糟了糟了,若干年後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佔人口幾分之一了」。現在看看,六十五歲也不太老了!
還有是,一個社會如果能協助長者有意義地過日子,長者就不會那麼容易成為「負累」。我近年也常在想,如果我們的醫護服務能正視長者真正的需要,不要目迷五色地一味用科技「死醫爛醫」,「海嘯」巨浪也會小一些。
以上並非各打五十大板。我的看法是,如果社會總是「得個講字」,人為的高齡海嘯真的可能出現。「人為」的意思是:危機是共業,不是高齡長者單方面做成的。
原載 《東周刊》「一葉一杏林」專欄,2017927日,經修節。


圖片來源:READ01.com

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

依法鎖國

假期外遊後補讀時事新聞,慣常一見「特朗普」大名就會跳過,但是收到一份母校給Brown alumni的電子通訊,說校長Christina Paxson非常關注總統特朗普宣布終止讓未成年時入境美國的80萬名移民免遭遣返的計畫(「追夢者」計畫) ,親自致函特朗普,懇請三思。這令我細讀了相關的消息。
特朗普施政一意孤行,執意抹除奧巴馬時代各種印記,推翻Obamacare是一條戰線,阻滯重重;終止自由貿易法是另一條,暫時雷聲大雨點小;如今主菜是移民與邊境政策。基本方針也簡單:以國土安全為名行鎖國政策。今次決定是要廢除奧巴馬時代的《童年抵達者暫緩驅逐辦法》(Deferred Action for Childhood ArrivalsDACA)。
DACA是一項特赦計畫,讓孩提時期非法入境的年輕移民免遭遣返。有些受惠的少年一歲已開始居留美國。如果入境在少年時期,今天有些已是大學生,包括在我母校就讀的學生。在校友電子通訊中,President Paxson清脆地說,遣返「追夢者」不符合Brown University代表的價值觀。Paxson本身是公共衛生專家,研究重點包括兒童健康和環境對生命成長的影響,我相信她關心的不只是校園內的「追夢者」,也是對幾十萬兒童和青少年有切膚之痛。
特朗普對自己的決定也有聽來言之成理的解釋。他說:「我不贊成因為父母的行為而懲罰兒童,他們大多數人現在是成年人了。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我們之所以成為一個充滿機會的國家,是因為我們是一個法治國家。」
他順便抹黑奧巴馬,說DACA令來自中美洲、沒有父母陪伴的青少年大量飆升,其中一些成為黑幫成員。他質問,長期未能切實執行移民法律使美國工人失業、醫院負擔沉重、毒品和犯罪氾濫,納稅人付出數十億美元成本,大家為何不同情數百萬因為這個非法系統而受害的美國人?
更漂亮的說話是「應該由立法部門,而不是行政部門撰寫移民法律」,說必須終止DACA,回歸憲政基礎云云。
不問情理亦不顧後果,當然更無一絲憐憫,總之一切依法。

原載 《信報》「醫三百」專欄,2017916日。

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夜讀北島選編《給孩子的詩》集句〉

4
8
13
19

59
69
69
69
69
69

24
35
35

39
39
39

99
121
42
42
42

在甚麼樣遙遠的海底天空
當我還像你一樣滿懷信仰和渴望
我總相信,在沉睡的世界中
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面龐

未發生過的事情是如此突然
我走向森林
那兒保持著
一隻巨大的沙漏的微響
昆蟲們有力的嘴巴
吃光大地上所有的沉默

無論你今夜做了甚麼
我不想聽森林所傳的
流言蜚語

在所有空白的書頁上
石頭、鮮血、白紙或灰燼
我寫下你的名字

大起來了,你的名字
是盾牌上永久的圖案
在我被毀壞的避難所
在沒存記憶的希望中
我寫下你的名字

  11.9.2017
〔北島選編《給孩子的詩》版本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5。〕


2017年9月11日 星期一

〈夜讀蔡炎培《偶有佳作》集句〉

11
12
15

16
17
18
18
20
24

29
29
33

39
39
42
42
42

45
45
46
47

62

你看,他給我
紫色大平原
與你無關

打開天空
一把把黃傘子
夕陽無限好
香港時間踏正六點半
粵語長卷所餘無幾
莫道餘年

再下去是墓地
忍冬青隔著一條白色河流
來了去了日與夜

我有一個夢
一個四四方方的木頭城
消雲雨  雲夢曲
南方有鳥
夜滂沱

河川不避窪地
高樓大廈在堆填地
月亮被撒成閃耀的麥粒
播在誠實的天空和土地

你往何處去,你問我

  4.9.2017
〔蔡炎培《偶有佳作》版本是又有文化傳播公司,2017。〕


免於「被急救」!

「生命倫理線」專欄在《信報》每四星期刊出,半版空間兩篇文章,一長一短合而為一主題。這兒只取短的一篇。

加上引號的「急救」
寫這個題目,全篇都要特別用引號把「急救」一詞括起來,因為當「急救」完全不符合病人的利益和意向,那只是行禮如儀的動作,沒有治療意義。
在法律得到改革之前,台灣的醫生迫於無奈依 法「急救」;香港的法律比較合理,有空間讓醫生考慮病人的最佳利益和意向,但這並不表示香港的法律條文完全不須改進。
一個需要正視的法律問題在《消防條例》第95章第7條,其中規定救護員有職責「用以下方法協助任何看似需要迅速或立即接受醫療護理的人─
(i) 確保該人的安全;
(ii) 令該人復甦或維持其生命;
(iii) 減少其痛苦或困擾;」
這第(ii) 項在執行上變成無論運送的病人是否末期病人也必定要「急救」,即使末期病人已簽署「預設醫療指示」 反對心肺復甦術,亦有醫生在 文件上清晰表示病人的指示屬有效和適用,救護員仍會爲病人做完全無效用的心肺復甦術,進行所謂「急救」。對於這些末期病人,「被急救」只會帶來完全不必要的痛楚《消防條例》這條文比台灣 「保護生命寧過勿不及」的法律更僵硬須儘早正視。
醫管局在2002年已訂立維生治療的指引,在2010年進一步訂立「預設醫療指示」指引,在2014年更新「不作心肺復甦術」指引時,更把涵蓋範圍擴展至非住院病人。本文作者一直有參與其事。雖有指引,前線醫護人員執行時仍面對一些困難。如果法律能夠配合,培訓得宜加上公衆教育,香港很有希望大大改善對晚期病人的保障和照顧。
原載 《信報》「生命倫理線」專欄,2017911日。


2017年9月4日 星期一

善良電視節目

近來多了看電視,因為免費電視台漸有選擇。我發現,有些電視節目背後有善良的好意,看似平常但蘊含了人文關懷,就看得舒服。
港台有《手語隨想曲》,是小劇場和實錄故事混合,有心接駁聾人和健聽人的世界。有一輯紀錄樂隊Supper Moment四個成員接受學習手語的挑戰,要協助聾人Jeffrey向健聽太太以音樂加手語表達心中激蕩的愛和感激。Jeffrey與太太的婚姻得來不易,逆著家人反對和社會眼光而來。他的太太樸素堅強,學會手語與丈夫溝通無礙。手語本身也是美麗的語言,心手合一時好像舞蹈的身體語言,但能配上音樂用手語「唱歌」訴心曲嗎?
樂隊四個成員都是熱愛jam歌的年輕樂手,從未接觸過手語。他們接受的挑戰是,不用翻譯,要學會最低限度的手語,自己與Jeffrey溝通夾歌操練,協助他感受拍子,用手語「高歌」。最後一幕當然是請人騙來太太,給她驚喜,賺得她的熱淚和緊緊擁抱。
我也看ViuTV的一些紀錄片,覺得負責採購的人員有眼光。最近在一個早上看了一段,講長者駕駛,看得噗哧而笑。這是英國一個農村小鎮,80多歲的農夫伯伯要按法例規定重考路試,才可以續領駕駛執照。農夫伯伯獨居,老妻早已住進老人院舍,他每天必定要開車去探望她。要是不能再開車,兩人就會變成「生別離」。
考官來了,衣履筆挺精神奕奕卻已經93歲。農夫伯伯戰戰兢兢上了車子,伸手擰匙開動引擎。長者考官微笑問,不先檢查倒後鏡嗎?農夫老伯呆了一呆,無意識地碰一下鏡子做個樣就入波,考官又提他,看得見嗎?要不要調校鏡子?就在這個位我笑出來:多麼好心的考官!
開車了,直線和轉彎都還可以,但一遇十字路口就緊張急煞車,紅綠燈前又急煞車。考官說你這還是綠燈呢,農夫老伯指著前面:「我以為是那一盞!」
完成考試。考官即時宣告結果:「恭喜你考試及格,但我建議你去上專業駕駛課程,改掉一些不良駕駛習慣。」這是不是太好心太寬鬆了?片末有旁白:在英國,30歲以下駕駛者的交通意外發生率是70歲以上駕駛者的3倍。
在香港考車牌不會這樣親切。當然我們不是農村小鎮,而且很緊張道路安全,偶然有關於高齡駕駛者的討論,多在出了事故之後,焦點在要不要收緊對高齡駕駛者的體格檢查要求。與很多其他香港的事務一樣,關心風險管理,欠一點善意。
原載 《東周刊》「一葉一杏林」專欄,2017830日。


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放棄求生症候群

在大學工作擴闊了我的閱讀範圍,最近才初聞這個只發生在瑞典的怪病,醫學專家都找不到病因。怪病在當地稱為「放棄求生症候群」(瑞典語uppgivenhetssyndrom;英譯resignation syndrome),患者大多是從前蘇聯和前南斯拉夫來到瑞典尋求庇護的難民,幾乎全是六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的孩童和青少年。病發多是當他們的家庭被政府通知不獲庇護,面對驅逐出境,便有孩子忽然陷入有如昏迷的無反應狀態,昏睡好幾個月,甚至幾年,才甦醒過來。醒來後多數生活如常,只是少了一段人生,但也有一成多患者並不完全恢復正常。
怪病從2001年開始出現,至今已有上千個案例《紐約客》(The New Yorker)特約撰稿人Rachel Aviv前往瑞典探訪,寫成專題文章,台灣mplus網頁有譯介。這篇文章是從人道主義的同情出發,詳述了這些難民孩童面對驅逐的創傷故事。
一個在歐洲包括瑞典也有執業的精神科醫生Thomas Jackson卻從另一角度看。他質疑,為何其他地方的難民孩童(例如敘利亞)不會患上這個病?為何患者的家庭恰巧都在等候瑞典庇護,而病發都在申請被拒,快要驅逐出境時就有孩子昏迷?瑞典的人道政策是,重病的孩子可以得庇護,然後家庭又可以申請。甦醒過來的孩童,總是當家庭也得到批准居留後,就忽然痊癒。
他推斷,這是一個群體性的「代理人佯病」(malingering by proxy) 現象。在精神醫學有些病例,是寵物主人把小動物弄病,為了去診所騙取止痛藥、抗生素等;也有是操弄人孩童以達到其他私利目的。他在2006年在撰文在瑞典一份醫學報刊提出這個假想,觸發軒然大波,文章終於從網上被抽起。
最近他在網上再發表觀點,根據近年各方的研究,認為即使不是孩童的家長在操弄,很可能也屬於某種集體的歇斯底里症(mass hysteria)
前面引述的那位《紐約客》特約撰稿人Rachel則仍保持同情,相信這有點像美國曾經盛行的厭食症,因為人們改變了身材的審美標準,媒體又無時無刻強調瘦身,導致病態有如傳染病般散播。當「放棄求生症候群」在瑞典變成文化默許的現象,患者就會以這病態表達極度的絕望痛苦。
原載 《信報》「醫三百」專欄,20178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