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6日 星期五

念奴嬌

據劉兆佳教授,中央正在善意協助香港「二次回歸」,含意或者是,鬥爭自有節制,人們毋須擔心「文革2.0」出現。二次回歸成為大氣候,不多時人們就會習慣吧。當號角吹起,識時務者爭先,有人以鬥爭為樂,有人學習批鬥,有人嘔心覺悟,過火時讓人看著難受,但這也還不是文革,比較像文革之前的肅反改造。
時代丕變,自然想起蘇軾《念奴嬌》,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香港還未到那境況,目前只是小喬初嫁。

《出發》

出發前夕更多人起來加入
放下最後一絲不情願
做好覺悟的準備
念奴嬌,小喬嫁
英雄隸屬浪花
執迷的人們還在私語
不知把柄被收集為材料
哺餵我們的血肉
築成我們新的屋巢
百態千姿
丕變莫問短長
滿城淘盡是非
城中有華麗的人民將轉身為望族

決戰日到了
枕戈是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在繁華處經受奚落的人
在邊緣處曾被逼迫的人
披著新的戰衣等著出發
明日出了城門便是森林
最後召集有王者的吼聲

都起來了
不甘後人的人起來
衝上雲霄,起來
我們是萬眾我們歸於一心
冒著古老敵人的炮火
前進
冒著新樹的敵人的炮火
前進
凱旋之前
進一步之前
進三退二
我們是城市人走入森林
爭先進步葉落紛紛

原刊《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20626日,略有修訂。

圖片:dfdaily.com

2020年6月19日 星期五

碎裂年代


在碎裂年代沒有完整的東西,道理也不能完整。例如把限聚令套在六四維園,市民自發的紀念變成非法集會,但是海洋公園因為要解財困而得以重開,下個月書展亦可冒風險如期舉行。
又例如久已淡出的張文光竟然也在六四後被拘捕,只因為他的名字還在支聯會理事名單上。我有讀張文光在《明報》副刊的專欄,一年來香港政治動盪,他依然在寫山川大地文化歷史,近乎不問世事,卻也不能倖免。警方用限聚令理直氣壯,我有些好奇,食衛局的朋友覺得這合乎限聚令的原意嗎?

《異象》

一片片銀灰像玻璃碎閃
像無端被解散的一年
一天復一天撿拾
無窮無盡的說法
必有一種可以黏合所有碎片

炎日晌午
有人看見異象
丹頂鶴與群雞共舞
不察狩獵者已經到來
凶。有咎。

子彈默然脫殼
遍地丹心
在非常時期
殺雞有取卵的道理
煮鶴有焚琴的道理

不是稀有品種嘛,他說
剩餘的可以生養
編輯再造,保育觀賞

一天復一天的紀錄化為漬印
一年倐忽過去
官方宣告碎片無缺
吉。無咎。
諸事如常

電台也恢復廣播了
日,無恙
夜,無恙
周末天氣轉晴
吹東南風
海有微波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20619日。

圖片:photophoto.cn


2020年6月12日 星期五

不灰

近年少去六四維園,偶然一次想去,那一年的參加人數就會甚高,像是一種人同此心的溫度計。今年我想著哪天順道時買一根蠟燭紀念,卻一直不順道。六四前夕回家,妻說,給買了。
這天讀著夏宇詩《竊竊私語》和署名Evan 放在網上 HelloPoetry的作品《Grey》,揉在一起摻入近來的思緒,睡前寫了半首詩,六四清晨寫下半首。今年五六月多雷暴,不絕潺潺雨,來到六月四日卻放晴。
特區在強權時代變得不像樣,如果覺得心灰也很正常,但是灰色本來並不灰沉,富有質感不浮躁,很實在而且有點cool

《灰的私語》

只需輕微曲解
夏宇的詩就像給我們預言--
灰睡在灰上
時間打一個摺把我們摺進去
向前的標示不斷後退
箭頭是一大群逆向飛著的蜂

三月驚蟄過後
蜂群退回去年,六月芒種
珍藏半世紀的蜂蜜翻了一地
人們的竊竊私語被一一公審
漂黑為白染白為黑
中間想必經過灰

蜂群逆飛
四日城危
未散的人群以血一筆一劃造字:
灰是火燃點著被放置於上的乾柴
柴上擱著柔靱的青嫩的樹枝

我想起連年大小連綿的雨
其中一場春雨細密而漫天
濛濛如灰紗
溫柔如維多利亞公園的母親
從天安門歸來撫慰疲憊的人

在濡濕日子曖昧的摺痕裡
想必有人暗地愛上灰
因而自暮年折返
執意私語
一層疊一層都是心事
捨不得送走的灰色四季衣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20612日。

圖片: www.beehivehero.com 經編輯





2020年6月9日 星期二

審慎開展基因組醫學


政府在五月十四日公布《香港基因組醫學發展策略》,展示發展藍圖。我參與了督導委員會和下面專題小組為期一年多的工作,那天也出席了媒體發佈,感覺正面。感覺良好不單是因為有份參與,而是委員會的成員都致力解決難題以玉成其事,各有所長的專家共同推敲,問題得以深入討論而形成決策方向。此外支援委員會的局方研究團隊異常出色,採集世界各地的資料完整和對焦,工作便事半功倍。還有是難得的時機:主要的工作在2018年進行,在去年社會抗爭撕裂之前完成。現在香港經歷Covid-19,再掀嚴厲的政治鬥爭,回頭看,好像另一個世界了。
第一個人類基因組圖是在2003年耗資數以億元才完成的。接下來的十多年,基因排序科技爆發力量,到2015年前後,基因組醫學的發展前景好像一片光明。通常我們以為醫學作為科學,是客觀和價值中性的,但基因組醫學從一開始就是有些浪漫的願景,結合了醫療可以 個人化甚至度身訂造的美好想像。清醒的醫學家把美好想像拉回較為踏實的層面,從「個體化醫療」(personalised medicine) 變成「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這仍未脫推銷願景的味道,但較切合現實中的發展。
精準醫療的宏圖
精準醫療的願景不純是醫學建設,更是潛力巨大的生物醫學科技產業。過去幾年,美國、英國、中國等政府陸續宣布大量投入精準醫療領域的研究與發展。例如中國在2016年正式把包括基因組醫學在內的精準醫療纳入「十三五」規畫(即第十三個五年規畫) 計劃至2030將投入600人民幣,包括建構百萬人以上的國家大型基因資料庫和重大疾病資料庫、建立生物醫學的大數據共享平台等。英國政府早於2013年推動「十萬基因組計畫」,20154月再成立「精準醫療推動中心」,預計6年間投入93億美元發展精準醫療。在美國,奧巴馬總統於20151月在國情咨文演說中推出「精準醫療倡議」(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sPMI)」,跨政府部門推動發展,包括撥款1.3億美元招募100萬名志願者進行長期研究,蒐集基因樣本建立生物資料庫作為研究的基礎建設。
台灣NARL研究院的研究員葉席吟在2016年一篇文章綜合分析,英、美、中三國都看好未來精準醫療的發展趨勢,隱然預示一場精準醫療領域的競爭,誰勝出就有可能引領全球醫療新革命。作者認為中國的發展比英美有優勢。
論國力資源與規模,英國當然不及美、中,但是英國在基因組醫學發展有兩方面的有利條件:一是以劍橋為重鎮的基因組研究的深厚底子(1957DNA雙螺旋結構最先是由James Watson Francis Crick劍橋破解) ,二是一體化的國民保健服務NHS,在國策推動下,有望快速把基因組醫學有序地在醫療體系裡開展應用。2019年,英國NHS對發展基因組醫學的前景非常樂觀起勁,期望藉之全面地革新醫療保健服務,讓NHS領先全球的公營醫療。
立足於醫療需要
精準醫療的核心是在傳統常規診治方法之外(常規方法本身也是致力精準的) ,加上各種最新的生物醫學檢測,包括基因檢測、蛋白質檢測、代謝檢測等,將診治進一步切合個體或個別群體的特質,基因組醫學的發展特別快,規模亦大,因而成為精準醫療的重點。
基因組醫學吸引我的地方是:它雖然常被提升到國家發展策略宏圖大計的層面,卻必然要腳踏實地立足於以人為本的醫療保健需要。它尤其需要一種特別審慎的態度,好好處理那些大策略大目標以至大數據的倫理議題,以免與個人權利(私隱權、知情同意自主權) 發生矛盾。
基因組測序計劃為例,參與者的測序分析結果一方面會有助於診斷或臨床治療,另一方面也包含了許多未必有即時診治用處的遺傳資訊。測序的資料和樣本會被收入生物樣本數據庫,期望他日有更多的研究題目,可以令整體社會得益,如果管理不善或管治鬆散,這些樣本數據也有可能被誤用濫用。
也有論者關注,基因組醫學無疑會令醫療進步,但潛在的好處是否一定會成真?它的成果能不能公平地惠及有需要的患者?抑或是本身知識和經濟水平越高的人士越能得益,而社會底層就永遠望梅止渴?資源配置也要考慮,在英國NHS那樣資源緊絀的公營醫療體系,當醫療願景集中在令人興奮期待的基因組醫學發展,其他服務,特別是低科技但對病人切身的醫護照顧,會否更加支絀?這在NHS是實在不過的問題,我認為香港也要注意。
香港只是彈丸之地,規模不足以談宏圖大計,基因組醫學發展的策略起步也較遲,但這反而讓人比較放心,經得起推敲的建議在我看來都很踏實,從現有很不錯的人才和研究基礎出發,因而沒有什麼頭腦發熱的色彩。更高興看見,由著這個課題的政策討論,得以全面檢閱了香港現有的遺傳及基因組臨床服務的不足之處,並確認了醫學人才培訓、遺傳諮詢及建設化驗檢測能力的重要性。

《信報》「生命倫理線」專欄20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