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9日 星期五

從客觀再出發

我和上海有些感情連繫,因此覺得它的四月疫情不似是遠方新聞。二、三月香港,四月上海,真是十分慘烈。它不完全是未有及早準備的問題。

這幾天我在想,不論是香港還是中國內地,都很需要重新學習。學什麼?

客觀,如實。

不單是想著抗疫。抗疫的顛簸經歷有很多learning points在其中,可以照見其他隱藏的病——政治病和社會病。

也想起魯迅詩句「於無聲處聽驚雷」。年輕時我以為詩眼是聽驚雷,近年才體會,重點原來是聽見無聲處。

「無聲處」是客觀存在,有時是赤裸裸、不方便的現實。例如說,能客觀看在香港廣為派發的中藥包嗎?它是抬高了還是貶低了中醫藥?大量人口服食是有益還是有害?為什麼我們很難客觀談論它?為什麼如實的評價極為罕見?又例如,我們的安老院舍的長者是怎樣存活的?醫院的資源有多緊張?高效率是怎麼來的?

客觀才能看見。上星期一(19日),張炳良教授在本報發表了一篇很可讀的文章〈重建香港 重建什麼?〉,提出香港在新拐點要再出發,須做好7件事。我看那7件事也是7道願景,重建社會信任、重建青年希望等。讀時還是在想,前提是香港新領導人和中央政府都能夠客觀地看,和聽,香港的無聲處。那兒有張炳良所說,青年的「3D」疏離感,DispossessedDisenfranchisedDisillusioned(譯為「一無所有、政治乏力、理想幻滅之感」)。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3/4/2022刊出。



2022年4月26日 星期二

學生打針

疫情退潮,中、小學和幼稚園從這星期起分階段復課,為防風險,規定師生每天上課前做快速測試,限制未打針的學生參加非學術課外活動。三月疫災記憶猶新,這些規定不算過分苛刻,但不應永久如此。與其他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的限制一樣,之後如何放寬至真正復常,還是問題。

學生是否非接種不可?我的看法在今年有些轉變。去年中這個題目的討論開始時,我認為需要更多資料和考慮。原因是最初開發疫苗的三期臨床研究,主要是成人受試,18歲以下的資料在當時未算很足夠。在12歲以下的兒童,當時還有劑量、接種次數的疑問,是否與成年人一樣就好?

去年香港的防控十分有效,個案不多,考慮風險與得益比例,在第4波之前我看未能很有力地說青少年和兒童非打針不可。

同樣的三方面的考慮,放在今年,風險vs得益的天秤已經很清楚地擺向打針那一邊。

港大分析逾千宗11歲或以下、感染Omicron BA.2病毒的入院兒童個案,結果顯示兒童的病死率為0.35%,較同齡流感病死率0.05%6倍。外地研究顯示的病死率沒有這麼高,但各地有共識,接種是有需要的。本月14日,在台灣防疫記者會上,台大感染科李秉穎醫師向公眾解說,雖然台灣還沒有出現兒童確診新冠致死的案例,不過當Omicron爆發,可能會出現死亡個案。根據美國的資料,李秉穎認為兒童接種疫苗是利大於弊。兩天後,台灣也出現幼童危殆的個案。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0/4/2022刊出。




2022年4月23日 星期六

夜半讀字

年紀會改變生物鐘,譬如說,一晚分兩段睡。在我,中間醒時,人多是清明安靜的,因此並不算是失眠,反而是,要按捺自己不刷手機看點什麼,有些難度。

上星期有一天,早上聽見朋友遇到厄劫,心下不好受但沒有多想。有些厄運關乎時代,該怎麼想才不致流於空想?

夜半醒時,想起一個「鯁」字,這便刷屏讀了一點字典。

「鯁」是魚骨,或刺,骨鯁在喉不吐不快。鯁直是剛直、率直。不是口沒遮攔就算率直,那是關乎是非曲直,所以古代有直諫。

一向不知道「鯁直」等同「耿直」,以為是近義詞而已。在我的意會,前者比較像硬頸,後者有憨厚的真誠。但誰管這個呢?自古以來鯁直招禍,誰遭禍厄,想必是他不知好歹亂了秩序。這邏輯在我們的城市也漸漸流行了。

字典裡「鯁直」有一條例句,錄巴金《隨想錄.紀念雪峰》:「見第一面我就認為雪峰是個鯁直、真誠、善良的人,我始終尊敬他。」

「雪峰」是馮雪峰,1949年在新中國出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後來獲罪,打成右派,文革又吃苦。據說他早年的作品很有天分,我不大識得欣賞,也不樂意他神化魯迅,但從一些軼事看,他是個鯁直真誠的人,應該沒錯。

馮雪峰在19761月去世,9個月後文革結束,巴金才可以紀念他。為什麼巴金強調「始終」尊敬他?在某些年代,一個人遇上厄運,其他人會避之唯恐不及,很難始終如一。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7/4/2022刊出。





 

2022年4月20日 星期三

不誠則不眀

月前接受「灼見名家」的人物專訪,訪者馮珍今女士是我同代人,訪問像聊天。我個人的故事其實稱不上特別,或者只有當一些經歷折射出時代,那些片段才有點訪問價值。

從中學經歷談起,青年成長,海外念書以至回港心路,都是安靜的回顧,不知如何,談到疫情下的長者,有些情緒冒出來。

抗疫兩年多,保護長者是主題,但回頭看,人們好像只關心數字,老人接種率有多低,死亡數字升破幾千,至於長者在抗疫疏離中,困在院舍或家中如何活,不在抗疫的成績表上。

老人是「谷針」成績表的metric量化尺,教育老人打針有幾重要,主打還是數字,例如不打針的老人死亡率高十多倍等等。可是長者對餘生的想法並不是一堆數字所能打動的。對牛彈琴的問題不在牛,在彈琴的人。

馮女士是「新亞人」,我提起新亞書院以「誠明」為校訓,「誠則眀矣,明則誠矣」,放在教育長者打針的問題上也合適:惟有真誠關心長者整全的人生,才有可能讓他們明白,多活幾年是什麼意思。

香港的安老服務有很好的工作者,但是整體情況連差強人意也說不上。港人的預期壽命全球最長,但長者在晚年能「老有所依、老有所為」嗎?在高速運轉的都會,不少老人度日如年,有些貧病交煎,社會對他們顧不上,平時眼不見為淨,來到抗疫就「人命關天」,教育他們無論如何也要多活幾年。好死不如惡活?長者可能心想,你活到我這把年紀就知。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4/4/2022刊出。




2022年4月17日 星期日

感謝醫護何猶豫

副刊讀者有好提議,說前線醫護默默守護香港,第五波疫情尤其艱苦,請時代版專欄作者一起為他們打氣。打氣日子訂在45日,我預備當天見報的稿卻已寫好,那篇稿的題材不適合順延,便待今天另寫一篇。

真的只因不想臨時改動嗎?編輯先生邀請寫感謝語時,我有剎那猶豫,能說什麼鼓勵的話?

打針有「疫苗猶豫」,原來在非常時期連感謝也會猶豫的。

我的醫務生涯經過2003年沙士,那一年社會各界自發地為醫護人員打氣,政府由衷地感謝前線堅守崗位,都是毫無猶豫的。沙士有前線人員殉職,在感激中更有無言的悲痛。那是一個authentic 的香港呢。

難免想到在今次抗疫,政府對醫護的感謝比較吝嗇,記不起特首或司長有沒有公開感謝醫護人員無私的專業精神。當官方採取吝嗇的口徑,我猜想,心存感激的食衛局長也會猶豫,向前線醫護高調致謝須三思吧?同樣地,勞福局長也沒有鄭重感謝堅守院舍和社區服務的許多前線社福人員。

在我,剎那的猶豫更多是因為失語。自己有親人在抗疫的最前線,這幾個月作戰天昏地暗,我和妻幫手湊孫當是大後方,也沒有為他們打過氣。說什麼好啊?最終只是text一句:「醫管局應會為有你們這樣的前線人員而感恩的。」

說起來,醫管局應該無猶豫地公開感謝前線,莫要讓人誤會對拔刀相助的內地醫護人員才說感激。時代坎坷,相濡以沫,無論對誰也不要吝嗇言謝吧。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8/4/2022刊出。



 

 

2022年4月14日 星期四

四五月的偽命題

 

四五月的節日從紀念亡者開始

清明復活有城市人的默默記憶

佛陀誕生被紀念之前寂滅涅槃

屈原沉落江底有時在五月但不一定

城市不會沉落倘若它曾經復和

 

春天的命題是萬物得重新開始

預約好的選舉在四五月間進行

疫情下選舉如期或是如常但不一定

城市約定一些人五月整裝出發

病毒知所進退在四月肅靜潛藏

 

抗疫的命題有時是真有時是偽

四五月間要走的便走要留便留

猶如昔日春瘟在五月宣布終結

2003病毒變異失敗從此清零

2019病毒長留人間堅持共存

 

杜鵑四月花落後影樹五月開花

城市的孩子必在花開時節應試

這一年暑假提前然而考試如常

有一年我曾盼望大人考試及格

瘟病的城市答過考卷便得涅槃

 

猶如盼望選舉常選出及格的人

及格的人通常是基本善良的人

善良的人常得基本的良政善治

選舉的命題是願望成真但不大可能

 

踏青時節在清明之前悄然結束

草色消失不許重現於四五月間

及格的城市容許復和但非必要

路由人走出來證明踐踏之必要

便選定一個平衡的人即使不大可能

便再出發人不被隔離不再傷心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1/4/2022刊出。



2022年4月11日 星期一

幾時掃墓復常

也許是抗疫疲勞了,這個清明節特別渴望像往日那樣,齊齊整整去掃墓。

如常掃墓遙遙無期,又聽見官員和專家如常地勸誡市民,清明拜山要防疫情反彈,不免心生牴觸。特首早前公佈了「復常路線圖」,不是這個月下旬便開始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嗎?復課復市也會令疫情反彈,復常路線圖的風險可能比拜山還要大,為何特別擔心拜山?清明掃墓的人數不會多過每天擠公共交通上班的人數,山上空氣也比繁忙時段的巴士地鐵流通一些。

這彷彿是擔心,拜山人流聚集,萬一確診數字因而大幅飆升,就不能按照計劃好的復常時間表重啟經濟活動了。

這豈不是十分奇怪的邏輯嗎?生活要逐步走向正常,遲早我們也要面對隨之而來的疫情反彈的風險的。不單市民要面對,官員和專家也得接受現實。

或者可以這樣開解憂心忡忡的官員和專家:賊佬試沙煲,清明節擠一擠,藉此測試在最佳條件底下香港能否承受疫情反彈,也是理性選項。什麼「最佳條件」?現在方艙醫院、社區隔離設施、內地醫護人員、市民快速檢測、抗新冠病毒藥物一一就位,長者接種率也提高了,這不是測試系統承受能力的好時機嗎?

得要申明,本文並非煽動讀者去擠,我家也是慣常過了清明幾星期後才出動的。今年想著掃墓,其實是渴望不再限聚:兄弟姊妹幾家人簇擁着年過九十的母親去拜祭先父,之後上茶樓坐滿兩圍檯,那是我渴望的復常。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5/4/2022刊出。




 

2022年4月8日 星期五

檢討的第一原則

可怕的第五波疫情終於逐步回落,檢討和問責的聲浪揚起。我十分贊成老老實實地檢討,但心知這是萬分困難的事。

背景是短短幾年間香港已經失去了一大半坦蕩面對問題、就事論事和容納批評的胸襟。社會撕裂肅整後,獨立而具公信力的聲音亦大半消失,現在憑誰來檢討、憑什麼來訂定檢討的框架,都甚「搲頭」。

關於檢討,我的基本想法簡單。檢討應有兩個目的,切實改進和適度問責,改進不妨事後孔明,問責卻不宜事後孔明。

2003年沙士一役,之後的檢討有一個焦點完全是事後孔明,原來醫院的硬件並不合格,大力改進後才有今天的負壓病房和空氣系統。所以,事後孔明作出改善是有必要的。至於為什麼問責不宜事後孔明,道理有點複雜(並非「不知者不罪」而已),暫且不論。

真要檢討,希望大家同意一個大原則:在檢討中不要重演抗疫的大毛病。

香港抗疫的大毛病是什麼?不少人指出反應太慢,缺乏策略,執行上不能貫徹到位。這些都沒說錯,但我認為根本的毛病是兩個:一是不能以簡馭繁,反而把本來並不複雜的防疫抗疫焦點弄得千頭萬緒,官民皆疲於奔命,在折騰中浪費精力、資源和時機。二是囿限在政治正確、政治上安全的框框內,因而不能廣納有用有見地的建議。

如果檢討又是弄得千頭萬緒錯失重點,如果又是囿限在政治正確的小方格內,那就無謂雷聲大大地說檢討了,閉門反思有過則改就好。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4/2022刊出。



 

2022年4月5日 星期二

一朝強硬

第五波疫情長者死亡者眾,院舍長者尤其多,令人難過。最近關注點落在那一成家屬仍然反對接種的院友,強硬主張如雨後春筍冒出來,包括訴諸法律。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認為,疫情緊急,根據《精神健康條例》,醫生基於病人最佳利益原則,即使家屬反對也可以為沒有認知能力的病人打針。

沒錯這條例賦權醫生醫治無行為能力人士 (MIP) ,而且不限於緊急治療,有條文處理其他有需要的病人情況。本欄早前也提過家屬如非法定監護人其實無權反對。(〈若非涼薄〉,318日。)那是針對政府專家常說醫療上不能強制長者打針,指出說法並不準確,而非倡議硬上弓。

近期的強硬主張還有懲罰措施:徵收醫療費用、不給福利,都有人提出,理由是不打針的長者會危害其他院友健康。其實疫情至此,九成院友不是已經感染過就是打齊針,怎樣危害還須好好說明。

疫苗接種在院舍推行已有一年,最初的流程要家屬簽紙支持才為長者打針,最近改為默許同意,但家屬仍然可以簽回條反對。政府給了家人de facto的決定權,又一直說不能強制打針,如果忽然180度轉身,把之前的邏輯一下子抹掉,很難服眾。而且,讓家屬有權簽紙反對在先,然後叫醫生不用理會家屬的反對,可行嗎?

認定固執的家屬是不顧長者利益也有點武斷。到底家人為何至今仍然反對?是愚昧?虐老?誤解?牴觸?看不到有任何調查研究,這令強硬決策的底氣不足。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30/3/2022刊出。



 

 

2022年4月2日 星期六

疫苗迷惘

香港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是在2021226日正式展開的,第一個半年慢熱,第二個半年不冷不熱,軟硬兼施之下接種數字慢慢爬升,第三個半年還未開始,Omicron 海嘯已經淹浸全港。

早於202129日(沒有寫錯,是去年不是今年!)已有學者在報章發表文章,十分完整地論說疫苗猶豫的挑戰(郭健安、劉慧敏〈疫苗猶豫面面觀〉,《信報》202129日。)那時接種計劃還未展開呢。

疫苗猶豫這個現象全球都有,香港頗嚴重。這並非完全是群眾心理問題,學者具列了多方面因素,主事者也有責任。近期我想著的是一個較少人留意的問題:時至今天,我們仍然無法向市民清楚說明兩種疫苗的利弊,有沒有分別,如何選擇。

在接種計畫開展之初,數據並不那麼足夠,信息模糊可以理解,但是一年多之後還是支支吾吾,就真的不理想。

在已經死亡枕藉的情景下,對於如何最好地保護長者,理應有切實可信的信息,真的不宜三個專家三種說法。今天有專家擔心科興保護不足,明天說兩款疫苗沒有分別,後天說如果頭兩針接種了科興,第三針「溝針」有好處。市民聽得迷糊,猶豫變迷惘了。

「溝針」在內地稱為「混針」,正式名稱是「序貫加強免疫接種」。面對Omicron威脅,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上個月在新聞發布會提及這方面的部署,已完整接種疫苗(內地定義是滅活2劑或腺病毒載體1劑)的民眾,接種加強針時可以選擇混針。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7/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