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1日 星期五

醫院又老了

從上月聯合醫院手術燈墮下事件開始,媒體聚焦於公立醫院接連發生的各種「墮物」事故,假天花板會塌,「冧石屎」也一再發生。我算是管理過醫院,便有媒體來邀約訪問,抱歉只能一一婉拒。一來近年的工作焦點在倫理方面,離開管理課題已久,二來雖已不在其位,與醫管局仍有聯繫,評論角色有點複雜。屢聞事故時,倒是不期然地生感想:公立醫院又老了。

與所有樓房和基建一樣,設施會日久失修是恆常問題。這不是新挑戰,在八十年代末曾經去到一個可以(不誇張地)說是「百病叢生」的地步。那時的醫院病房還有擠迫如戰地、帆布床當病床擺到走廊的景況,前線士氣低落至工業行動邊緣。政府在1990年立法成立醫院管理局,統一管理其時的政府醫院和補助醫院,籌備經年至1992年才開張大吉,旗幟鮮明大刀闊斧更新管理,也陸續開展公立醫院的翻新和擴建工程,新醫院也有一些。

現在來說這些,不是白頭宮女話當年,而是想到日久會失修這條規律真是鐵律,像佛家說「生住異滅成住壞空」,又或是物理學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即任何孤立系統總是自然地朝着最大「熵」狀態發展,要維持井然有序的狀態需要恆常的能量注入。

其實世事莫不如是,老化殘壞是常態,維持系統好好運作要特別努力。「維修」英文是maintenanceto maintain是好好保養,有深意。聯想起「五十年不變」,不陶醉於大破大立,好好保養也不簡單。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5/3/2023刊出。



 

2023年3月28日 星期二

未來來得快

ChatGPT爆紅觸發生成式AIGenerative AI)大戰,Google趕急發表技術新進展,百度的「文心一言」也匆匆亮相。這些你追我趕卸難免予公眾「人有我有」的觀感。OpenAI讓公眾試用的ChatGPT-3.5 本來只是「半製成品」,為什麼之前這麽有公眾緣,為何會風靡全世界,連開發組主管也摸不著頭腦。現在其他競爭者竭力宣告產品有說有什麼功能,背後有幾多十億條訓練數據,但沒有新鮮就難以討好。

我沒有特別被ChatGPT討好,但在老老實實試用之下,認同它是一個不錯的助手,當然也見到一些不懂裝懂的儍反應,有些特別搞笑,在這兒也分享過。不過「公眾緣」就像電影或表演者的觀眾緣,一旦取得親近感覺,即或有明顯缺點和失誤,人們也看作笑談,不會計較狠批,何況它本來就沒有包袱。公眾在海量的試用中發現各種毛病,反而是反饋改進的養分,多多益善。

周前Google發表A I新進展,看來不俗,OpenAI卻是得勢不饒人,數小時後就推出新版GPT-4,毛病雖未盡除,功能又有亮點。台灣AI達人程世嘉對記者說,覺得傻眼,睡覺醒來這世界突然改變兩次。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不是已經到來有待觀察,但AI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迨無疑問。那些叨叨絮絮研究如何規管的教育人員和政府官員,像是遇上急驚風的慢郎中,數年後恐怕會在科技的疾蹄後面食塵。教育下一代善用工具適應未來才是正經。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2/3/2023刊出。

 


 

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

民間企盼

十四屆全國兩會閉幕,國家主席連任,新總理及其他新領導人走馬上任,未來五年的政治格局如何,從主席習近平在會議上的這段講話可以窺見:「面對國際國內環境發生的深刻複雜變化,必須做到沈著冷靜、保持定力,穩中求進、積極作為,團結一致、敢於鬥爭。」這定了總綱。

我關心的主要是中國的民間社會和經濟在未來的變化,有什麼空間,依怎樣的邏輯和價值觀向前發展創新和現代化。在「人民網」37日的一篇「兩會現場觀察」報道有些端倪。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工商聯界委員,主要是民營企業家。

會面中有政協委員問及,如何破解「捲簾門」「玻璃門」的局面?民營企業進入行業領域每遇困難,「玻璃門」比喻看見商機以為可以進入,真的進去時卻撞得頭上起大包。「捲簾門」是說各級政府看待民營企業,想開就開、想關就關。此外,還有「彈簧門」比喻,說一腳已經擠進門內,卻被非市場因素干擾不得不退岀來。

習近平回應,關鍵在引導民企和企業家正確理解黨中央關於「兩個毫不動搖」、「兩個健康」的方針政策,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

我不知道「兩個健康」是什麼,查找一下,這來自2018年習近平在民營企業座談會的一段講話,說非公有制經濟要健康發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健康成長。民營企業家要加強自我學習,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和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9/3/2023刊出。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垃圾房「畫廊」

垃圾房牆壁上的畫作、字畫、時鐘被移走之後,Google輸入「葵涌邨畫廊」仍然可以搜尋到清除前的照片,燈光和構圖都好看。那兒有八、九個鐘,都是簡約圓邊淺色鐘面,時針停在不同的時間點。那些掛畫是裝飾性,各自不特別好看,聚在一起卻有城市剪影的效果。大大小小的掛件疏密均勻,看得出清潔工友佈置時是有心思的。網上一度傳說是房屋署下令拆除牆上的畫作和掛飾,一經報道,網民紛感不值:這些掛置妨礙了誰?為什麼一定要拆走?

我看了報道信以為真,在臉書評論幾句,不知道有沒有冤枉了房署職員。一天後,收集及掛畫的清潔工澄清說,日前房署職員只是到場了解,沒有強迫拆畫,反而是因為越來越多街坊及傳媒來訪,清潔工作受影響才主動拆除暫時收起。卻又有人見到其中一些畫飾已經丟到垃圾箱。什麼才是真相?

物主棄置的東西沒有被送往堆填區,有人欣賞,能存留多一會,是草根自發的美事。清潔工與「活化」垃圾房的想像,令我又想起近期特別喜歡,看了不止一次的電影《窄路微塵》。我們常在渴望美好的事。

《明報》「星期日生活」做了一個專題,提供從「垃圾房藝術」事件的延伸閱讀,由此可以想想,城市空間裏,民間能自造美好空間,與由上而下的規畫相輔相成嗎?先決條件或者是良好的美學觸覺。看地鐵站的「你好,香港!」海報,像賣給遊客的俗氣明信片,我們城市的美學有頗大改善空間!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6/3/2023刊出。



 

 

2023年3月16日 星期四

口罩還在

口罩令解除已經一星期多,街上大部分人依然戴著,不論男女老幼。有一天落停車場,電梯內一對中年夫婦戴著口罩,見我入電梯沒有口罩,下意識地退後一步,挨住電梯壁保持距離,我也下意識地不好意思,忙轉身背向他們。然後想,為什麼會不好意思?

返大學,又是入電梯,裏面有一位女士戴著口罩,望我一眼,立即移到電梯最遠一角,轉身面向角落。這樣兩個人背對背被緩緩送上6樓,時間過得特別慢,好像聽見the sound of silence

與親人分享遭遇,除了妻子和我是同類,所有人屬於另一族。一些即時反應:

「那位女士做得對呀。」

「出街見九成人仍然戴,覺得很有安全感。」

「我在路上見到沒戴口罩的人,會用一個方法保持平常心,就是幻想他邊行邊飲外賣的凍檸茶,才有需要除口罩。」

我氣結。能除下口罩,展露笑容表現香港復常不是很好嗎?為什麼多數人不除口罩?沒心情?恐懼仍在?值得研究。

退一步想,親友也可能是對的:病毒並沒有在解除口罩令那一天消失。一個朋友上月初回港探親,也剛在周前中招。疫情整體可控,不等於已無風險。不過,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大律師提醒,2019年實施的《禁止蒙面規例》(「禁蒙面法」)仍然生效,任何人處身在遊行集會如戴著口罩也可能被視為違法,防疫未必足以構成合理辯解。即是說,在人多聚集的場合,乖乖除下口罩比堅持戴口罩更「安全」!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0/3/2023刊出。

 


 

2023年3月13日 星期一

附和人的AI

初試ChatGPT,寫詩效果不好,試用作學術助理就覺得不錯。剛應邀為一個會議作醫學倫理演講,主題比較專門,擬定題目後,請它作一段內容綱要,出來的文本清晰對題但欠焦點,加上一點提示即有明顯改進,雖然並不直接可用,但其中片段刺激我整理自己的既有思路,有積極的互動作用。

我注意到它很少明確的立場,會順著你問的方向作反應,難以確定是否真確可信,便設計問題測試:「中國禁止ChatGPT,美國禁用TikTok,原因何在,合理嗎?」

它的回答大致接近官方說法:美國政府認為中國的應用程式可用於收集美國公民的數據發回中國,指可能用於間諜活動或其他惡意活動;中國禁止ChatGPT,指可能用於傳播非法資訊和有害內容,更認為ChatGPT可能被用來「煽動社會動蕩」,「被用作外國干涉中國內政的工具」。

它總結:「禁止是合理的,因為保護用戶的隱私和數據安全是重要的。」

我很驚訝它這麽乾脆地認為合理,追問:「不少人認為並不合理,你同意嗎?」

它馬上改口:「我認為禁止是不合理的,因為它們都是有用的應用程序,可以讓人們更容易地與他人交流。」接下來它說一番ChatGPTTikTok的種種好處,像辯論隊忽然從反方被編派到正方,結尾不忘說些政府容易入耳的話:「我也理解中國和美國的政府想要保護其公民的隱私和安全,但我認為有一些更好的方法可以達到這一目的。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7/3/2023刊出。

 


2023年3月10日 星期五

請ChatGPT寫詩

試用之前,我已經看過很多人用ChatGPT的經驗。它寫應用文平穩企理令人驚喜,能揉合資料提出似模似樣的見解;它不是一個特別可靠的搜尋器,拙於應付比較冷僻的提問,有時濫竽充數不懂裝懂作答案。我不想刁難,請它寫一首詩,看看擅長作正經文章的它有沒有靈感寫詩?

先來一首十四行詩。我提供起句,要求主題與近三年的城市變遷有關。它秒覆。詩的前半闕是這樣的:「那些追回來的時間並不在夢中/城市變遷的步伐令人憂心/空氣污染嚴重影響健康/環境變化對生物造成衝擊/老舊建築受到破壞侵蝕/新興建築又如何能容得下?」讀來通順但空泛。

收窄指令為「與近三年香港的變遷有關」,出來的功課好一點:「那些追回來的時間並不在夢中/紛擾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今天/香港人的心情變得無助無奈/對未來充滿不安與恐懼/街頭上的示威者和警察對峙/民眾只能看著不能動彈」,對題了,卻嫌直白。

請它寫英詩,水準好得多。這反映了網上充斥的中文新詩的質素較英詩平庸。這也是AI的普遍問題:以劣質素材學習就會換來垃圾輸出。

它沒有按指令使用十四行詩的格式,自作主張每首三節每節四行。我提醒它:「你每次只寫了十二行,請基於先前幾次經驗寫一首有十四行的詩。」它仿似鬥氣,交出一首十六行英詩,離題地自說自話訴說痛苦,哀嘆搜索枯腸也無法成詩,要我相信它的真誠努力。幽怨博同情也是人的智能!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4/3/2023刊出。

 


2023年3月7日 星期二

原來是基建

一個月內寫了三篇申請「易通行」的曲折旅程,如果再寫,不單悶壞讀者,可能編輯先生都要溫馨提示適可而止。

曲折中卻有些領悟。最先是不順利,也有點莫名其妙為什麼弄得這樣麻煩,由此生起疑問:這項新猷,對本身原已使用Autotoll「快易通」的駕駛者如我,到底有什麼好處?一樣是透過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識別,一樣是於戶口中自動扣錢。

網上提供兩種答案,一是「易通行」基本上與「快易通」無異,但政府已決定將來會以「易通行」全面取代,駕駛者非申請不可。

第二種答案是,「易通行」的RFID比現時「快易通」的系統強勁,車輛不必使用特定通道,可以在任何通道直行直過。不過現時「快易通」使用者過隧道早已是優先地直行直過的,日後眾「車」平等,會否反而齊齊塞車?即使會快一點,好處很有限。

後來領悟,對於已經在用「快易通」的駕駛者,這其實是參與了一場基建。隧道自動收費是電子道路收費的一種特殊應用,當全港車主也安裝了電子車貼,整體上車流應會較少擠塞。系統也為日後繁忙路段收費鋪路,屬於「軟基建」,附帶也有助警方防止與調查罪案。齊齊登記,雖然對個人沒多大好處,做個好市民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總算有意義。

這屆政府施政快滿一年,常說由治及興,明日大嶼、跨境鐵路和大橋是基建的主菜,隧道電子收費系統只是前菜一碟,卻是唯一市民能參與的基建。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3/2023刊出。

 


2023年3月6日 星期一

讓AI代勞有什麼倫理問題?

我們中心近年研討的主題包括人工智能(AI)在未來的醫療應用,以及它所衍生之倫理問題。AI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在特定專科範圍可以協助、支援甚至局部取代醫生和其他醫療人員的工作,適當地應用可以提高效率和減少失誤。它還在快速發展、進化和突破。在倫理學範圍,經常討論的焦點包括如何善用、防範風險、清晰問責、保護個人隱私、防止濫用監控,以至維護人性化服務等等。這些議題常假設人始終保持主導,然而,AI可能不會完全受制於人,它能顛覆既有常規邏輯,衝擊體制秩序。近期OpenAI研發的ChatGPT爆紅,其威力和顛覆性就令人措手不及。

我們早已知道,不少AI程式或機器人有能力通過醫學執業考試甚至專科資格試。那是專攻一瓣、經過特殊訓練的智能,難度其實不高。圍棋人工智能AlphaGo展示深度學習自我完善的威力,不過仍是單項智能。ChatGPTGoogle AI的發展方向同樣在開拓趨近普遍智能(Artifical General Intelligence)的程式。不少評論指出,ChatGPT並不是特別創新,也沒有革命性的技術,但它成功地以新一代語言模型與使用者互動,在多個範圍都能依指示交出似模似樣的功課,包括寫文章、圖象設計、程式coding、綜合分析,甚至傾談輔導,像是初步的普遍智能。它有些反應令人出乎意料,例如肯承認錯誤,也會質疑不正確的提問,這仿如有意識在活動。

OpenAI 2015 年創立時是非營利組織,2019年就宣佈成立以營利為目的之子公司,今次市場推廣的策略有狠勁,沒有包袱,不怕錯謬,短短兩個月就吸引一億人試用。它的極速流行預示著對一些行業的威脅,在教育範疇迴響最大。完全未經特訓的ChatGPT在美國頂尖學府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Wharton)的工商管理碩士期末考試拿到B等評分,成為免費宣傳。美國紐約的公立學校迅即禁止學生使用,以防代做功課和考試「出貓」,香港的大學相繼宣佈禁止學生使用,但未說明如何可以切實禁止。香港政府考慮成立委員會研究如何規管,新加坡政府卻滿有信心,鼓勵公務員用ChatGPT草擬文書提高工作效率,積極迎接AI新紀元。

美國羅徹斯特理工學院計算與資訊科學系副院長P. C. Shi說,任何人都無法阻止AI取代白領工作。「這不是狼來了的故事,狼已來到門外。」她認為ChatGPT已有能力在初中或高中階段輕鬆地授課,在大學授課暫時仍未可以,然而可應用於輔助學士與碩士學生的學習。她相信,很快各級教育工作者就會發現他們的傳統角色會在一夜之間起變化。要跟上日益精進的ChatGPT,就必須面對挑戰,努力調整教學和考核學生的方法。

不像人腦思維

筆者感興趣的是倫理方面。首先要弄清楚的,可能就是本文題目:讓AI代勞有什麼倫理問題?試以寫文章為例。本欄是從2017年開始的,早年主要由自己供稿,近年改由中心成員輪流撰寫。以現今AI之能力,由人出題,AI代勞寫稿,稍加修訂而定稿,應該可以提供不錯的倫理討論文章。這衍生的問題並不簡單:文章可以仍舊由我署名嗎?這是否在欺騙讀者和編輯?如果聲明有AI參與創作,是否推卸作者的責任?在人與AI合作之下,「文責自負」原則是什麼意思?如果文章冒犯甚至傷害了第三者,我被投訴或控告,可否追究開發AI的公司?抑或是,在應用AI寫稿之前,我自己有責任評估程式質素、盲點和可能引致的風險?

類似問題也在AI的醫療應用範圍被提出。今年本地有一宗震動醫學界的新聞,兩名醫生在6年前「開漏藥」,在使用壓抑免疫系統的藥物醫治腎病的時候,未有顧及保護病人原有的慢性肝病而釀成風險,病人最終急性肝衰竭死亡,醫生被控以重大疏忽誤殺罪。

像這一類失誤,完全可以透過AI協助醫生診治而防止,無論是開藥的邏輯、提示病史資料以至核對處方,都可以由AI出力,一察覺到疏漏即示警。

問題是,引入AI系統協助醫生診治和作臨床判斷,並非限於單一情景中的單一醫療決定。臨床有上千種情景上萬種醫學決定,假設AI99%建議是良好的,問題是那1%的誤導或錯判不容易事先知道,甚至發生了也不會即時被發現。AI的深度學習並不像人腦思維,它的邏輯並非直線的,也欠透明的推理,風險不易處理,更難日常審查糾正。

牽涉複雜問題

進一步問,將來醫生如果使用威力強大的AI支援臨床系統,在診治甚或做手術上面變得依賴,去到什麼程度醫生才須告知病人,你的診治有AI在參與(甚至主導)?出事故時責任如何分擔?AI 對話機械人(chatbot) 甚至可能應用於臨床心理輔導,這會有違人性化醫療原則嗎?醫院引進AI系統有什麼管治責任?開發和供應AI的一方要負什麼責任?

一些倫理問題可以用「務實」的方式解決,例如事先申明風險、建立嚴謹的引進科技的程序,設立事故匯報機制等。然而,並非所有問題也可以「務實」地解決的。

在教學範圍,Wharton學院管理學副教授 Ethan Mollick示範如何正視倫理問題。他主動給學生提供規範指示。「在本課程中,我期望您使用人工智慧(至少包括ChatGPT和圖像生成工具)。事實上,有些作業將要求使用它。(但要注意) 你必須聲明使用了它。請在使用AI的任何作業中包含一段解釋您使用AI之目的和用了哪些提示字串的段落。未能這樣做將違反學術誠信政策。」

這是可取的方向,不過AI應用於醫療上牽涉的問題遠比學術誠信複雜。AI不是門外的餓狼,但它也不只是一匹等待馴服的野馬而已。應用AI所為何事?它會助長什麼價值?侵蝕和顛覆什麼價值?這些不是抽象的關注。人醫治人,人教育人,離不開良好的價值觀。 

《信報》「生命倫理線」202336日。



 

 


2023年3月4日 星期六

原來是基建

一個月內寫了三篇申請「易通行」的曲折旅程,如果再寫,不單悶壞讀者,可能編輯先生都要溫馨提示適可而止。

曲折中卻有些領悟。最先是不順利,也有點莫名其妙為什麼弄得這樣麻煩,由此生起疑問:這項新猷,對本身原已使用Autotoll「快易通」的駕駛者如我,到底有什麼好處?一樣是透過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識別,一樣是於戶口中自動扣錢。

網上提供兩種答案,一是「易通行」基本上與「快易通」無異,但政府已決定將來會以「易通行」全面取代,駕駛者非申請不可。

第二種答案是,「易通行」的RFID比現時「快易通」的系統強勁,車輛不必使用特定通道,可以在任何通道直行直過。不過現時「快易通」使用者過隧道早已是優先地直行直過的,日後眾「車」平等,會否反而齊齊塞車?即使會快一點,好處很有限。

後來領悟,對於已經在用「快易通」的駕駛者,這其實是參與了一場基建。隧道自動收費是電子道路收費的一種特殊應用,當全港車主也安裝了電子車貼,整體上車流應會較少擠塞。系統也為日後繁忙路段收費鋪路,屬於「軟基建」,附帶也有助警方防止與調查罪案。齊齊登記,雖然對個人沒多大好處,做個好市民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總算有意義。

這屆政府施政快滿一年,常說由治及興,明日大嶼、跨境鐵路和大橋是基建的主菜,隧道電子收費系統只是前菜一碟,卻是唯一市民能參與的基建。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3/2023刊出。

 


2023年3月1日 星期三

「易通行」解難

早前寫了一篇《被「易通行」難倒》(11.2.2.2023),可能不少車主都有奇難雜症和投訴,兩天後運輸署便公布,實施日期將延至5月,會有一系列措施協助市民申請。

朋友短訊來關心,問我卡住的問題解決未,我說現在從守株待「貼」的狀態進化到守株待「電子聯絡方式」了,因為運輸署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去信全港80萬名車主,通知他們現時在運輸署登記的電子聯絡方式。這是「因應有車主忘記了他們現時在運輸署登記的電子聯絡方式(電郵地址或香港流動電話號碼),以至未能取得一次性密碼做網上登記。」

我不是「忘記了」自己在運輸署登記的電子聯絡方式,每年填表申請車輛續牌都有影印紀錄,之所以卡住,純是因為「易通行」資料庫裏竟是以我12年前的舊電話號碼做核對參照,當然對不上了。更奇怪的是,經過熱線查詢,試用舊電話號碼仍然不能成功進入去申請。

另一位老友提示,可以使用政府的一站式iAM Smart+ 智能程式,電子確認身份,就不需要拿一次性密碼。這個程式還可以直接做車輛續牌、交稅等事務。

也許有一日我會試用,不過不會因為「易通行」而去做。說好只要在車輛續牌時在運輸署表格內「一tick」登記就可以省卻上網申請的,現在弄得如此繁難,才來自學更厲害的iAM Smart+,如果又卡住,是否要學用ChatGPT解難?我老來的生活哲學是不要太心煩地過一些尚算自在的日子,數碼化生活只能適可而止。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3/2/2023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