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0日 星期三

虐待之後

上周四,龍振邦、薛達、袁國勇在本報發表文章《滔天巨浪襲香港 釋疑接種現曙光》,具體而微地建議政府盡快公布復常路線圖,讓公眾重拾信心和希望。這天黃昏我接受港台節目訪問談復常,說得有點急,那是近年對政府能讓社會復常的期望下調了,有時像空自著緊。

學者的長文或者催快了政府的計畫,幾天後特首便公布如何逐步放寬防疫限制。這是好事。港式抗疫在頭兩年有交代,曠日持久卻變成慢性虐待,清零失敗不能認輸,無論疫情向上還是向下,市民只能長久地擱置生活,感覺上是儘管主事者殫精竭智,決策就是欠缺開闊的想像力,成為虐人自虐的局面。或者也有政治制肘:探討不同的抗疫選項容易被指「毒存」,直至國家大員來港澄清重點才見鬆動。

特首公布的「路線圖」仍見緊張,例如新冠痊癒者(已上百萬)和打齊針的人(以三針科興、兩針復必泰作為定義)回港,我以為不久便會以家居快速測試完全取代酒店檢疫,期望大大落空了。主要放寬只在日常生活,如堂食和康體活動、上課等。因為早幾天特首預告了「大膽些」放寬,這便覺得有落差。

我特別希望能早些准許符合條件的家屬自由探望院舍中的長者。家人探望餵食也可以略補緊張的照護人手。聽醫院舊同事說,出入醫院的規定反而將會收緊,我還以為會逐步放寬一些。

復常很難,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哪一天連限聚令也有條件放寬的話,隧道盡頭就真的有光了。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4/3/2022



 

 

2022年3月26日 星期六

怪獸家長抗疫

長年艱苦抗疫,永遠是非常時期,會不會把政府、專家、媒體甚至我們每個人也變成怪獸家長?

當然明白,像瘟疫這樣的特大公共衛生危機,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家長式管治。強制這樣限制那樣,都有說得通的理由,多數是符合公眾利益的,大家要盡力遵從。家長之所以是怪獸,首先是只知鞭策不識得說鼓勵的話。孩子測驗得70分,怪獸家長繃緊臉:「這算什麼成績?陳太個女從來沒有7字頭的分數。」

孩子拚命用功,得90分了,怪獸家長冷冷道,失一分就是少一分,明明教了你不失分的秘訣,怎麼硬是不聽?

終於,不知是溫習疲勞還是緊張得滑鐵盧,孩子的終極考卷竟然滿佈紅色大交叉,怪獸家長怒極,大聲在街坊面前呵斥:「看你,全軍覆沒了!」

怪獸家長也不是不知道學習不應只求分數,更不應單看一科的成績,奈何全世界的規則也是如此。

天天是數學測驗,天天公布分數,分數與孩子的前程和自己的面子掛鈎,只好盯住數學一科死命操練,完全不顧其他學習需要。其實操練也只是機械地死背方程式,沒學懂什麼真實知識,怪獸家長堅持讓孩子苦練單眼看世界的本領,因為規則就是tunnel vision

即使怪獸家長常在,最終孩子還是有可能逃出生天的。現在隧道盡頭有光了,這是怪獸家長們彌補過錯的機會。心情放鬆些,不要因為長期處於黑暗就變得畏光,不因畏光而把孩子拉回隧道裡,孩子就會咬緊牙關走向光明。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1/3/2022

 


2022年3月24日 星期四

若非涼薄

昔日在工作中認識劉宇隆教授,他是我敬重的醫生學者,因此近日他惹起熱議的一番話令我特別感到突兀。網民質疑他的言論涼薄,怎能因為仍有院舍長者不接種疫苗,就建議將他們「帶去另外一撻地方圍住」,甚至以後不讓享用老人服務。

他可不是「涼薄」的性格,我見過他「熱血」為罕見病兒童爭取服務。那麼何出此言?可能專家也「抗疫疲勞」了,第五波奪去幾千長者性命,絕大多數是未打針,科學證據講到口水乾,「呢一班人」為何冥頑至此?專家也有不耐煩的時候。

他是兒科,對老人院舍範圍的事情可能並不那麼了解。去年給院舍長者接種的策略我看是錯誤的,以為既然每年都有常規給長者打流感針的計劃,就沿用那個平台好了,這卻忘記了在正常年度,肯打針的院舍長者也只是一半半。今次是新疫苗,照搬那個平台,低接種率其實是正常不過。

接種計劃沿用了常規的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格式,提供的資料中性,具列併發症,還加上程序要家人表示贊成,另外又有打針人員不足的樽頸,雖然最近逐漸理順了,但遲滯的格局已成。

劉教授說醫療上不能強制病人打針,說對了一半。今次爭議的話頭是勞福局長說,仍有一成家屬反對院舍長者接種。不少院舍長者是無行為能力人士(MIP),可以基於最佳利益原則為他們接種,家屬(如非法定監護人)其實無權反對,怕他們投訴是另一回事。無論如何,家屬反對卻懲罰長者?不公道啊。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8/3/2022刊出。



 

 

2022年3月21日 星期一

抗疫心理學

退休遇上疫情海嘯,這是非常時期,也是新的生活日常。除了讀一點書,做一些筆記,寫稿,日常最重要的任務是每隔幾天去街市買菜。去年我搬了家,買菜少了去超級市場,多是早晨步行到老村的濕貨街市。一個背囊加上雙手各提三五袋,大約夠三天餸菜。

遇上搶物資那個星期,就不管得是街市還是超市了,一早出門搜羅,氣吁吁的大袋小袋回家時,覺得就像野生動物覓食回巢穴。便想,一場瘟疫,是否把我們拉到馬斯洛(Maslow)的人生需求金字塔的底層去了?馬斯洛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他的「需求層次理論」已變成入屋的知識。用金字塔的形式表達,底層是生理需求,上一層是對安全的需求,再上是社會或社群的歸屬感,再上是自尊和自我肯定,頂端是自我實現。

抗疫兩年,大體上就是擱下上面三層,但求底層的安全和生存。社交越疏離越正確,接種疫苗保護了不少性命,但安全感卻有減無增。人們月復月地聽從規定過活,無情地堅守著,製造大量焦慮抑鬱,老人孤獨寂寞,孩童身心成長也受損,還要加上疫情前一年政治激盪遺下的集體撕裂和創傷。在巨大抑壓中聽見「抗疫疲勞」四個字,輕飄飄的,真是搔不著癢處。

然而我很喜歡買菜日常,街市有踏實和友善的人。這天早上在小蔬果檔聽到女檔主安慰來買蕉的街坊老伯:「人就是這樣的,個心一沉了下去,就會什麼都放棄。」她簡直活出了馬斯洛金字塔的所有層次。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5/3/2022



 

2022年3月18日 星期五

醫院「雙塞」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香港正處於一個複雜的災難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協調困難,瓶頸處處,「塞車」處處。傳媒報道,青衣方艙醫院3月啟用後入住速度緩慢。讀到報道那天,我剛在社交媒體聽到親友談醫院「雙塞」苦況。

「雙塞」就是急著入醫院的病者(很多是非新冠病人)上不到病房,可以出院的病人卻出不到院或送不走。病房是一個戰地,急症室又是一個,各自爆滿,加上人手越來越缺,基本護理也做不到。我從前在老人科工作,知道當基本護理也做不到時,醫院對於高齡體弱長者就會變成一個危險的地方。

上不到病房,最初是因為輕症患者甚至無病徵者都因恐慌或遵照指引湧往急症室;出不到院,最初是因為「隔離大過天」,陰性和高Ct(低傳染性) 病人也留住不放。這兩方面的指引現在都已更新,為何「雙塞」依然?

我不在戰場,憑在前線的親友描繪,可以歸納為三點。一是是3月初海嘯式入院後積壓了大量病人;二是出院的安排仍未理順,例如青衣方艙醫院,那些空床對加快清空醫院床位似乎沒有多大幫助,也許它的定位是收社區個案,主要不是接收醫院的穩定病人。

第三點更難拆解,那是因各種原因未能把可以出院的病人盡快送走。這有些是因為家人照顧者也在強制隔離中,有些是病人不願轉往社區隔離設施,有些院舍自有困難,未能立即接收,還有是運送病人服務也有瓶頸。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2/3/2022




 

 

2022年3月15日 星期二

啱啱好的緊張

內地有權威性的專家也開始對「共存」的想像較為寬容了,沒有認定任何對共存的想法都是受了西方荼毒。保持靈活腦筋,這是比較正常的心態。當然中國只會在可接受的風險範圍內調整策略。

在堅持清零但實際上已被迫共存的時節,回頭看兩年多的疫情,見到一個軟性但是重要的問題:從一開始到現在,香港完全缺乏對疫情與臨床病情的平實敍述,沒有人說得清楚應當多緊張才不是掉以輕心。

最初大家「不識驚」,不管專家如何費盡唇舌描繪嚇人景象,接種都是慢熱。也許亦是「唔驚得咁多」,反正一邊四人限聚,一邊上下班擠迫如常,某些派對亦如常。

最終「識驚」也不是被專家說服的,要到Omicron如海嘯殺到才有反應。忽然每天幾萬宗,驚聞全民強檢或要禁足,搶物資亦如海嘯,這時官員便出來呼籲不要過分緊張。究竟怎樣才是「啱啱好」的緊張啊?

我在臉書引述本報資訊,從第五波的數據可見,對打齊針的人,Omicron的致命性其實與流感相差不遠,個案死亡率平均僅為0.04%。我說在紛亂中也不要失去接收正面信息的能力,寫時卻還是有問題:保持正面心情算不算是掉以輕心?

虎年至今我在斷續地讀《老子》,有些領會。第十三章勸人不要如大難臨頭地時刻緊張身體,但又說能惜身的人可以向他託付天下,語意有些前後混亂,難倒了千百年來的註釋者。或者來到像Covid-19這樣的大瘟疫,極度焦慮,才容易體會其中的不同層次。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9/3/2022

 



2022年3月12日 星期六

中醫藥參與抗疫

中央送贈中成藥給特區,供輕型、普通型新冠患者治療使用。贈藥有三款,都是國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的推薦方,在內地應用多時。這是標準方的概念,但實際臨床使用要中醫師的指導,在內地一些較理想情況下,會按辨證施治原則加減。

內地防疫抗疫都有中醫藥參與,口服和注射液都用上。廣東省中醫院副院張忠德在去年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新聞發佈會上講述了一些實踐經驗。在當時的疫情中(按:應是Delta變異株為主的時期),專家觀察到的核心病因和病機並沒有大的改變,還是屬於「濕毒鬱閉」證型,但全國各地域由於氣候、飲食習慣等不同因素,在證候上有差異,濕和熱側重點有不同,也有夾寒、夾熱、夾燥等表現。例子是在福建廈門的患者出現腹瀉、嘔吐、噁心的症狀比較明顯,在中醫概念是「濕邪」較重,而甘肅等西北地方的患者乾咳、咽乾、咽癢等症狀比較明顯,屬「燥邪」類型。

臨床中也發現到了出院階段,部分患者還會出現乾咳、乏力、胸悶、汗多、肺部炎症未完全吸收的症狀,睡眠障礙、飲食、情緒等問題也普遍。除了按情況用藥,康復訓練也包括傳統運動、心肺訓練、太極拳、八段錦等。

香港也有小規模使用中醫藥,醫管局透過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為出院病人提供復康服務,近期亞博設施及北大嶼山醫院的病人也有中醫藥治療的選擇。今次中央贈藥會加快本地使用。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6/3/2022刊出。



 

 

2022年3月9日 星期三

模模糊糊退休

還有兩天便是我在中文大學全職工作的最後一天,這是第二次退休,也是人生的最後一次了。

一直覺得,這五年的工作是老天對我的甚大眷顧。做自己覺得有相干的事,能夠參與醫學院教學,辦一些推廣倫理學的活動,自由寫作,而且真的教學相長,幾年間對醫學倫理和生命倫理學的識見也有增益。這是人生中十分美好的一段歷程。

上天的眷顧不能在真空裏發生,都是透過人。佛家說是因緣,因緣還是在人的相知相識當中發生。

因此,與其說謝謝天不如感謝人。五年前向醫學院推介我的是馮康醫生;一力支持中心工作的人是霍泰輝教授和陳偉儀教授。陳家亮院長給予中心完全的自主發揮空間並提點方向;段崇智校長對生命倫理學的意義早有認識,兩次特別撥款支持中心開展新計劃。中心早在八年前籌劃創立,背後有一貫低調的鄭維健博士贊助引領,他的視野和胸襟都令我敬佩。

遺漏的人比上列更多,李翰林教授、吳浩強教授、胡令芳教授等,都心存感謝。

退休前遇上疫情海嘯,工作模式早就轉為在家,教學都是Zoom,這本來是退休前清假的日子,前天回辦公室一看,工作桌子也鋪了灰塵。

上次從醫管局退休,覺得清假是很不錯的過渡安排,告別一段,進入下一段。今次因為在家工作多時,沒有了清假的必要,過渡變得模糊,而且從全職退下來還會繼續兼職教學和協助生命倫理學中心,退的概念就更模糊了。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3/3/2022





 

 

2022年3月6日 星期日

夢回醫院

當每天新冠確診數字穿破七千,我做了一個場景在醫院的夢。夢中路過伊利沙伯醫院,上去內科病房看一個朋友中了風的丈夫。我真的有一個朋友的丈夫在疫情底下不幸中風昏迷住院,但是在廣華,不是伊利沙伯,也不在內科。

夢中去到病房,見到病者已經半醒,神志仍然不清。他坐在床上,手腕繫著約束布帶,七八名親人擠在病床邊,朋友卻不在。他們看來心慌焦急,各憑自己知道的零碎信息討論病人情況,有點混亂。我問病房護士可否讓我找個地方為他們講解一下病情會怎樣發展。這還是在抗疫戰當中,病房護士忙不過氣,沒有一個能停步與我談話。終於有一個護士匆匆對我說,所有房間都用盡了,你自己到處走走,看在哪兒可以與家人傾談吧。

這便沿幽暗的醫院走廊四處看,病者的家人跟在後面,長長一隊人,在有如迷宮的偌大醫院裡遊蕩。醫院到處是床和輪椅和病人,就如戰地,但是寂靜無聲,沒有呼喝聲也沒有哀號。

我們試著站在走廊邊談,到室外的小廣場,都沒能好好談。然後穿過一個球場邊的行人天橋走廊,不知如何我與他們分開了,獨自回到了九龍醫院的舊院西翼。這像回去了2003年沙士抗疫,當年我在醫院受命統籌防疫,巡視病房,來到這兒見設施不足,直覺很有風險。夢中病房就似當年一般面貌,地板是vinyl質料的雜色方塊軟膠板,在寒流剛過去的初春回南天,濕漉漉。心想,怎麼還是這般景況。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8/2/2022刊出。




 

2022年3月3日 星期四

記夢

有時我會記下一些特別鮮明的夢境,不加分析,只視作朦朧的意識投影。近兩年常夢見水,江河、海潮、水浸街都遇過,折射著不安。虎年前的一個夢也有水,卻無不安。當時疫情仍未狂飊。

夢中在一個鄉郊小鎮的小店避雨,身在香港卻像遠方,路經這兒遇滂沱雨,而天色已晚。我在店舖的角落歇著,雙腳痠痛。日間走許多路,又買了好些書。在鎭上的巴士站我遇上一個舊同事和他的兩個朋友在傾談,打過招呼便在旁靜聽,原來兩人在慫恿舊同事參選重要的公職。我知道同事有老派的愛國心,好奇他會不會意動,他沉吟不語。

兩個朋友不放棄,引一位知名的知識分子為例:前輩不也是來到你的年紀才獻身報國嗎?他可是諾貝爾得獎者呢。我聽見名字便想插嘴。身邊一本剛買的書恰便是這前輩的傳記。他在海峽兩岸也有崇拜者。留學時曾聽台灣同學講他的事蹟,還以為他是台灣學者,揭了這書才知道他在台灣只是過客。正想把書掏出來,巴士到了,三人匆匆上車,我只來得及揮手道別。

然後就是黃昏在小店避雨。我想必是太累了,天亮醒來,人竟是睡在店內一張舊帆布床上。這不是現今常用的鋁架尼龍床,是用兩條木桿撐開一塊大帆布,中間開合,小時候家裡用過,躺著有安全感。這時店主已準備開店,我忙說不好意思,她卻平淡地說,不時也有旅客借宿避風雨的。

如此安靜的夢,像是很久以前。前天有另一個鮮明的夢,場景是醫院,下一篇記。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5/2/2022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