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

以長者自居

近期接連兩篇稿都以「長者」自稱,順口得很。這不是一般的「認老」,是內在的變化,像是一種身份認知。當然,早在數十年前老人科受訓時,已經知道,人的數字年紀、生理年齡、心理年齡不是一致的。例如不少同齡朋友勤做運動,體能比我年輕得多。今年我沒有那麼懶了,多了做運動,自覺回到數年前的狀態。

心理年齡比較複雜,有性格因素,有情緒和心態因素,也有哲學。孔子的達觀知命,不知老之將至,並非性格樂觀而已。道家如莊子的樂天,也不只是情緒健康。

我很幸運,長期享受不大會老去的、近似童心的好奇心,又不介意進入年老的社會角色。這卻有點分裂矛盾。即使不看數字年齡和身體狀態,純粹在心理層面,也沒能感覺到清晰的單一年齡數字。在腦海裡面,其實一向並存以下諸君:高中時對天高和地厚都好奇的我、在醫學院苦讀的我、初出茅廬行醫的我、半途出家做管理人的我、在不同年齡寫作的我、有些老氣橫秋的我、識得老和病的我。

這眾多不同心理年齡的我,最近一定開了很多次圓桌會議,終於協調出一個尚未統一,但還算和諧的我,總稱為「長者」。

現在心安理得地享用各種銀碼不大但有敬老含意的長者優惠,包括2元乘搭公共交通周圍去,少了開車,人也健康一些。聽說長者優惠對香港是甚大的長遠負擔,但相比一南一北兩個萬億元的鴻圖大計,私以為敬老措施還是應該盡力維持。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6/11/2023刊出。



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遲入場,看兩次

看了賴恩慈導演的「44家族」,我是長者,看早場票價太便宜,算不上支持。

寫稿推介?但近期各式生活日程都成為藉口,拖延兩星期才入場。去看時,電影已經被歸入「叫好不叫座」之列。遲推介就算不上支持。

獨自看了喜歡,再與妻一起看,算是輕微的支持。我們都認識導演賴恩慈,說喜歡她的作品,一定有點偏心。在我還有是好奇,這樣一個離散和重聚、莫失莫忘的音樂故事,她會怎樣說。

早些年認識她,最初是讀書。黃淑嫻、賴恩慈、阮智謙三個好朋友以文字、攝影、插畫互jam(也似夾band),出版《亂世破讀》和《悲傷的日子怎麽過》兩本書,我都很喜歡。有機會見面是參加一個讀書會,當時只知她是戲劇導演。只有兩席話,但談得投契時,竟然即興請她為我的一本快將出版的書《生命倫理的四季大廈》寫序。她爽快交來一篇觸覺敏銳的文稿。

現在知道,那時她已在構思這部音樂電影,前後8年為每個角色逐一尋找音樂人做演員。全部歌曲也是原創,有了歌才拍攝場景。一部電影這樣在香港誕生,真的有點稀罕。

四個角色都好,尤其喜歡謝安琪的演繹;驚喜是低音結他手Anna hisbbuR飾演她的同父異母妹妹,很酷。

戲中謝安琪飾演的Cat患早發性腦退化,記憶衰退,這部份挑起我的創作心情。讓我出主意,我會把病情設定在早期的初診斷階段,在記得住與記不住之間,可以更有質感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0/11/2023刊出。

圖片來源: HK01

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有寶必有庫?

長者也可以交新朋友。最近偶然參與一個關於跨代財富管理的會議其中的環節,討論如何決定「精神無行為能力人士(MIP)」的最佳利益,因而認識了陳連基律師 Sherlynn。她是香港律師會精神健康法委員會主席,對香港的精神健康法例的應用(及不足)瞭如指掌。

然後應邀出席「精神健康資訊匯」(MIPCRC)的5周年晚宴。Sherlynn11位有心人在2018年創立這個慈善機構,集中關注照顧MIP人士的問題。剛成立就遇上社會動蕩和3年新冠疫情,仍然動力十足地開展公眾教育、硏討、調查研究等活動。

這個晚宴不似一般的慶祝聚會,有熱切的主題,專注推動建立「平安三寶儲存庫」。平安三寶近年廣為人知,三寶是持久授權書、預設醫療指示,以及遺囑。MIPCRC2021年做了一個有關平安三寶儲存庫的問卷調查,訪問10142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接近三成已簽訂「平安三寶」的受訪者並未就文件的存放位置通知家人或繼承人。三至四成受訪者對現時保管文件位置的安全性感到擔心。85%的受訪者同意成立一個「平安三寶」儲存庫,讓授權人、家屬、律師或醫護人員在需要時可查閱有關文件。

有「寶」還需要有「庫」,不單順理成章,在不少人士更是迫切訴求,例如弱智人士的家長。我長期留意預設醫療指示議題,包括立法,沒有特別留意另外兩寶。高興這一晚又認識了新朋友,對儲存庫的倡議也多了些感性認知。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7/11/2023刊出。



2023年11月19日 星期日

天國旅行

從六月開始盤點家中的書,順便試行每日淺嘗一本,抄錄一小段為記。只堅持了4個月,到9月底就「變心」了,因為近期很想看小說。向來買書都是非小說尤其是思想性的書居多,家中書架上的小說實在少得可憐。於是又去圖書館借書。先看日本小說。

近日想著香港青少年自殺問題,一個疑問是,自殺可以正視和公開討論嗎?不是八卦新聞式議論,也不是搖頭嘆息。如果正視自殺問題包括直視死亡,以至了解尋死者的抑鬱、悲憤、失落,怎樣才不會愈正視愈絕望?

恰巧開始讀三浦紫苑的《天國旅行》(丁世佳譯)。六個短篇都是直視死亡,讀了第一個故事〈森林深處〉就很佩服作者的拿捏。

54歲的富山明男受不了生活逼迫,懷抱著逃離一切的心情來到靜謐的樹海尋死,上吊死不去,卻遇到一名自稱青木的年輕人。年輕人說,在這兒離開大路還不到一百米的地點自殺,豈不是等人發現?真的想死,得要深入森林另覓地方。

年輕人掮有野外露宿的物資,引領著明男向樹海深處前進,明男猜不透他的用意。森林在作者的筆下活現,存著懸念,旅程面對生命腐爛,又暗藏拯救。

三浦紫苑得過不少文學獎,又有青年讀者緣。2012年以《啟航吧!編舟計畫》一書奪得本屋大賞第一名,以及紀伊國屋票選年度書籍第一名。

寫這本書,她說:「我希望這是一部看得見希望的作品,所以我懷抱著希望出場人物都能活下去的心情在創作。」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4/11/2023刊出。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誰關心青少年自殺?

駕車回家途中,妻在讀著網上一篇文章,慨歎:「三個月便有17個青少年自殺死亡。」我說,應該沒有那麼多,這是包括自殺未遂的數字吧?她說真的是17

我對老年人的自殺數字比較有概念。香港每年都有數百名老人自殺。每季超過100人。對於青少年自殺數字我沒有概念,一定要估計,我會猜每一季不會超過10個吧?這與真實相差很遠。

近期Facebook不只一個朋友關注青少年自殺,起初是因為接連有青少年選擇結束生命的新聞。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在上月底開記者招待會,按新聞報道統計數字,19歲或以下的個案,三個月多便有 22 宗,其中17人離世。

很多自殺未遂的個案不會被報道。17人離世,試圖輕生的個案應該不只22宗。

妻讀的是陳培興的文章「自殺在香港,以及我們需要知道的一些數字」。陳是殯葬禮儀師,從事生死教育特別是青年培訓,生死服務中心「桔梗花」的創辦人。我晚上補讀了,其中一點讓我想了一下。他曾說現時的媒體訓練,「大部分可做到將感染程度減至最低,包括不作詳細報導、不放頭版或採用相片等等。怎樣在報之間取個平衡,一直都是處理這類個案的重要課題。」不渲染是對的,但今天一宗,明天一宗,一年一堆數字,不會令人關心。他也提到,過去10年青少年人口銳減,甚至要「殺校」,但青少年的自殺數字反而在上升,按人口比例,自殺率升了近一倍。

我的問題是,誰關心?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1/11/2023刊出。

 


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

不要「絕」和「窄」

同一天(113日)在《明報》,呂大樂撰文,說做事「太絕」難以服眾 ;張炳良呼籲國安與自由需要平衡,防「一左二窄」。我間中在本欄囉嗦地寫「寛和」,溫吞程度相若,或者也是不再政治正確的「和理非」。大環境已經不歡迎婉言的相勸。當本身必須開放才有價值的香港不再在乎國際觀感(「國際」即是西方,對西方特別是英美表示不屑是很方便的愛國忠誠的表現),當鬥爭清洗再造的邏輯必須貫徹到底,問題是,試圖站在中間位置說話,是否在急流中刻舟求劍?

我逐漸不從有沒有用的角度考慮寫或不寫什麼了。也不是隨心寫。近期較多想著的,類似「系統論」。有一兩個十年,「系統論」在中國十分流行,連中醫現代化的爭論都以「系統論」為論旨。「百度」這樣說「系統論」:「從整體出發來研究系統整體和組成系統整體各要素的相互關係,從本質上説明其結構、功能、行為和動態,以把握系統整體,達到最優的目標。」這有些累贅。舉例而言,在政治範疇,經由訊息回饋與學習以達成自我修正是必要的,無論是人的行為、機構,以至社會整體也不例外。

譬如說,政府或政黨應該具備自我修正的能力,而作為自我修正的系統,必定需要及時和準確的信息回饋。諂諛恭維,說好故事,敲鑼打鼓,都不是有用的信息。一味「以我為主」,就不能接收有用的信息。

這是客觀的。即使中間的聲音完全消失,系統的規律不會消失。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8/11/2023刊出。

 


2023年11月11日 星期六

區議會的門路

區議會選舉提名階段塵埃落定,非建制派「清零」(《信報》標題,31/10/2023),屬意料之內。這是香港政治新一頁,特區已經不再需要中間派。

政治現實是參政門路收得愈窄愈放心,長遠而言對香港是否好事?仍然可以想一想。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向傳媒作了很多「合理化」的解說,例如說,民主派爭取提名過程中,未能說服「三會」成員自己已告別過去的政治立場,轉化為「愛國者」。這有點對錯焦。國安法實施之後,現在的立法會議員全被視為「愛國者」(否則立法會就不是「愛國者治港」了),這也包括田北辰議員和狄志遠議員,但今次區議會選舉提名,田北辰和狄志遠領導的團體都碰壁碰得灰頭土臉,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感覺。

劉兆佳還提供一個有新意的「政治軌跡論」。他認為,區選有這麼多人無法過關,是由於參選者政治軌跡不易被提名人看到,而提名人不敢貿然承擔風險,提名不熟悉的人士,除非有人本身來自傳統愛國組織,或有明顯的公開言行證明自己。即使有些建制派政團的領袖已被認定為愛國者,但推薦的參選人若知名度低,政治軌跡也是無跡可尋。

言下之意,不是提名的要求或門檻有問題,是有志參選者自己的track record太單薄。負責為區選提名守閘的「三會」(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 一定是盡忠職守的,但我認為參政者同質化到這個地步不是香港之福。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5/11/2023刊出。 



2023年11月7日 星期二

體弱長者的活力

今年的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對長者有一些著墨,雖然不多。在「老有所養 」底下,第119節是「安老服務」,120節是「銀髮經濟 」,後者這樣開段:「有照顧需要的長者需要我們支援,但很大部分長者是健康和充滿活力的。」可能因為自己有老人科背景,現在又漸近高齡,對刻板分類長者的的語言句式比較敏感,覺得這起句用意不壞,卻有明顯語病,尤其那個「但」字。

這好像在說,有照顧需要的長者就是不健康和欠活力的;而且,他們不健康和欠活力,都是正常不過的預期。

這底裹也有一種「被動/主動」二分的慣常觀念。有需要的長者只能被動地接受照顧;其他長者,要健康而有活力,才屬於主動的消費者。

在安老服務,有心和有空間的話,也可以讓長者發揮不錯的活力的,像是藝術、音樂與遊戲,大家熟悉的可能是打麻將。在服務完善的國家地區,支援長者可以包括積極的運動,也可看電影和參觀博物館。退一步想,使用安老服務的長者,不也是「銀髮經濟 」的消費者嗎?為什麼他們日常不能好好理髪、美容?

施政報告也有篇幅提及「樂齡科技」,這還是假設長者被動地受惠於科技。

香港的安老服務受制於人手不足和空間侷促,未來的新意是「大灣區安老」。這可以探索,但體弱長者想得到有活力的照顧,是否就要離開香港?除了客觀上的限制,我們對「樂齡」生活是否也欠一點想像力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11/2023刊出。



2023年11月5日 星期日

不如不來又不去

愛新覺羅‧福臨是清朝第2位皇帝,不過如果以滿清入關後計算,他是第一位真正管治中國的大清皇帝。他的父親皇太極打天下的武功很厲害,他自己卻活像宋朝的文人皇帝。

5歲登基只是叔父攝政王的小傀儡,沒有什麼正常的少年成長期,叔父輩的將領和權臣輕視小皇帝,不單是嬉弄,有時候連門面功夫的尊重也不做。帝號「順治」,但從13歲親政開始,無論如何努力,一直是在逆境中治國,諸事不順。

他想開明地用人,下令今後各部尚書、侍郎等官不要再分滿漢,准漢臣掌印,改變了歷來各衙門奏事只有滿臣而不見漢臣的規定。這是良好原則,但是滿臣不服,漢臣又戰兢不能大力輔佐施政,總之麻煩多多,心焦氣躁時會嚴斥以至嚴懲拂逆自己的朝臣,變得更像孤家寡人。

在年少治國初期,他與耶穌會教士湯若望很親近,特准這位老教士呈奏,接納許多諫言,更老對左右大臣說,湯若望的奏疏語皆慈祥,讀之令人淚下。然而他始終不曾接受基督教信仰,生命歸趨禪宗,「出家詩」透露內心深處的體會:「不如不來又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人生來去一場,「來時糊塗去時迷」,這個「我」是誰?

在基督宗教信仰,「我」是靈魂,來處和去處都非常清晰,順治不接受那種清晰。「不如不來又不去」有三組時相(phases),是很好的禪偈話頭。挪用一下,可能也適合港人思量,無論去留,不要「留時糊塗去時迷」啊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30/10/2023刊出。

 


2023年11月2日 星期四

皇帝的「出家詩」

清世祖順治皇帝年少親政,清除反清復明的力量之後,刻意求治,學習漢人文化。他以儒家「文教治天下」,大修孔廟,定孔子的諡號為至聖先師」,又封關公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親身官方祭拜。治國也用恩威並施的手法,整頓吏治,力圖改革滿清八旗的權貴文化,也壓制了自明朝以來的結社成黨的風氣。然而順治自己對人生的體會,最終是趨於禪宗佛教。

順治18歲開始親近禪宗佛教,延請憨璞性聰、玉琳通琇、天童等高僧入京說法,將金鑾殿」改為萬善殿」,作為禪師說法的法堂,又在宮中設壇,遴選1500位僧眾傳授菩薩戒。他多次有意離俗出家,都被勸止,包括22去世前一年他短暫剃度,又寫下一首「出家詩」,在佛教界廣受傳誦。

「出家詩」正式的名稱是《讚僧詩》。我沒法考證,但以詩論詩,相信一頭一尾的句子應是後人添加的,讀來很「隔」。例如結尾,「十八年來不自由,南征北討幾時休?我今撒手西方去,不管千秋與萬秋。」不大可能是仍在位的皇帝命人書於宮中牆上的詩句。開頭有幾句更糟:「朕本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畫蛇添足。這與詩的核心部分相差太遠。

有智慧的核心詩句:「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這回,未曾生成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不如不來又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這是真實的對生命與解脫的追問。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7/10/2023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