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4日 星期六

2047醫療何去何從

上周六聽「公民實踐論壇」,主題是《2047 香港何去何從? Quo Vadis?》,Quo Vadis是拉丁語,問where are we going五位講者(曾鈺成、李柱銘、羅冠聰、吳靄儀、伍嘉良)的演講各有動人的地方,立場與視點固然不盡相同,但同樣有一絲「心所謂危」的憂思。
我是聽得有些觸動的,但是很奇怪,從這個論壇回來,被觸動的憂思飄移去了另一個主題。我想:香港醫療在未來30年何去何從?Quo Vadis?
早前政府委託港大評估香港醫療專業人力供求(2030),報告出爐了,引起討論,焦點落在未來醫療專業九大工種可能出現人手短缺,醫生及護士都缺過千人。一些醫學界人士不表認同,有人更以「陰謀論」視之,認為誇大人手短缺是為未來輸入外來醫生鋪路。港大醫學院梁卓偉院長在電視訪問中回應,說醫生人手的確並不足夠,但引入外來醫生爭議性較大,政府可先促進公私營醫療分流,並努力增加與業界的互信。
未來香港醫療何去何從,問題比專業人手大得多。203013年後,204730年後,香港醫療的現有格局如果不改變,未來的困難與危機將是巨大的。相比之下,日常在公眾層面爭論和關注的焦點,實在狹窄到難以形容。
或者問題太大太複雜,大到各方(政府、公眾、醫療專業)都不想直接面對。
宏觀看,世界各地的醫療服務面對同樣的困難與危機:人口老化、醫學科技通脹,公共財政難以負擔;公眾期望高胃口大;專業人手左支右絀。香港的處境與應對未必比其他地區更不濟,但身在此地,我有尤其憂心的理由。
以公立醫院服務為例,只看一斑:政府按財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每年以一筆過撥款方式給醫管局做預算案,好處是公共醫療開支不會失控地飈升,但其實只是將人口老化和醫學科技通脹的問題搬進公立醫院裡面,期望醫管局以管理和組織手段應對。我在公共醫療的職業生涯最後六年參與總部工作,深深體會以微觀手段應對宏觀醫療挑戰是如何吃力的一回事。
何去何從?第一步可能是:闊一點看,看真問題,放下錯置的期望,摒棄讓人感覺良好的陳腔濫調。 
原載 《信報》「醫三百」專欄,2017624日,經修節。


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生命倫理中文園地

三月初來了中大工作,在生命倫理學中心。五月,在《信報》開闢一個專欄空間,欄名定為《生命倫理線》,每四星期用半版寫一長一短兩篇文章。《生命倫理線》這個欄名,我是從手掌掌紋「生命線」想起的。
518日第一回出街,〈1970年一個生字〉寫bioethics這個在香港還算是冷僻的名詞的由來。它起源於1970年,有搭建一座橋的初衷。
今天第二回,〈倫理困惑:病人自主?老來從子?〉,寫臨床上尊重年老病人自主與尊重家人參與兩者之間的張力。
這些文章字數較多,不直接上載這個blog和個人的Facebook了。倒是放到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的網頁比較適合。生命倫理學中心的網頁原本是全英文的,最近開了一個「中文園地」。仍在開始栽種階段。有興趣可以來看看:http://bioethics.med.cuhk.edu.hk/



2017年6月10日 星期六

少年盛氣

中大學生會那篇聲明題為「六四情不再,悼念何時了」,一句「悼念經已走到盡頭,六四需要被劃下休止符,直至回聲再響」頗見文采,成功掀起爭論。
聲明展示了一絲少年盛氣:自己再也沒有了感覺,因而選擇不去參加任何悼念活動,這是自由;說其他人應該完全停止悼念,便是盛氣。
聲明的理由其實不是十分明確的。到底是覺得悼念沒有力量、沒有作用?還是沒有新意?是對集體式悼念「行禮如儀」反感?還是認為根本不應悼念在香港以外的中國土地上任何受苦難而死的人?學生會會長區子灝的回答或者是all of the above。不過這些理由當中,不少是互相矛盾的。
「行禮如儀」一詞值得細想。這是輕蔑的用詞,討厭繁文縟節,不滿只顧按照禮節程序,失卻真心和初衷。英語just a ritual也是這種貶義。
年輕也有年輕的ritual。新一代人結婚比我這一代多了不少ritual,安排求婚有指定動作;影結婚套餐相屬人有我有;接新娘要有各式標準玩新郎戲碼;來到婚禮上播放男女雙方由嬰兒到拍拖的老照片配以半公式化的浪漫音樂;新人要揸咪講一番感性宣言……,一點也不灑脫。不灑脫並不要緊,只要裡面充盈真心喜悅和愛便好。
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畢業禮都有不少行禮如儀的成分,那些畢業生的父母大多只關心子女上台的半分鐘,其餘時間十分漫長,未有手機的年代左顧右盼,有了手機各自低頭消遣。學生會不曾主張為畢業禮劃休止符。
我自己也不大喜歡繁文縟節,覺得大多禮儀都是有些冗長沉悶的,尤其怕參加裝腔作勢的儀式。話明是「禮儀」就不會天天新款,刻意創新容易變成裝腔作勢。但我以為禮儀是一種尊重,把「自我」放下,指定動作便有意思。有點簡約的美學在其中更好。
近年心情轉向,怕重口味,愛清淡,這種心情離「盛氣」漸遠。其實少年有些盛氣不是壞事,完全追隨社會成規反而有些可怕。只是不要變得冷漠無情就好。即使不唱關心公義的高調,想一想,當年那些學生都是你們一樣年紀、有想法和有未來的人。
原載 《信報》「醫三百」專欄,2017610


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鉛水、石屎、風險

[按:這篇稿在5月底寄出,65日政府部門再開記者會交代了測試造假的二百多個樣本去了大橋的什麼部分。風險看來很低但也是令人有疑慮。]
港珠澳大橋工程混凝土測試報告被揭發涉嫌造假,政府跨部門記者會交代事件。看電視直播,官員一字排開神情肅穆,我腦海泛起前年公屋鉛水事件,跨部門記者會上的情景。
今次事件沒有直接的居民苦主,少了情緒反應,雖然同樣要跨部門應對,在跟進上可較為冷靜。
上次關乎民情民生,由林鄭月娥政務司司長擔大旗統領應對。因為醫管局負責為易受影響的居民驗血鉛和評估健康風險,我管危機應變,也便參與了其事,從而見到政府回應這一類特大事件的方式。那一次我的觀感很不錯。
今回事件比較straightforward,不用政務司司長統領應對,林太現今亦不在政府班子了,在候任特首職位;當日主角是水務署、房屋委員會和運房局,今次主角似乎是土木工程拓展署,但大橋又關乎運房局。運房局局長張炳良現今在等待七月一日換班卸任了,副局長邱誠武再度出場。
兩次事件在處理上有相似的挑戰。第一是影響範圍有多大,一時間難以知道。第二是造成的風險與危害有多大,同樣是一時間講不清楚。
當日我在本欄寫過,一般人很難明白「何謂輕微潛在風險」的,因此即使是出於好意想市民勿要恐慌,也是難以奏效。
這次看來亦一樣。記者會出來的信息,給人的觀感似乎是:一、偽造測試結果對混凝土質量沒有什麼實質影響;二、據廉署之前發表的聲明,除負責測試的承判商及其人員外,沒有任何資料或證據顯示有任何公職人員、承建商或物料供應商牽涉違規;三、政府部門會進一步測試評估。另外當然是廉署還在繼續調查。
這在觀感上像是特別重視內地承建商和物料供應商以至大橋的聲譽。有熟悉混凝土工程的人士指出,要評估風險,最直接的方法是跟據電腦條碼追蹤那些在質素測試中造假的批次,針對性抽樣檢查。這有點像當有藥物批次出了質量問題,應當直接追蹤有問題的批次,而不是作一般性的風險評估。
每個人看新聞也受自己的經歷影響,我未洗脫管理危機的心態,擔心如果混凝土測試報告造假的風險弄不清楚,公眾的疑慮將層出不窮。
原載 《東周刊》「一葉一杏林」專欄,201767日,經修節。


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六月四日早上讀到兩首詩

北島詩句「一個個日子撞擊不停」、李劼詩後段三個「也許」,令我靜念半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