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三

「安心出行」有餘味

127 日,內地忽然放開封區圍堵的堅守防控策略,回到基本,設法提高疫苗接種率。這無疑是因民情到了沸騰邊緣,而疫情擴散已無法圍堵,才終於鬆綁,但說到底也反映決策者終於面對現實,方向是對的,只是在寒冬才來急轉彎,各地措手不及,風險不小。

一星期後,香港也大幅度放寬措施,包括取消「安心出行」,但仍然堅持保留疫苗通行證、維持口罩令、限聚令。這些剩餘的限制措施當中,其實只有口罩仍有實質效用,其他社交和生活限制措施已完成歷史任務,與社會鬆綁復常的新局面顯得格格不入。

有市民高興地從手機刪除「安心出行」程式,盧局長苦心勸喻,說這個手機程式其實還有其他功能,包括做檢測的檢測碼,方便需要時做核酸檢測,快捷又免費。

我沒有刪除程式,倒不是捨不得檢測碼。疫苗通行證的規定仍在,「安心出行」作為裝載疫苗接種紀錄的錢包,是不錯的選擇。也有感性因素:留為紀念,長久地誌記防疫壓抑的日子,就像一塊和平紀念碑。

抗疫三年,「表列處所」愈弄愈多,對自由的限制變得不加思索,「嘟」機也成為機械式動作,正所謂「整整吓就慣」。中學時要背誦清代劉蓉《習慣説》,其中一段:「習之中人甚矣哉!足履平地,不與窪適也,及其久而窪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則反窒焉而不寧。」行慣凹陷路,到它重新鋪平,走著反而覺得怪怪的。保留程式,可以隨時默想什麼是正常。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2/12/2022刊出。

 


2022年12月25日 星期日

與死共生

11月新鮮出爐的書,12月初來到手上,一個晚上看完,在我還是第一次。黃慧英著《與死共生》(天地,2022)可歸類為生死教育的書,但讀來更像是作者帶著關切與你傾談人生必然面對的「生—死」之旅。

「生—死」是我從年輕時就常思考的課題,半是從老人科工作而來,半是自己的生命體會和探索,因此看這書時,不期然會借作者的洞悉印證自己的想法,隨處也有所得。特別喜歡第四章談「LivingDying」和第五章談「尊嚴死與尊嚴生」的一節。

Dying沒有很好的中譯,中文把「死」視為終點,或者跨過去就不能回頭的界線,英文dying則是過程,像「漸逝」。能這樣看,便有可能醒覺在死亡過程中,如何好死就是如何好好活到最後。

更深刻一點,一個人活著,每分鐘都在生,也都在死。如果這聽來有些沉重,那麼借用我在老人科工作的體會,我們每一分鐘都在老去,這並不特別可怕。活與老、生與死,都在當下。

「死得有尊嚴」容易說但不易真切了解,更不容易實現,這關乎老病至末期的人受到怎樣的照顧和看待,也關乎自己的靈性覺醒。放下種種執著,平靜面對自己,覺醒中自有尊嚴。

第六章談如何面對他者(你親近的人)的死,具體而微,普通人也能受用。

作者在嶺南大學哲學系任副教授時,長期開「生死學」課程,甚受學生歡迎,我早有所聞,今年巧遇初次見面。現在得讀這本書,感覺也是一點緣。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9/12/2022刊出。



 

2022年12月22日 星期四

公民社會的起落

過去十年,對「公民社會」的討論和研究從中國學界淡出,在公共空間也漸變成政治上敏感的名詞。最初不是這樣的。

2011年似乎是公民社會起落的分水嶺。郁建興是內地研究公共行政和管治的知名學者,前年履任浙江工商大學校長,他在201112月《二十一世紀中國雙月刊》發表文章〈中國公民社會與治理的研究〉,縷述二十多年間中國公民社會的蓬勃發展和面對的挑戰。至20119月,全國在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組織超過45萬家,包括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基金會,學者對志願服務團體能走進各個領域,形成中國公民社會,一度十分樂觀,尤其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民間力量充分發揮,一些學者甚至宣布2008年是中國的「公民元年」。

然而,這之後公民社會並不見進一步發展,無論在政治、實踐或理論方面都遇上瓶頸。作者主力作理論分析,特別是「公民社會」的理念來自西方,公民自主和公眾參與都不是中國固有的政治文化,公民社會如何能適應中國政治?民間如何與政府形成良性互動?這些問題並非純學術性的。從文章的字裡行間,我意會到,在政治和實踐方面,民間力量抬頭被視為一種風險,因為意識形態不一定與官方吻合,在個別議題可能挑戰權威。

我認為現在值得再思考如何再啟動公民社會的發展,無論在內地或香港,公民社會萎縮都不是好事。畢竟最強大的政府也不是全知全能的。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6/12/2022刊出。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失去公共知識分子

一邊讀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郭于華的《正常就好》,一邊上網延伸閱讀。2015年她接受王遠哲訪問,談到制度、文化和人性相互建構的鬧關係。當社會潰壞,人性也變惡,與制度的潰敗形成惡性循環。直接改變人性不可能,改變制度也很困難,只能一點一點做,大家努力做一個公民,讓公民社會能夠比較健康地發育,形成推動制度改變的動力。

她沒有特別寄望知識分子能做大眾的啟蒙者。「其實今天大家已經把『公知』(公共知識分子)這個詞變成一個很負面的概念了。」

「公知」是怎樣成為污名的?她觀察,文革後的80年代是中國開放、全民啓蒙的時代,感覺社會欣欣向榮,不是物質條件有多好,而是覺得社會終於要開始正常了。最初高等教育重啟,大家都如飢似渴,像海綿吸水一樣,吸取各種各樣的思想。不久這個過程中斷了,知識分子「下海」,走入商業化大潮。市場經濟不是壞事,但在那個時代背景,人們擔心「極左」會回朝,就擱下思想探索先掙錢去。

另一方面,整個教育在內的學術圈從來都在行政權力的掌控之下,一代又一代的學人不隨商業化大潮走的話,就是順著權力走。要是挖掘社會問題,堅持說出事實的真相和背後的根源,下場可能就非常糟糕。

大環境令知識份子難以維持自主性和獨立性,然而郭于華堅持,他們的工作是去求真,不是要去讚美的,知識分子不應加入讚美的大合唱之中。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3/12/2022刊出。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

學者關心社會

近年看書常是邊讀邊從網上延伸,虛實交疊,有立體感。像這幾天讀郭于華著作《正常就好》(城大出版社,2020),從延伸閱讀知道她和我幾乎同齡,但中學階段被文革耽誤了一些年月,1984年才獲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學士學位,1990年獲民俗學博士學位。那是改革開放的好年月,千禧年她有機會出國,在哈佛人類學系做博士後研究,同年任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至退休。她長期研究農村社會,關心社會底層,以田野研究和口述歷史方法結合社會理論,思考中國社會轉型的出路。

在寬廣的範圍,她關心公民社會和體制改革。上網讀了好些長篇訪談,令我心存敬意。

她長期呼籲改進政治體制,指出憲政民主不僅是政體的選擇,在社會層面也是生活方式的選擇。她屢次這樣說:「常有人說民主、自由不能當飯吃,其實若沒有合理的制度保證,人們還真就吃不上飯,中國的大饑荒即為鐵證。一國人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喜怒哀樂、幸福與尊嚴都與政體的性質密切關聯。」

憲政民主不會從天降,她重視公民的主體性、社會的獨立發育和社會對政治權力的制衡。同時她批判「偽社會」,即社會上那些依附於政治權力、喪失獨立人格的「偽民粹主義」和「偽民族主義」。

這些大都是她在千禧年前後形成的理念,正直而溫和,當意識形態趨緊,公民社會空間收縮,她仍然率直議論,被視為過於尖銳甚至踩界,要承受相當的政治壓力了。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0/12/2022刊出。




 


2022年12月13日 星期二

追尋正常的公民社會

還在讀書展買下的書,這本是郭于華《正常就好》,城市大學出版。今年逛書展「能走快走」,不是趕時間,那是黃昏人流漸多,怕人擠染疫,現在拿起書才留意書面的推介貼紙有細字:《亞洲週刊》2020年十大好書。

這有點意外。我從前是《亞洲週刊》長期訂戶,後來覺得它的編輯宗旨遷移,少了從民間角度關心公民社會,就沒有續訂。這書卻正是從社會的底層出發,討論在廿載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轉型的困境與出路,是批判性的社會學視角。

作者念玆在茲的是:如何形成良性社會生態,如何促成社會的正常發育?還有是:普通人可以做一個怎樣的公民,以助推動社會走向文明?後者也是我自己近年常在思考的一個主題:公共空間和公民性(civility)。年初復寫專欄多少與這些思考有關。

這是兼具公共性和學術性的寫作。在書展讀第一、二篇,是「公共性」,從山西「黑磚窯」和「三鹿」毒奶粉等「社會的潰敗」現象,連結到漢娜.亞倫特(或譯「漢娜.鄂蘭」) 的「平庸之惡」,提出正常社會應有合理的制度約束人性之惡。

書的最末一篇是學術性,也是公共問題。作者問的是,在一個難稱正常的社會,底層的窮人是否只是原子化的一盤散沙?是否因為貧民通常只能顧生活存亡,他們就是「非政治性」的存在,抑或:生存就是政治?有尊嚴地生活就是政治?這終極一問讓我不期然想到嚴苛抗疫底下百姓的騷動。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7/12/2022刊出。

 


2022年12月10日 星期六

兩邊說話

內地抗疫來到關鍵時刻,地方政府夾在「軍令」與民怨之間,有些進退維谷。在困難時節,需要一套新的說法,講好下一階段防疫戰的故事。我覺得中共元老任仲夷的孫兒任意(微博網紅「兔主席」)周前發表的文章《疫情防控:新觀察、新感想》十分接近成功創造了抗疫戰的新論述。

他認為人類社會不可能消滅新冠病毒,只能與病毒實現某種「共生」,但聲明自己不是「共存派」而是「實事求是派」。他肯定上半年上海爆發疫情時採取的封城措施是正確的,儘管損傷了經濟又影響民眾生活,「但上海畢竟(只)是一城,要全國一盤棋考慮,『硬清』的收益大於成本。」

他熟練地運用毛澤東的「主要矛盾」理論,兩邊說話:當多地出現爆發,愈來愈多人認為主要矛盾已經不是公共衛生安全,而是恢復原有秩序及發展經濟。隨著主要矛盾轉變,政策選擇也會變多,政策愈是能解決主要矛盾,就愈易得到支持,愈能切實執行。

創新的說法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悄然轉變,民眾的心態和預期經過長時間調整,已做好準備,「希望丟掉保護傘,正面對抗Omicron,打贏戰略反攻戰」。這是「疫情防控鬥爭的新征程」,要以新的形式「打贏一場不一樣的戰爭。」

這像委婉為民眾陳情,但沒兩天再發文,調子換了:「事情在起變化,(多地抗議)肯定有境外勢力參與,內外策應。」

「顏色革命」又來了?希望中央領導不會這樣判斷情勢吧。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4/12/2022刊出。





 

2022年12月7日 星期三

內地的疫苗猶豫

中國地大,各地條件參差,當疫情擴散,防控難度很高。「精準動態清零」怎樣在地方上落實,不能單靠指示,又不能任地方官吏演繹;既不准「層層加碼」,又不准「擅自減碼」,難免窘迫。

防控何時了?境外專家說明年第二季有望放寛,又指中國大陸老年人口的疫苗接種率太低,暫時難以鬆綁。

老人接種率低確是問題,殷鑑不遠,看香港今年初的慘情便知;然而我懷疑,內地抗疫防控鬆綁與否,老年人口的接種率並非主要考慮。如果這是主要的決定因素,就很難理解,為何在上半年上海疫情爆發之後,不善用疫苗通行證「谷針」?中國使用滅活疫苗,要打足三針,才有較好的預防重症及減少死亡的效用。以內地的組織能力和資訊科技,用疫苗通行證促使民眾打足三針,不應該太難?

試看國務院115日的防疫新聞發佈會提供的數字:60歲以上人群全程接種(兩針)約有228百萬人,佔60歲總人口86.35%。完成加強免疫接種(即第三針)不到七成。

這些數字並不理想。如果接種率是鬆綁的關鍵,為何當局長期容忍「疫苗猶豫」,反而毫不猶豫地使用嚴厲的封區手段?

國家衛健委專家組長梁萬年在10月初接受央視訪問時解釋為何目前不能鬆綁:「我們現在還沒有特別有效和可及的藥物。疫苗預防重症和死亡效果是好的,但是防感染的效果並沒有預期那麼好。」要等到疫苗和藥物非常有效和普遍可及才鬆綁?真是長路漫漫。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12/2022刊出。

 


 


2022年12月4日 星期日

讀周聯華牧師生平

從中大漂書園得來一冊有點殘舊的《神學綱要.卷一》開始,我在崇基圖書館借了另外幾卷,跳著讀。卷二、四和七的主題分別是「聖子、基督」、「人性」,和「末世」。特別喜歡卷一和卷七首尾呼應,有些地方令人靜思。

然後上網讀周牧師的生平。細緻的紀念詞〈永懷慈牧周聯華牧師 〉見於基督教浸信會懷恩堂網頁。懷恩堂在台北大安區。

周聯華牧師祖籍浙江,1920年生於上海,2015年在台灣去世。小學入讀當時上海最好的女校「中西女塾」的附屬小學,全英語授課。兩次轉學後入讀南洋中學,多念古書,打下中文基礎。1938年入讀滬江大學,前一年抗日戰爭已經爆發。在滬江大學他接觸基督教信仰,導師是前燕京大學任教哲學與宗教的徐寶謙老師。從徐師他認識印度甘地、泰戈爾、尼赫魯的事迹,萌生出國留學的念頭,於是申請至青年會工作,儲蓄留學費用。

戰時中國的大學撤往西南,他先在成都受訓,負責大學裡的事工,也幫忙西南聯大的學生中心的事,其後被分派到桂林的廣西大學工作。很快桂林亦失守,他要隨校搬遷至貴州。搬遷之路極坎坷,但在這段路他學會了廣東話,也幫助了當地的小教會。

抗戰勝利回到上海,要修習一年才可獲大學證書,這時他認識了美南浸信會的教士Inabelle Coleman。經歷這許多,他才剛過25歲,依然想著出國,「整個人陷入苦悶與煩惱之中」,然後來到人生轉捩點,受浸,決志傳道。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8/11/2022刊出。





2022年12月1日 星期四

抗疫有「急難愁盼」

內地疫情趨緊張,但抗疫的策略反而有些鬆動,但願能解放思維,從科學出發,以百姓民生為念,找出一條通路。

上月中共20大前後,很多文章出爐,為「堅持動態清零方針不變」作辯解:「動態清零」代價最小效果最好;中國的疫苗接種比率尚未形成足以抵抗重症和死亡的保護屏障;各省市和地區的發展不平衡,醫療資源分配不平均,放鬆防疫政策會引發大規模爆發,後果不堪設想。

看這兩個月各地的防疫新聞,從呼和浩特到蘭州,從河北到鄭州到廣州,在在說明封城封區的社會代價一點也不小,衝突反抗也出現了。這不完全是地方政府「層層加碼」做成的。嚴控式防疫的板斧不多,難以「精準」,寧嚴勿寬之下難免走向非人性化。

前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在月初「上書中南海」,呼籲中央政府緊急調整防疫策略,我在網上看了他之後接受的一段訪問(1113日發放)。他提醒,中國有6億人月入低於1千元,4億多人無銀行儲蓄,封控之下手停口停,真是水深火熱。近年他常肉緊地公開諫言,有些話說得很盡,逆耳甚至刺耳,但說到民間疾苦,我還未見過有公眾人物比他講得更有力。

近日學識一個內地流行名詞:急難愁盼。這是從去年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開始流行的。學史要力行,期望幹部「要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下功夫、求實效」。我想到在防疫中,百姓的「急難愁盼」有血淚,要下功夫解決,不要變成順口溜。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5/11/2022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