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3日 星期二

追尋正常的公民社會

還在讀書展買下的書,這本是郭于華《正常就好》,城市大學出版。今年逛書展「能走快走」,不是趕時間,那是黃昏人流漸多,怕人擠染疫,現在拿起書才留意書面的推介貼紙有細字:《亞洲週刊》2020年十大好書。

這有點意外。我從前是《亞洲週刊》長期訂戶,後來覺得它的編輯宗旨遷移,少了從民間角度關心公民社會,就沒有續訂。這書卻正是從社會的底層出發,討論在廿載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轉型的困境與出路,是批判性的社會學視角。

作者念玆在茲的是:如何形成良性社會生態,如何促成社會的正常發育?還有是:普通人可以做一個怎樣的公民,以助推動社會走向文明?後者也是我自己近年常在思考的一個主題:公共空間和公民性(civility)。年初復寫專欄多少與這些思考有關。

這是兼具公共性和學術性的寫作。在書展讀第一、二篇,是「公共性」,從山西「黑磚窯」和「三鹿」毒奶粉等「社會的潰敗」現象,連結到漢娜.亞倫特(或譯「漢娜.鄂蘭」) 的「平庸之惡」,提出正常社會應有合理的制度約束人性之惡。

書的最末一篇是學術性,也是公共問題。作者問的是,在一個難稱正常的社會,底層的窮人是否只是原子化的一盤散沙?是否因為貧民通常只能顧生活存亡,他們就是「非政治性」的存在,抑或:生存就是政治?有尊嚴地生活就是政治?這終極一問讓我不期然想到嚴苛抗疫底下百姓的騷動。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7/12/2022刊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