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8日 星期五

傷口

回歸前幾年,我獲九龍醫院委任為顧問醫生,開設一個醫療康復部門。那時醫管局已經成立數年,急症醫院環境漸見改善了,九龍醫院的老病房還是八十年代老樣子。我到任頭兩年的工作焦點與康復醫學無關,那是照料長期住院病人身上的壓瘡傷口。幾位對傷口護理有心得的護士和不嫌腐爛傷口的治療師和我一起設法改善敷料和潔淨傷口的技術,還有添置床墊,從護理程序入手預防。
武漢肺炎對香港是「傷」上加「雪」:2019年的撕裂式創傷未處理,又來病毒如一場大雪封了全城。香港的傷口會不會自然癒合?共對疫潮是不是復和契機?政府的宣傳片內容終於要調整,不再「止暴制亂」了。

《小小的傷口》

我在想,無論如何
所謂國際都會金融中心
只是南方一個小小的城市
他們允許在這兒發生
許多慘烈的事情
因為一個小小城市
無論如何痛
只是小小的傷口

帶著小小不忍我走到中央建築群
那個由水馬保護好的地標
敲門說,麻煩你我能不能認領
充當城市傷口的監護人

這城市的傷口是我的傷口
我承諾把它帶回昔日的醫院
簡陋但是溫柔
沒有叱喝和槍
空氣還好

你們就不用擔心這傷口了
即使它還在淌血
(即使你們有份造成)

時間可以治癒所有傷口
除了那些致命的
和傷透心的傷口
我不會把它縫合起來
以免它變成難以講述的故事
攤開,這樣每個人都看到小小傷口的脆弱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20228日。


圖片來源:Eggnutart-Tumblr.com




2020年2月21日 星期五

負傷抗疫、口罩信息

親友對這個訪問反應熱烈,我解釋說,訪問的主體不是「批」,而是分析市民和醫護反應為何大過沙士,和風險溝通大訊息的重要性。

03年香港似今日武漢」 退休醫管局高層批港府屢錯判時機:港人負傷抗疫
湊巧今天副刊專欄也出了下面這一篇,信息比較不涉政治。

《口罩信息》
以下是我的觀察,不是故意嘲諷:
抗疫已經快兩個月,香港很可能是全球唯一一個仍然決定不了市民在生活中應否經常戴上外科口罩的城市。事實上,香港不缺專家,然而專家各有主見,觀點截然不同,從強調全民全天候也要戴口罩,到所有健康人士也不需要戴口罩(到醫院和診所除外),都有權威意見。這位專家與那位專家同樣知識淵博,公眾信誰?我們是否有太多的專家意見?專家之間是否「無偈傾」?我們是否需要一個平台來「調解」專家之間的分歧?
我不是專家,這期間也接受了一些媒體訪談。遇上對以上觀察感興趣的記者時,我總會談到「風險溝通」(risk communication) 對全民抗疫的重要性,以及我覺得香港抗疫的「風險溝通」是如何糟糕。
基本上我認為衛生署的核心信息是好的:去人多聚集的場合要戴上外科口罩。除了這原則,我加添幾個步驟:一、出席社交活動前,先評估有無需要集體會面。二、禮貌地詢問對方的外遊史和接觸史,再決定是否見面。三、選擇通風良好的場地,最好戶外或半戶外。
在戶外人流疏落時我一般不戴口罩,在侷促封閉環境則無論人多人少也會戴上,這包括小巴和地鐵。日常我多潔手,出外之後回家便洗澡。近期都在家工作,平均每週才使用45個口罩,家中口罩存量不多,也應該夠用到五月,希望到時疫情已經回落。
《我們處於復興之中》
我們處於一場意見復興之中
勇敢的新聲把凍土擠裂
有組織與無組織的宣言
在口罩底下竟月狂歡

人民已經得到許諾
無人再需要抱怨無所適從
專家捐贈了知識遺產
所有見解同樣慷慨可信
因為一切聲音皆是獨立

我們還需要更多的聲音
來組裝一個多聲道文化嗎?
如果太多人發聲
要不要遮蔽其中一些?
無論如何我們應該不會墮落
至一人的一錘定音?

  



2020年2月14日 星期五

《門已關 - 寄武漢》



關門、開門

香港抗疫,官民溝通失效,小如怎樣適當使用口罩,大至邊境管制,都無從好好討論,「封關」是什麼意思,花了幾個星期還弄不清楚。幾千名前線醫護人員史無前例罷工,政府堅決拒絕「全面封關」,但宣佈幾項新措施應對。
在武漢,去年12月下旬新型肺炎已經爆發,警號被冷處理,8名「吹哨」醫生被訓誡,不准「散播不實消息」。眼科醫生李文亮其後在工作中感染。26日,在香港宣佈入境新措施當晚,李文亮不治逝世,網上一度爆出一千六百多萬條憤怒痛惜和哀悼的訊息,15分鐘後已刪剩一百多萬條。夜半讀到死訊,不知為何從「封關」想起政府總部的建築意念:「門常開」。

《門已關 - 寄武漢》

後來中門大開
我們才知道恐懼
你們曾在門內叫喊
我們沒有聽到

我想知道你有沒有被警告
你是否真的明白
誰也不可發出警告
我還想知道
後來中門如何被敞開

我們也來到關門才安全的日子了
人們爭辯著關門抑或不關
我只想知道門關了,是否
還能見到門外有人流淚
我們在門內聽聞你們當中
有人在城裡死去

有些人需要原諒,你是否願意
你已無聲
即使一千六百萬道言語怒放
當你已死去

千言萬語也能在一刻間消失
我只想知道你死後能活多久
你還知覺寒冷嗎
他們在你身上堆了多少條英雄毯子

今夜你和我的城市各自封關
這些日子我總想著還有未做的事情
有時我出外
想著要買一些東西
吃的、摸得著的、乾淨的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20214日。


圖片來源:端傳媒

2020年2月10日 星期一

社會創傷、復和倫理

農曆新年前提早動筆寫這一篇,剛寫好,新冠狀病毒肺炎就從武漢來到香港了。上個月(110) 我在中文大學一個講座講這個題目:「如何面對一場精神創傷疫潮」,很多人關心精神創傷這個題目,幾百座位全滿。一年前在同一場地我講基因編輯嬰兒,只有七成聽眾。我從醫學擴闊到其他角度,關於「受創傷的社區(traumatized community) 、妨礙面對創傷的一些政治禁忌,還有是社會「復和」(reconciliation) 的挑戰。現在新肺炎病潮淹至,新的裂縫再起,療癒創傷與社會復和的希望更顯得渺茫,然而我肯定它依然重要。這篇文章就是隨後的閱讀和思考。
那次演講的日子遇上《刺針》(the Lancet) 醫學雜誌發表香港大學醫學院梁卓偉教授團隊的大型研究。他們推算,去年九月至十一月,在香港動蕩當中,有240萬成年人有抑鬱症狀,200萬人有創傷後壓力症(PTSD)症狀,嚴重程度至疑似患有抑鬱症或創傷後壓力症的人數也達120萬。我來不及把資料放進PowerPoint,但在討論環節採用了其中的資料。我說,這份研究報告有特別意義,希望有助減少禁忌,讓社會正視挑戰。
與恐襲、地震、海嘯等災難不同,我們面對的精神創傷「疫潮」不是一次過的,在大半年間一浪接一浪地累積,漫長而未知止境。因此除了數字,我們還要關心創傷的深度。
精神創傷本來不是一個倫理課題,本文卻是試從倫理角度探討相關的社會復和問題。Reconciliation一字可以譯作「和解」、「復和」。筆者認為「和解」較為準確,因為「復和」在字面上像是自自然然地恢復平和,彷彿只是讓情緒平服、社會和氣。固然都是平服是reconciliation的部分意思,但是to reconcile其實有更為深刻的意思,那是解結以及處理分歧見,並且承認合理的同處原則,這就較為接近「和解」的意思了。不過我也注意到月來政府官員幾次提到「復和」,媒體似乎已經慣用了,本文也就跟隨使用。
六道傷口
重大政治創傷之後,社會(有時是整個國家) 遺下巨大傷口。Prof. Daniel Philpott聖母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政治學教授,重點研究政治和解。他對和解的看法比其他學者要寬一些,揉合了宗教和政治思想,因此除了重視伸張正義,也灌注了對社會癒合和寬恕的想法。依他分析,傷口不只一種,可以分六個向度析述(dimensions) ,我在這裡簡稱為「六道傷口」。
第一道傷口是基本人權受到侵犯和漠視。這常在戰禍和武力鎮壓中發生;第二道傷口是具體的對個別受害人的身心侵犯,包括致殘或死亡,也包括虐待和精神創傷;第三道傷口較為不明頭顯,那是不少受害者和家人對造成傷亡損失的因由缺乏認知。今次香港的抗爭情景充滿文宣」和簡化的「訴求」,很難想像受害者會缺乏政治認知,換了在文化大革,很多忠誠幹部和老實的知識分子(例如季羨林) 真的茫然在香港的抗爭,藍黃兩色的市民也受創傷,「文宣式」信念未必等同確切的認知。
第四道傷口是社會上許多人冷漠地作壁上觀,受害者的痛苦不被承認。在中國政治文化這表現為要求「平反」,有時甚至不求平反,只是希望得到「一個說法」,在心理上討回一點公道。道傷口來自製造傷害的一方,那是不斷以對方所受的傷害作為「勝利」宣傳。這本來是戰爭的邏輯:重創敵人就是勝利。不止是宣傳「勝利」,而且要獨佔「正義已得勝」的道德高地。這種長期的勝利宣傳本身就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同時也令社會無從建立「我們」的政治共同體。
第六道傷口在製造傷害的一方自己身上。惡毒狠心對待他人,自己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同樣受傷。最可怕的傷口是道德心的消失。中國老話,良知泯滅,這是道德精神的殘缺傷口。
復和倫理
Philpott綜合以上對六道傷口的析述,進而提出他對「復和」的倫理主張,焦點並不放在(起碼不是單單放在)罪責上面。在猶太、基督教傳統,其核心美德是慈悲(mercy) 。這並不是取消問責,而是通過建立公正的機構或機制,去承認傷害,承認責任,作出道歉、賠償,和寬恕(例如特赦)
既然社會創傷有六道傷口,政治上就有六種相應的恰當處理:一是在人權和尊重國際法的基礎上建立或重建能實踐公義的政府機構;二是以具備權威的程序承認對受害者造成的痛苦;三是對受害者的物質賠償;四是通過正當的審判、審查和懲處瀆職者,作為問責;五是道歉,由政治官員或製造創傷的人為自己的不當、不法行為作出道歉;六是寬恕,由個別受害者或代表的團體接受道歉。
  六道傷口與六種相應的復和倫理屬於「修復式正義」(restorative justice) ,比側重譴責追究的「應報式正義」(retributive justice) 多了一些宗教精神和寬恕之道。這在今天的香港形勢底下,十分遙遠,但也不無意義:從中我們可以認識到,認真的「復和」是一個深刻的概念,不是麻醉止痛藥,更不是和稀泥的老好人說話。

《信報》「生命倫理線」專欄2020210日



圖片來源npr.org

2020年2月7日 星期五

我害怕

今天的醫學科技比2003年先進得多,新型冠狀病毒很快被分離出來,研究人員只用了10天時間就完成對新病毒的DNA基因組測序,然後推出準確的測試,並試行開發疫苗。然而對於處於極度壓力底下的醫護人員這只是很小的安慰。我在祝願他們安全渡過,同時也在想,香港總是從一個危機走向另一個,成為習慣了,每次之後總是「向前看」,從不處理傷口,也不認真梳理事實,弄清楚危機是如何釀造的。

《我害怕》

你問我怕不怕
當一場不陌生的癘疫到來

每個人都可以害怕
這不是尷尬的事
我有害怕,我怕
過些時日
在不遠的日子
事過境遷
他們就一個一個踏著
下臺階
以優雅姿態
一步一步走下來

我有些害怕
空氣惡濁
群眾聚攏成堆
日復日竊竊私語
呢喃著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
沒有絕對的是與非
十字架倒掛
如常度日

他朝人們登高
閒話當年一場災劫
病毒總會感染
人傳人,那是它的本性
臺上臺下的普通人
記不起昔日誰倒下
以及為何
我便感覺害怕

你看,來了瘟疫
最近這些日子
幾乎又很過得去了
街道上不再人聲雜沓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2027日。

圖片來源:Nasda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