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疫情趨緊張,但抗疫的策略反而有些鬆動,但願能解放思維,從科學出發,以百姓民生為念,找出一條通路。
上月中共20大前後,很多文章出爐,為「堅持動態清零方針不變」作辯解:「動態清零」代價最小效果最好;中國的疫苗接種比率尚未形成足以抵抗重症和死亡的保護屏障;各省市和地區的發展不平衡,醫療資源分配不平均,放鬆防疫政策會引發大規模爆發,後果不堪設想。
看這兩個月各地的防疫新聞,從呼和浩特到蘭州,從河北到鄭州到廣州,在在說明封城封區的社會代價一點也不小,衝突反抗也出現了。這不完全是地方政府「層層加碼」做成的。嚴控式防疫的板斧不多,難以「精準」,寧嚴勿寬之下難免走向非人性化。
前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在月初「上書中南海」,呼籲中央政府緊急調整防疫策略,我在網上看了他之後接受的一段訪問(11月13日發放)。他提醒,中國有6億人月入低於1千元,4億多人無銀行儲蓄,封控之下手停口停,真是水深火熱。近年他常肉緊地公開諫言,有些話說得很盡,逆耳甚至刺耳,但說到民間疾苦,我還未見過有公眾人物比他講得更有力。
近日學識一個內地流行名詞:急難愁盼。這是從去年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開始流行的。學史要力行,期望幹部「要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下功夫、求實效」。我想到在防疫中,百姓的「急難愁盼」有血淚,要下功夫解決,不要變成順口溜。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5/11/2022刊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