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月聯合醫院手術燈墮下事件開始,媒體聚焦於公立醫院接連發生的各種「墮物」事故,假天花板會塌,「冧石屎」也一再發生。我算是管理過醫院,便有媒體來邀約訪問,抱歉只能一一婉拒。一來近年的工作焦點在倫理方面,離開管理課題已久,二來雖已不在其位,與醫管局仍有聯繫,評論角色有點複雜。屢聞事故時,倒是不期然地生感想:公立醫院又老了。
與所有樓房和基建一樣,設施會日久失修是恆常問題。這不是新挑戰,在八十年代末曾經去到一個可以(不誇張地)說是「百病叢生」的地步。那時的醫院病房還有擠迫如戰地、帆布床當病床擺到走廊的景況,前線士氣低落至工業行動邊緣。政府在1990年立法成立醫院管理局,統一管理其時的政府醫院和補助醫院,籌備經年至1992年才開張大吉,旗幟鮮明大刀闊斧更新管理,也陸續開展公立醫院的翻新和擴建工程,新醫院也有一些。
現在來說這些,不是白頭宮女話當年,而是想到日久會失修這條規律真是鐵律,像佛家說「生住異滅成住壞空」,又或是物理學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即任何孤立系統總是自然地朝着最大「熵」狀態發展,要維持井然有序的狀態需要恆常的能量注入。
其實世事莫不如是,老化殘壞是常態,維持系統好好運作要特別努力。「維修」英文是maintenance,to maintain是好好保養,有深意。聯想起「五十年不變」,不陶醉於大破大立,好好保養也不簡單。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5/3/2023刊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