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在經歷一個多事之秋,要燒出一頭火鳳凰來。全民聲嘶力竭爭辯時,醫生專業不能自外於社會,一度有人說醫學界也在「撕裂」。我想起1906年魯迅在日本仙台放棄讀醫科,他也是不能自外於時代的呼號。那年他26歲,性格老成但仍是熱血青年。
想到公營醫療她的醫療功能和社會功能。公立醫院每年醫治數以百萬計的病人,這是她的醫療功能。因為長期穩定地履行功能,她亦是的社會制度(institution)的重要一環。這樣述說醫療系統的社會功能,我是在年輕時受過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學說的一點影響,但是真切體會箇中意義,卻還是近年的事。香港在如此急速蛻變,對照之下,醫療的穩定性格便顯得分外鮮明。
醫療系統的穩定性,很大程度與其「專業」(Profession)有關。何謂專業?現代學者認為一種職業要能被界定為專業,有幾項要素:一是被政府和社會賦予相當大的自主性,因而能建立自己的認證及執照制度;二是有相當特殊的專業知識,能贏得信任和尊重;三是有專業操守確保專業知識能得善用和實踐。醫療專業在現代社會早已不是中世紀的「同業」(guild)概念。
近日讀一本醫學倫理的書,作者講得深刻:Profession一詞來自profess,本義是「公開地承諾或宣示」。社會對我們信任,給我們自主空間,前提是我們對醫療使命的承諾和信守!
時代越是狂飊,社會越是激盪,專業尤其要把持得住,不要輕易逐浪。這不是對時代冷漠,或是不關心社會。專業的使命要求我們保持定力。輕易跟風逐浪的話,醫療使命有可能一點一滴地消蝕。
醫療工作「不離地」,醫護人員醫治有痛苦的病人,醫院裡有喜悅也有告別。即使在管理位置,也要不失其本,不忘Profession的信守,要在激盪時代保持定力。
醫護人員不是激盪時代的「定海神針」,但在心神浮動時,要提醒自己「收心」。
原載 《東周刊》「一葉一杏林」專欄,2014年11月12日,經修節。
4 則留言:
最弊是你地醫生都分成兩幫人 , 老的和嫩的互毆
在香港歷次的大大小小民主運動中, 醫學界這個專業多數缺席. 當然, 缺席的還有其他專業界別.
所謂專業只是 " 專業壟斷 " , 獨佔利益 , 離開了專業範圍 , 咪一樣豬咁蠢 , 盧阿茂話雨傘革命像癌細胞 , 其實癌細胞應該是他們這些既得利益階層啊 , 只識在香港吸食民脂民膏 , 對香港的核心價值毫不出力 , 仲踩多兩腳
如果特區政府一早(多年前始)處理選舉事件,又點到阿茂胡言亂語、因果倒用?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