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些生活上的安排,近月來暫停了家中的訂報派送報務。我想,反正屋苑會所有報紙可看,若是外出也隨時可以買到。結果呢?到會所多是游泳,游完,人半濕不乾的,不會「坐定定嘆報紙」。上街卻總是忘記買。
於是,個多月來只是偶然看電視新聞,試驗一段近乎不看報章紙的生活。也影響了我看港人港事的心境。例如,醫管局公布15/16年度最新的手術成效監察計劃結果,聽聞有些報章慣性地集中報道「表現遜色」的公立醫院。因為眼晴沒見到頭條48號font大字標題「xx醫院包尾」,這宗新聞在我的感覺上,主要是表現了媒體的一種慣性。所謂「例牌菜」,「例牌」的其實不是菜,是做菜的手法。
我在退休前來得及檢視過今次手術成效監察計劃的初步結果,知道這年度的整體死亡率數字是新低,而且17間醫院之間的差異也是新低。如果這在媒體沒有什麼報道,那是因為假設了讀者不會欣賞good news?
近幾星期有關西九建故宮文化博物館的議論紛紛,我的觀感也是有些抽離,感受不到某官員所說的天大喜訊,也看不見某議員痛斥的驚天醜聞。
我想香港要建故宮文化博物館,那麼先得要騰出一些空間,讓人們尋找合適的欣賞距離。歷史可以讀出光輝也可以讀出恥辱;偉大的可以是王朝也可以是工藝;如果你讚嘆你也必須不忘唏噓。
在中環港鐵站弄那樣的「故宮壁」,官員以為這是展示故宮「在建築上的Power(力量)和Charm(魅力)」全接觸」,流於淺薄。中環地帶是「打工仔」停不下腳步的鬥獸場,在這兒佈置滿壁的故宮映像,會造成「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視覺心理效果吧?而且,為什麼一定是「艷陽天」的故宮呢?雨中的故宮、覆雪的故宮,似乎更可親近,不會總令人聯想到政治權力。
故宮文物不是「死物」,香港要以「活」的眼光欣賞故宮文化才好。這需要一點文化底氣和一點思考空間。
經一事長一智,現在我們知道,像地鐵通道那種空間不是合適的欣賞距離,太逼迫;像「故宮全接觸」那種例行的marketing mindset,也太熱切了。
原載 《東周刊》「一葉一杏林」專欄,2017年1月18日,經修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