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廢墟中開始

近幾個月,無獨有偶地,至少三個朋友談到這首詩。《The End and the Beginning》是 辛波絲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的名作。朋友不是光在賞詩,他們是從詩句想著香港。這首詩筆觸很細膩,而且有聲韻靜靜推進,下面試譯,不是文學性的,只是把我心中的悲情香港連結到她的戰後家園。在專欄分兩篇刊出,這兒合併。
辛波絲卡她在香港回歸前一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獎項時,學院稱譽她的詩「能以具有諷刺意味的精確性,使歷史和活生生的時代在人生真實面貌中揭示。」
的確如此。這首詩的上半部分寫人民在戰後站起來,勉強重新生活。破壞之後,生活不止是重建和癒合而已。塌了的不單是磚瓦樓房,還有是生活中日常的誠實關心。
下半部分寫人們在戰後忍受著歷史被官方刻意重塑,真實的記憶變得無所謂。
我想這像今天文化大革命的歷史被粗糙簡化。在香港的劫難中,有心人熱烈主張要重新把中國歷史列為中學必修科。認識中國歷史很重要,問題是當教育也不離鬥爭,老師怎能公道地把歷史傳授給下一代,而不致被指責未有灌輸正確的愛國歷史觀?

《終結與開始》

每次戰爭之後
有人必須整理。
畢竟,廢墟的事情不會
選擇自己起來。

有人得推開
路邊的瓦礫
以讓滿載屍體的推車
可以通過。

有人得涉足
踩著泥濘和灰燼,
穿過沙發的彈簧,
玻璃碎片,
血腥的破布

有人得把桿子拉直
扶起泥牆,
有人要把窗戶上釉
把門安放在框架。

沒有漂亮金句,沒有上鏡機會
要經過年復年
所有的攝錄機去了
其他戰場。

有人,手裡拿著掃帚,
還憶記得從前模樣。
有旁人聽著,點著
他沒有爆裂的頭。
也總有人在周遭熙攘
他們會覺著
這些東西
有點無聊     

不時有人仍然必須
挖出一個銹舊的論點
從木叢底下拖出來
送到垃圾場

那些知道
這一切一切是什麼的人
必須讓位給那些
只知道很少的人。
再而比那更少的
最後,所知的必須一無所知。

總有人會躺在那裡
任草地覆蓋了
所有前因和後果
牙齒咬著玉米
呆看雲浮。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191122日、29   (上、下兩篇合併,經修節)


1124日香香港區選議會選舉那天,我身在紐西蘭,
U of Otago   聶精保教授帶我們行Soldiers Memorial Track上山丘頂。
選在有點荒僻但俯視半島港灣的山上紀念有名有姓的一次大戰陣亡的鄧尼汀人,非常之樸素真誠。

2019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半天吊


無論望向哪一個方向,這個城市都在一種「半天吊」狀態。是上升也不能,落地也不是。「半天吊」的書面語是「進退維谷」,那還只是作戰的困境。香港的狀態更像英文in limbo。在天堂和地獄之間,魂靈來到一處彷彿被眾神遺忘的地方,你不知道接下來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

我在網上讀了兩首in limbo的小詩,其中一些意思印上了近來我心中所想,關於這個半天吊的地方。

《誰在這兒》

誰在這兒滯留
食物塞在腸道
不能消化
太多類似謊言的物事

誰在故事書裡翻頁
往下不成
回頭難讀
章與章之間
太少太少邏輯

誰在這兒任由時間堆塞
一天天在沒有列車的路軌
誰敲掉十字路口的訊號
明天卻復回
如常上班
或等候子彈

每天有人隆隆地清理
開通沒有去處的車路
記憶裡戰爭不曾發生
即使和平的記憶早已消失

誰在這兒徘徊
在海港的南岸
打撈遺下的暗物質
有些曾是新年的煙花
不肯沉到海床
即使永遠不能浮出水面

誰在這兒
把煙霧像空氣一樣
吸到肺的角落
除了煙霧
其他東西都升起
再下降,攏著還在呼吸的年輕人
然後慢慢蕩散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191115日。


圖片來源: dw.com  (picture-alliance/dpa/K. Cheung)


2019年11月8日 星期五

出入去留

醫務委員會補選, 4位知名醫生分為兩隊爭逐兩個空缺。兩隊都是「老」與「中」組合。在今日香港 ,一隊會被視為「藍色」,一隊「黃色」。我在醫委會底下的小組委員會服務過,覺得那需要非一般的耐性毅力。當香港激盪,不少醫生對醫療專業以至對整個城市的去向都感失望,而公營醫療亦在走向不確定的年代。此時當然有醫生會想著走,但也有人入局。在亂世,出入去留都需要非一般的決心。

《不要說》

不要說
他們就要走了

不要說
有人走就有人填補
像一條填充題

不要說
已經沒有選擇
像永久取消了選擇題

不要說
是非不是一種選擇
顏色不是是非題

不要說
公義已經彰顯
像是一個人說了算
所有人只好釋懷

不要說
雨過了
是時候天青
像在說天然現象

不要說
這兒曾有遍地花
催涙煙藍色水和血涙痕跡
像是說一個故事

不要說
這個地方像獅子山不移
我們來自
萬水千山

當該不該走的人都走了
不要說,從此
看山不是山
水不是水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19118日。


圖片來源:林振東/端傳媒

2019年11月2日 星期六

「從破到破」


這個夏天對我有些衝擊,儘管我的醫務經歷和本身的性情都偏近沉靜。寫作有梳理情緒的作用,但真正令我心情稍為平定的,是作了一次生命盤點,檢視目前手上的工作和事務,想想未來五年做什麼。
上一篇我在此預告,今天是本欄的告別篇,也許日後有緣再寫。目前我想著開展一個有重量也有難度的寫作計劃:在刻下滾動中的亂世閱讀和書寫文革。書寫文革是從年輕時就有的念頭,近來有些新的意會。
在此衷心感謝《信報》編輯給我這個空間。「醫三百」是我從八十年代開始寫作的第四個專欄,它們在我心中各有特殊位置。
一般地說,有破自有立。大破壞之後會有一些新的東西生長,而且不會是表面的東西。今年夏天天崩地裂,有如戰爭,現在來盤點未免太早,但有一樣傷害已經可以說。
在五個月裡,香港警隊失去了幾乎八成市民的信任,這不是形象問題,甚至也不只是粗暴使用公權力和武力的問題。最大問題是惡質的文化在警隊內當道,矢口不承認任何問題、敵視任何批評、強橫阻撓尋找真相,有良好價值觀的一群只能緘默;警務處長、政務司司長和特首似乎只能與惡質文化綑綁,為之強辯,總之一切以安撫為上。成為國賓的警長在內地開微博有如網紅,肆意批評香港法官,高官無人敢置一詞。更甚的是,警察工會似乎自覺制暴有功,要論功行賞,公開要求內地低價撥地建「香港城」給警隊和家人退休養老,沒有絲毫利益衝突的概念。至此「香港警隊」本身已經成為反修例最大的「附帶傷害」(collateral damage) ,它還完全不自覺。
我很明白警隊是硬著頭皮承擔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還是要說:如果想警隊重新站起來堂堂正正地走向下一個十年,就必須在亂局稍為平靖之後進行實質性的檢討改革。即使不能全透明獨立地調查,也必須好好在內部檢討警政。這談何容易?但不走這一步,香港不會重生。
目前不知道前頭有無更惡劣殘酷的發展。雖說有破有立,那不是必然的。歷史上從「破」到「更破」的例子並不罕見。五十年代反右和大躍進是「破」,社會元氣大傷,本來在廬山會議要調整政策,但毛主席一念(或一怒)之間猛力掀起一場破壞力更大的文革,這是「從破到破」。浩劫不是偶然的,盼望香港不會從動盪走向浩劫。

《信報》「醫三百」專欄,2019112日。




2019年11月1日 星期五

「蝴蝶效應」


令香港天翻地覆的「反修例」抗爭是否陳同佳在台灣所作的惡行的「蝴蝶效應」?他被勸說自首觸發港台之間政治角力,這是不是「第二次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並非已經證實的科學現象。最初美國氣象學家Edward N.Lorenz以混沌理論分析氣象變化,蝴蝶效應的比喻是說明「初始條件」的重要性。這是說明混沌系統難以預測,而不是說,亞馬遜河雨林中的蝴蝶搧動翅膀就可以簡單地直線引發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場龍捲風。
一隻蝴蝶搧動了翅膀,但是其他無數飛翔或不飛翔的蝴蝶(還有雀鳥、飛機呢) 同樣也有各自的「蝴蝶效應」。這樣說來,倒近似佛家談「業報」。
我們的每一個行動並不都是「唯一的選擇」。即使是「電光火石」之間的決定,背後都關乎我們的心態、價值觀、認知、訓練,和人性反應。決定有好有壞,就有後果。每個在位者對不良決定的糟糕後果要負上責任,這與詩意的「蝴蝶效應」無關。

《他不知道》

他不知道蝴蝶效應
當他把一隻蝴蝶揑死
丟棄到一個沒有知覺的地方
他回到家,直認不諱

她不知道蝴蝶效應
當她推出一個正義計畫
精心細緻無人可以明白
她回到家
接近午夜時決定正義必須孤行

他不知道蝴蝶效應
當他坐牢
牢裡另一個坐牢的人
潛心思量蝴蝶效應
最初的危險想法以至
後來的暴雨和許多雨傘

牢外有一個智者
知道蝴蝶效應
他不在乎
世上沒有不能被馴服的蝴蝶
他回到家,決定
毋須把牠們揑死
蝴蝶效應不重要
只要牠們不再亂自飛翔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191101日。


圖片來源:Wynwoodsho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