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一如以往

這首詩的初稿是在七月一日晚動念,七月二日清晨寫出來的。在書寫的罅隙中刷面書,讀到周保松教授當天一段帖文,說「我不會改自己臉書的名字,這是真實的我。// 我不會刪去以前的文字和相片,那是我真實的生命歷程。」他還說,會一如以往分享報導和評論。我心想,怎麼有點像這詩中說故事的人?

 

《有時》

 

此身在此。在吉日

指定的慶典如期

在烽煙過後的繁華地點

賓客主人相慶,然而

有時在不指定的時刻

他們會忽然失去信心

害怕城市穩定地失序

人們對未來終於失去耐性

 

二次回歸比第一次嚴厲

像必要的善意之惡

有人為朋友述說這兒的景況

不願把真實塗抹成彩

又不忍故事說得太灰

 

有時故事裡的人掉進白色世界

憑著聲聲擁護倖免於恐怖

有時規矩在故事裡崩塌

小撮人得以掙脫惺惺姿態

在一些故事片段

有人想像人民是自由的人

即使那可能生於錯覺

以為國王的新衣只是寓言

 

一朝臣子從命廢止了寬容

看不見新衣的孩子不獲赦免

所有關心被指為片面

所有盼望俱已無言

他向未曾星散的朋友說

不要以為一切也是枉然

從好年積蓄的東西

有時會支撐許多個荒年

如果支撐著走下去

可以放開心懷

不要每天怪責

獲罪於天的孩子和自己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20731日。



 

 


2020年7月24日 星期五

賣書難


疫情再起,書展無奈延期,主辧者和政府看來有些不情願。這本來是緊接港區國安法通過後的第一個大型市民節目,有象徵意義。如今疫情擴散不止,又逢二次回歸整肅不休,市民一邊挨抗疫一邊忍受鬥爭,政府要當心民怨尋隙再爆發。其實鬥爭是否真的要做到無孔不入才算成功?早前在「眾新聞」讀到一篇關於書展的報道,問會否政治審查可能有違國安法的書籍,長標題裡有四個字「依法賣書」令我印象深刻。心想,我們竟來到需要強調依法賣書的時代了嗎?

《出門歸來》

時光紊亂,出門去
讓心靈遠走
繞藍色星球緩緩飛一匝
確認銀河裡這是我們唯一的家鄉
我們穿越壓縮的時空歸來
慶幸未在大氣中摩擦殆盡
想起遠航與歸來
同樣經歷猛烈的撞擊

我們歸來
街上還有電車行走
街角還有報攤
傴背的攤販掛著布袋
等候還會使用硬幣買報紙的人
我問這些日子有什麼新聞
也沒有什麼,她說
瘟疫重來
不許書展如期依法賣書

上茶樓重溫老日子
點心紙上高危的食品已不多
電視在頭頂重播消息
湯漢主教早前獲知
港梵往來未算勾結外國勢力
茶客小心喝茶
守住合乎規定的距離
沒有誰如常高談闊論
安靜像是處變不驚
即或從未出門遠行
他們同樣經歷猛烈的撞擊
日復一日適應著生活
就像我們一樣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20724日。




2020年7月19日 星期日

萬一這才是第一波?

因為在醫管局時期做過風險管理和傳染病應變方面的工作,有時媒體會邀約我分享對COVID-19疫情走向的觀察,例如411日在香港電台讀了一篇「香港家書」。這些分享往往並非提供專業或專家的見解,常是出於一種緊迫感或不安,因而提出一點看法。34月間香港挨過一浪密集的新增確診個案,那是每天大量港人從全球各地避疫回來,其中有患者,醫院系統承受重大壓力。不過,到那篇家書依期讀出時,疫情已經回落,我的擔憂和預感都落空了,最少是來得太早。

4月下旬至6月,無論政府或社會都相信疫情已基本受控,防控措施逐步解禁。7.1回歸紀念日前後,全民關注的是港區國家安全法。然後,「第三波」淹至,接連多天確診個案都超過50宗,我早前擔心的危機忽然近在眼前。周四(716) 我在臉書上貼了這一篇:

「第三波疫情仍在惡化,迫切的問題是:-

1.        如果每天新確診逾50宗,醫院隔離病房能夠支撐多久?我的估計是兩星期。

2.        新個案開始滲進醫療機構。醫護感染及因緊密接觸隔離觀察,會削弱抗疫人手,令局勢此消彼長。

3.        老人院和外傭群體出現較大群組爆發的可能性已不低,一旦發生,就不是每天50個的局面。

4.        昨天開始的加強抗疫規定還算及時,但能否阻止上面三者發生,我看機會只有一半。多看五天,如果每天數字回落到30宗以下,或者可以逃出第三波。

5.        現在設想以下情況開始籌劃應對已經不算早:萬一惡化至每天80宗以上而醫院隔離病房及加開病房都住滿,我們有什麼方案應對?

以上不是製造恐慌,相反,必須絶對冷靜思量。」

「星期日生活」編輯見到貼文,邀約我進一步講述這些關注。我不想重覆細說,試從另一個角度反思自己的擔憂:媒體都用「第三波」來描述這一浪疫潮,我也順著用,但隱約覺得不妥:萬一眼前這一浪才是真正衝擊香港的第一波,之前那些只是預警?

言詞有時而窮

這有些嚇人,但並非語不驚人死不休。讀者也不必以驚嚇心情閱讀,可以視為一次心理預演(mental drill)

為什麼要心理預演?因為經過近半年抗疫,包括我自在內都有些抗疫疲勞」。我近日想到的是,所謂抗疫疲勞」,除了是人性和心理,也與「語言疲勞」有關。不更新語言和語言背後的思維的話,借用內地說法,可能就會落入誤區」,因而在這場抗疫戰失陷。

舉兩個例子。官員和專家常叫大家不要掉以輕心」,但這句話在幾個月來已經說了聽了幾百遍,疲勞過度,現在聽著時只覺得累,沒有警惕作用。又例如說第三波疫潮「來勢洶洶」,這是強烈的形容詞,但反映不出形勢的險惡。當每天也有二、三十宗不明源頭的新確診個案,社區裡很可能有三、五倍以上「隱形病人」,疫潮正在瀰漫各區,還說「來勢」,就好像說它將至還未至。

對,這些似乎屬於咬文嚼字,再說下去就會清楚一點。周五(717)各大媒體都用類似的標題「新增67宗確診個案 創單日新高」。這是十分準確的,問題是在金融城市香港,受每天報道股市恒生指數影響,創新高」只是一個漸次上升的概念,每天升百分之一,連升七天已經不得了,我們沒有更有力的語言可供描述幾何級數式上升。

如果這還嫌太抽象,讓我借新加坡的疫情數字來說明。新加坡疫情比香港稍遲開始,頭3星期每天新確診數字在30宗以下(還記得有位新加坡部長嘲笑港人心慌搶抗疫物資嗎?)43日,新加坡新增確診65宗,與我們目前的每天數字相近;410日,單日新增確診198宗;417日新增確診623宗。在420日,新加坡的疫潮去到高峰那一天,新增確診1426宗。注意,這些都是單日的新增數字。這就是幾何級數式上升。

回頭看波浪

三月新加坡疫情初起時每天幾十宗,依香港的叫法是第一波」,4月中的大浪算是第二波」,但是當每天個案上千,回望圖表,根本看不見有什麼第一波」,那只是海嘯來到之前的微瀾。

香港的所謂第一波」只是每天從內地輸入單位數字個案;34間所謂第二波」,醫院壓力大,病人不少,但畢竟絕大多數是有序地從全球回港,而且病人多屬年輕,重症很少。今次社區多源頭齊發,老人院舍爆疫(幸好只是」中型院舍),而醫院也出現個案。暫時稱之為第三波」還是可以的,但如果軒然成為巨浪,第一、第二、第三波」逐步應對的思維將不管用。

逐步應對思維的一個例子是,目前規定食肆晚6至朝5不准堂食只准外賣,政府說,不排除若疫情進一步惡化,會全日禁止堂食。11等於2,在疫情漸進時是不會錯的,問題是情不一定乖乖地拾級而上。因此,必須及早問,萬一眼前才是香港的第一波,我們要準備什麼?

我得絮聒重覆,以上是演練可預見的挑戰,並非預測末日;抗疫要鎮定沉著,不讓公眾出現恐慌,但是如果我們不及早調整心態,只靠衛生署和醫管局前線人員行多步再走多步,病房加開一個再加一個,數手指的應對模式是不足以應付真正的第一波疫情

有點慶幸的是香港書展在最後一刻叫停,同時政府推出一籃子控制措施,這可算是及時的,如果市民能嚴格堅守社交距離幾星期,那個致命的第一波就不會到來,而我的擔憂就像上一次一樣,會再次落空。但願如此。無論如何,以美國、巴西、印度為首,全球疫情仍然在半失控狀態,香港遇上真正的巨浪的風險並不是沒有,我因此在那篇臉書貼文之末附加了一句含有政治意味的呼籲:希望有關方面全面暫停政治鬥爭,因為我們真的來到一個關頭,有必要全民抗疫了。

 


《明報》「星期日生活」 19.7.2020




2020年7月17日 星期五

止亂之後


港區國家安全法樹立,特區局面趨於平定,因為它的震攝力和殺傷力都很大,有組織的抗爭只能偃旗息鼓。然而我總是想,若不盡早著手疏導民情,反而整治鬥爭不絶;若執法者不知節制,用盡氣力表現忠勇,即使高壓再高壓,打擊復打擊,社會的穩定最終都是虛弱的。

《我們能承受的》

那些我們能承受的
乾淨美麗的秩序
深刻的忠誠
飛揚於塵土之上

那些守候著
沒有說出來的心願
如今混和歉疚
注入地下

這些日子之前
我們也曾千挑萬選地過活
隱隱約約身在福中
痛癢不多,偶爾生一些病
輕輕呻吟或感恩

我們能承受的日子比想像中長
守候不像會到來的奇蹟,想像
奇蹟可以是很小的事
譬如學校復課
老師毋須官方逐日認可
還有人講授一點舊書
居處恭,執事敬
知道恭敬不關在權力面前俯伏
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
得一種普世價值的解讀

我們能承受沒有奇蹟的日子
陽光照不見的幽深
蛙與蝌蚪在井底相濡
我們相濡
憑著僅可承受的想像
和記憶
無法承受的動亂
都在這兒,這時
細碎無聲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207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