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 星期三

移民潮的真相

這一篇文章不多不少是緣於袁國勇醫生11月中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的一番話,觸動而寫的。據《明報》的報道,那個訪問主要是談「疫苗護照」,主持人提及有些市民認為會失自由,問他對此有何感受。袁醫生回應說,自己經常向同事、學生說「真相最緊要、要堅持真相」。然後他「話鋒一轉,談及移民潮」,這樣說:「其實係咪真係一定要唔開心就要走?我覺得唔係,最緊要真係要持守真相、講真相,絕對唔可以容忍任何貪污,只要香港每一個人都係咁做,加埋我哋每日好忠心做好每日應該做嘅嘢,好好持守我哋嘅崗位,我覺得香港係有希望㗎,唔應該因為有過去嗰兩年嘅動亂、各方面嘅嘢,就令到大家放棄呢個地方。」

在過去一年選擇離開的人,現正準備或認真考慮離開的人,是否因為「不開心就要走」?相信沒有人會是開心地移民,但離開時不開心,和只因為不開心就走,有天壤之别,邏輯上亦不相同。

打個比喻:我在醫管局工作時期曾經管理人力資源,當時醫護人員士氣甚低,流失率在上升。辭職的員工當然是以不開心的居多,但他們是否「不開心就要走」?如果管理層是這樣想又這樣說,那就是不肯正視諸如工作環境、上下離心、歸屬感薄弱背後的種種客觀問題,而且無異是暗示,那些員工選擇離開是有些情緒化,因為思維負面而不肯堅持在公營醫療服務?

試想想,如果管理層想給員工打氣,規勸他們要正面、要看見希望,一味說:只要每個醫護人員緊守崗位,堅持廉潔奉公,講真話做實事,公營醫療一定有希望的。員工會怎麼想?「緊守崗位」這些話都沒錯,但不對焦也不正視問題,就只是泛泛之談。

說到底,移民潮因何而起,選擇離開或準備離開的人是基於什麼考慮而走,不應從想像或道德判斷去定性。這首先是一個需要實證調查和研究的題目,而前提是當局願意稍為放開定見,多渠道收集資訊。前提的前提當然是,不怕逆耳之言,不排斥真心的意見。

這樣想時,就知道我們離開「知道移民潮的真相」有多遠。不敢或不肯調查研究,不正視面對,如何「持守真相」、「講真相」?

我處於「認真考慮離開」的狀態,「認真考慮」的深切程度或者不是袁醫生所能想像的。我在本欄曾輕輕提過,自己其實是一個本性很難移的人,在美國念完醫科選擇不尋求綠咭居留,回港重新考執照試行醫,我對中國和香港的身份認同從沒游移,八九年、九七年也沒有想過離開。香港這十年的變化大,但大方向還是在我意料範圍之內。令我認真考慮離開的原因大概是兩樣:一是這個城市的管治變得如斯粗糙冷酷;二是「公平公正」因政治需要不斷地被重新發明。我喜歡文學,覺得曹植詩「鴟梟鳴衡軛」、「蒼蠅間白黑」兩句頗為切合當下的香港狀況。

或者我有代表性,或者我只是例外,完全不代表其他人,但歸根結底還是這一句:移民潮的真相究竟是什麼,首先是個實證的問題。如果當局展示勇氣面對它,或者我就不需要考慮離開了。

 【思遷集.十三】

https://bit.ly/3m649D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