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6日 星期日

伴著生老病死

我不常入電影院,更少看紀錄片,卻是兩個月內在生活圈子兩處來源不約而同聽到這一部片,就進場了。
導演黃肇邦是八十後,年紀和我的大兒子差不多,《伴生》卻是拍得這樣沉著有耐性,我有些驚奇。看了頭十分鐘,還在靜靜地紀錄中年的兒子在辦母親的喪事,言簡情深地安慰喪偶的老父(「松哥」)
松哥清癯而且有些文氣,他出席妻子生前院舍辦的小小追思會時,鎮靜地講了幾句話講老妻生前的好。然後,社工教房間裡一圈七八個人一起靜默一分鐘。我預計了導演會完整攝錄這一分鐘,卻沒有預計在靜默當中,「松哥」忽然迸出如歌似泣的幾個字:「…梅呀…妹…!」
耐性還在於導演用上兩年時間攝製,長時間追蹤三個家庭怎樣面對親人的老、病和死亡。一些場景在瑪麗醫院內外實地攝錄,這時候鴿灰色的瑪麗醫院外牆變成老、病到死的底色。音樂也配得沉著,不煽動情緒,因而顯得莊重。
這樣長時間追蹤,竟然拍下了「松哥」悼亡妻中心臟病發,雖然「通了波仔」但不能挽回器官衰竭。他自己成為被照顧的病人,電影的最後部分紀錄了老人水腫、住院臥床、消瘦衰弱,到後來不能言語。旁邊是兒子說,在某一點,家人都在想,爸爸你就放下,去吧。
電影看到中段,我在想,如果只用一句話說這部紀錄片,我會怎樣寫?片中另一個家庭是個四十多歲體形瘦小的女兒,不結婚半是為照顧長期多病的父母,堅強得不得了還要受鬱結的父親嘮叨抱怨。走在瑪麗醫院的長長斜路上,她細說有一回真的失控,爆發了,父親嚇呆。她回想時,向拍攝人員靦腆地微微一笑,輕輕說,只有那一次,真的控制不住。
電影由東華三院贊助,三個家庭的主角也在接受有心的服務,其中一個,「慕嚴」輕微智障,有眼病和長期在抗癌,但她有藝術天份,在東華三院贊助的藝術班展露才能。他的兒子從兩歲失父住寄養家庭,長大後就一直照顧在這個多病的媽媽。
用一句話說這部紀錄片,我會說,這是呈現照顧者和被照顧者,他們的日子同樣過得多麼不容易,然而不容易的日子就是真實的人生。
加一句,我會說,如果社會正視他們多一點,我們就是實在一點的社會。

原載 《信報》「醫三百」專欄,2017225


2017年2月16日 星期四

合穿的衣裳

今年新年家人團拜,我穿的外衣是二十多年前在太古城買的,簡單的剪裁,上好的料子,款式不特別時尚也就不容易過時。這是套在西裝上衣穿的鬆身薄羊毛絨短褸,我其實很少場合需要到這樣穿西裝加薄褸,因此它就常放在衣櫃內。現在拿出來,掏掏口袋,裏面竟是十年前當醫院院長用的名片。
十年過去,穿的衣物都大了一個尺碼,本來是鬆身外褸,現在可以獨立穿着了,而且十分合心意。這一穿,家人還以為是新衣!
這外衣現在尤其覺得矜貴,還因為那個好的品牌已從香港市場淡出,被潮流淘汰了,市面上簡直再找不到這一類中等價錢、平實舒適的外衣。
衣櫃裡面還有另一件「古董」,平平無奇的傳統藍、灰、白大格仔flannel shirt,大學時代從downtown廉價衣店買的斷碼貨,並不稱身,穿起來卻是出奇地舒適,而且任你水洗幾十年,不起毛頭,柔滑如昔,衣鈕也不丟一顆。因為不稱身,平日不會穿,但四十年來每次旅行坐長途機,它就是機艙衣物首選,其中有年少時坐飛機的記憶在。
從衣服想到人。雖然我們常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假設了社會不會埋沒人才,但事實上並不一定如此。在沒有耐性的時代,耐用耐勞不值錢,有些並不光芒耀眼的品質,甚至不合時宜;然而換一副眼光,也許出奇不意地,在某個時空自有合心水的用武之地呢。
新年前撿拾衣物,還翻出數件兒子的輕便外套,全是簡單舒適又耐看耐穿的。那些年他們買衣服還會請這個父親幫幫眼,出主意拍板:50/50,兒子跟我各佔一半話事權。這種民主共識買下來的衣服,結果是過不了兩年,長大了的孩子就以行動透露了自己的主意。大家不道破,其實哪裡是50/50?他們順著我的喜好,沒投反對票罷了。
這些做父親才識會欣賞的衣物,靜靜地在衣櫃裏等人穿着,等了多年,來到衣櫃要大掃除,恰逢我退休後未開始下一份受薪工作,竟然有閑心逐一試穿了,有些還合穿,十分愜意。這當然了,50/50,當日是自己出主意挑選的呢,而且,因為以為是買給孩子的東西,選的尤其嚴謹。


原載 《信報》「醫三百」專欄,2017211
圖片來源:visualsoft.co.uk

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捲入政治漩渦

我在留意美國一名年輕實習醫生的處境和去向。Dr. Suha Abushamma的未婚夫是美國人,她不是。他倆預備今年夏天結婚。她必定是異常優秀的醫科畢業生,才能獲聘在全美最卓越的醫療機構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 當駐院醫生接受專科訓練。這是她實習訓練期的第一年。
今年一月,Suha放假返沙地阿拉伯探望家人,忽然聽聞總統特朗普簽署禁止7個穆斯林國家公民入境的禁令。沙地阿拉伯不在受禁之列,但Suha入了蘇丹籍,蘇丹公民即時被禁入境。她聽到新聞,連忙銷假飛返克利夫蘭但已經太遲。在紐約JFK機場她被截住,羈押九小時,期間據說被拒絕打電話給她的移民律師。她在海關人員引導下簽署表格,以為這只是暫時遣返沙地阿拉伯的紀錄,但相反,文件原來取消了她的美國簽證。
那是一個週五。當天晚上,美國區域法院法官Ann Donnelly發出一項緊急命令,下令海關人員全面暫緩執行總統特朗普的禁令。這又是太遲了,Suha坐的那班機已經飛走。
《美國新聞》每年選出全最優秀的20所醫院,列入「榮譽榜」(Honor Roll)。克利夫蘭診所」2015居榜首,201 6年居次位。它可不是一間診所而已,中心本部有41棟建築,在周邊社區經營18個健康與門診手術中心,俄亥俄州地區有11家醫院,在佛羅里達州、加拿大多倫多等地還設有分院。近十年它銳意改革服務,一切以病人為中心,The Cleveland Way成為暢銷書。領導克利夫蘭診所成為醫療楷模的行政總裁是Toby Cosgrove76歲仍未言休。
恰巧也是不巧 Cosgrove近期接受了特朗普邀請,加入新成立的「戰略和政策論壇」,是智囊團中唯一的醫療機構代表。Cosgrove對奧巴馬醫療改革帶來的繁多監管素有微言,在這方面可能與特朗普理念相近。
更不巧的是,一如往年,克利夫蘭診所的周年慈善籌款餐會選了在特朗普的一家酒店渡舉行。
Suha的律師代表已入禀法院,尋求推翻海關註銷的美國簽證和拒絕她入境的決定。法官下令特朗普政府派員出庭解釋。這是關乎公義的官司。
原載 《東周刊》「一葉一杏林」專欄,2017215日,經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