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回到七年前?

這幾個月醫療事故好像此起彼落,病人、家屬、醫護人員、背後聲援的組織,各自鼓躁。然後春季流感潮淹至,醫院遍地開花,病人等候時間惡化,林鄭月娥特首也要擇周日親往伊利沙伯醫院視察,要求醫管局盡力制訂方案應對。我人已經不在醫管局,但有親人在公立醫院最前線工作,對超負荷的急症室和病房那種苦戰仍然有些感同身受。
老友問我,七年前你調任醫管局總部,不是幫手救火,改善工作環境嗎?後來處理醫療事故和管理病人服務質素,靜得一陣子,現在又到七年前?是否打回原形?爆煲難以避免?
一輪急問,難以招架,我只能簡單地答:管理上做的,並不只是救眼前的火,穩住局面常是為應付與日俱增的需求。人口老化的威力並不是字面上就可理解。而且,體制上的癥結,完全不是靠急症室略為加價,就能期望搔得著癢處。
因為在醫管局還有一些榮譽顧問職務,我仍可享用一些內部資源,得益之一是可以透過內聯網讀有關醫療的電子剪報。最近我看了一些十多年前的醫療剪報,嘗試以某種「大數據」視點回顧當年香港的醫療議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現在回頭看,2003年沙士前後真是關鍵。
當時經歷不理三七二十一的公共財政緊縮瘦身;然後政府幾乎擇日上馬的醫療融資改革馬前失蹄,然後社會就放棄面對結構性的難題,變成日後只在逐一醫療熱點上攻防和爭抝。
當年我在一篇專欄文章有點疑惑: 1992醫管局接管全港政府醫院和補助醫院,統一改革,至2006年的頭十四年,變革很多,進步不少,但是說不清楚整體目標與方向。我開玩笑說,公共醫療「逢七而變」,醫管局成立後享受了金光閃閃的七年發展,把破舊的公立醫院變身為面向中產期望的現代醫療;第七年就醫療緊縮,緊縮了七年,內癆外傷,忽然香港不再喊窮了,又擺好姿勢,放下身段再出發,要在「問責」的框架下滿足市民期望。
2006再過十四年是2020。未來數年是人口老化的高速期,或者「問責」的鐘擺要回頭了。有一天我們要承認,這樣的格局底下,無法持續地滿足市民期望。正面一些看,要尋找新鮮的切入點,挑戰固有格局,才有希望好好照顧市民。
原載 《東周刊》「一葉一杏林」專欄,201782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