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5日 星期六

以歌療慰


上周二,梁栢賢醫生最後一次以醫管局行政總裁身份主持醫管局研討大會,在開幕致辭,他回顧公立醫院從八十年代帆布床遍地,到九十年代醫管局成立著手改革,至今天的高低起落,回望打過的仗有喜有悲。然後他介紹三十多人的員工合唱隊出場,隨即在講臺開腔領唱羅文的《前程錦繡》:「斜陽裡氣魄更壯,斜陽落下心中不必驚慌,知道聽朝天邊一光新的希望..
Coffee break,我喝了點水,步回會場聽下一個環節。梁醫生也要返回會場做主持。他被前線同事截住拍照留念,一個接一個,我看插不了隊,只可擠上去握手。我說不來「集郵」了,加一句,剛才合唱那一節很好。他以慣常口吻笑著回應:「OK吧?」
有時我會在表達了由衷欣賞之後,然後才清晰地想到所讚賞的是什麼。 這個情景就是如此。一些舊同事對我說,一起唱歌真令人感動。當時台下一些觀眾也跟著唱。有些同事很喜歡這首歌,尤其它的歌詞。這也是我喜歡的一首歌,但我沒有跟著唱。唱歌對我來說不是自然的,不管是在卡拉OK開車哼著唱。然而在這個場合,我真是覺得以歌傳遞出來的信息很好。
什麼信息?在過去的一年裡,前線醫療人員有些躁動,衍生為公開抗議。有評論將責任簡單歸咎於醫管局的管理主義。一些觀點言出有因,另一些則頗不公平。無論如何,總體來說普通人的印象是公立醫院的士氣下降了,也有人先入為主假設前線和管理層之間存在鴻溝。我高興梁醫生沒有借用他的演講來為任何事情辯護。這不是一個澄清的場合。不過他在演講中溫和地解釋了多年來管理與改革的思路。合唱部分恰到好處地傳遞兩個信息:一是高層管理人員並非高高在上;二是即使在最困難的時期,同事的精神還在。
在回家的路上想著這些時,便也想到,這樣的情意表達,是否可以擴展到病人呢?醫院服務效率很高,工作趕忙,有時機械化,醫護人員可能不會真的為病人唱歌,但為什麼醫院不可以容許多樣化的情意表達方式呢?音樂、美術、戲劇,詩歌,對病人對員工都有療慰功用,就像在研討大會上那樣
原載 《信報》「醫三百」專欄,2019525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