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7日 星期五

想著也門


也門是阿拉伯半島上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從香港飛也門航程為 9 小時 10 分鐘。2015年以來,它被內戰和對外的戰鬥摧殘, 600萬人傷亡。 偶然知道她有詩歌傳統,即使國家已成廢墟,人民還在寫詩。我找不到也門詩人的詩作,下面這一首是阿拉伯裔美國女作家Threa Almontaser寫的,題為《Yemen is》,2018年獲獎。

《也門是》

腐爛的牙/塌墮的飛機/木筷的裂刺
抝折兩截/親吻孩子的爸爸說乖乖睡

就不再回來 /發抖手指壞心腸
扣著扳機 /脆弱的邊界,入侵者塞滿

街道像當年英國殖民者進入,我爸說,
來改造我們。也門在褪色,家常照片和拉塔的孩子

一直挨餓,市場被輾碎,阿卜杜勒被毆
從他的車子扯走。也門竊笑我爸的心 ——

地窪噴出大洞,因為再無綠色田野
和柑橘樹,如今它什麼也不是,我不知來自什麼地方。

也門是濃郁摩卡和高聳的棕櫚樹,是野豹
和煙草灌木。我的姑姑奶奶日出早起

蹲在屋外的烤爐邊,麵團塑成新鮮的麵包,
雞骨頭拋給黑禿鷹,流浪貓,

木的煙和在生長的東西散發著幽香。也門砍掉一半
自它的中央,我的頭枕在祖母的手

讓她梳理我的頭髮。我收不到什麼日常援助電郵籌募邀請
是關於也門。不在新聞也不在朋友念中

是有空再說的也門。我二手聽來故事:叔叔從那邊
剛回來,他遲了抵埗,機場被滲透,

從我媽媽的廚房的固網電話,抽泣聲
在另一端。我坐在我們屋前門廊,安全毋須看

他們蒼白的臉,遠離他們悲傷的氣味
當他們等待,疲憊而舌頭乾旱,乞求

小小的交付,乾淨的水,
神的信使到來,棲息的蔭。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191227日。

圖片來源:Los Angeles Times


2019年12月20日 星期五

惡日子裡

香港有相對獨立的醫生組織,無例外地重視專業自主,無例外地關心市民健康。在洶湧連月的日子,它們或是謹慎發聲,或是沉默。
在好日子有聲有色,惡日子裡無聲無息,那也可能是情非得已。我們對其他人或者不應有特別期望,對專業組織是否也一樣?當然這是政治敏感的時期,但是連對公眾健康也不置一辭,會否讓人納悶?

《我們保持沉默》

風起時
我們保持沉默
專業有主

無風最好
樹常自沉默
無風摩娑
無雨淅瀝

不招風
不追風
我們獨立
又連結著大體
大莫大於森林
當巨藤蔓生
伐木聲隆然
林梢猶自漠漠

猶幸無風
毋須握伐木之斧
或身受砍伐
不曾被禁
不是行將被禁
不算恐懼,我們
只是沉默,只是
我們為何總是沉默

莫問有風
或無

我們並非選擇沉默
只是維持著
這片樹林,根深的姿態
在非常時期
如常作為例外

自問有主
或無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191220日。


圖片來源:Expressive landscapes by Janine Baldwin (Pinterest)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如何面對一場精神創傷疫潮」 2020 年 1 月 10 日


上月12日沒能舉行這講座,那天更發生中大二號橋衝突一役。

推到2020  1  10 日(星期五)舉行,題目也要調整。本來是「快將到來的精神創傷疫潮」,現在是「如何面對一場精神創傷疫潮」。

事實上,因為中間發生的事情,連內容也重新想過。這將是香港醫學史特別的一章。

講 者: 區結成醫生*
主 持: 區家麟博士(新聞與傳播學院專業顧問)
日 期: 2020  1  10 日(星期五)
時 間: 晚上 7 時至 9 
地 點: 康本國際學術園二號演講廳
語 言: 粵語
報 名: https://bit.ly/2JhyQSB

如有查詢,請以 3943 8621(電話)icare@cuhk.edu.hk(電郵)聯絡本中心

*講者簡介:
區結成醫生,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總監,老人科及康復專科醫生、前公營醫療管理人,曾任九龍醫院行政總監、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等職。從事寫作,筆名區聞海,撰寫專欄及出版人文著作。近年出版包括《醫院筆記:時代與人》(2016)、《有詩的時候》(2017) ,及《生命倫理的四季大廈》(2019)等。



2019年12月13日 星期五

機艙裡的情緒


我有些畏高,忌幽閉,但是沒有機艙恐懼症,想來有些奇怪。第一次坐飛機,19歲,從啟德機場起飛,坐Pan-Am,家人送別有愁緒。我未識愁滋味,高空看雲,想像遠處有一個世界。當時可能帶著自己未完全明白的情緒。上月去紐西蘭開會,回程起飛前,人在海外看區議會選舉結果並聽聞示威者判刑。四十多年後,再次在空中帶著不完全明白的情緒。

《那些方塊字》

在三萬五千呎空中我寫了一首詩
昏昏讀來驚訝它的黑暗
為什麼有些山嶽令我怵然
是不是因為那些方塊文字

[]
整整一座壓在頭上
山峯眼底都是牢獄
左邊是犭
右邊有犬
當中關著人們說過的話
那些敢於言說的人

[]
有些牢房令我擔心
我是威武容易屈的人
瓦遮頭,即可為牛
讓那些不屈的牛群去列隊吧
牠們去任何有蓋的地方
都是屠房

[]
屠宰的聲音令我毛骨聳然
有人在扣押中聽聞物體隔牆呼喊
尸居的空間剩餘酸辣氣味
那些我們以為值得守護到老的歲月呢
那些老者,行者

[]
可以聽到的事情並不只是傳聞
危言圍繞著沒有多少歲月的人
士方烈,牲在犠
聲音隨時從耳邊溜過

[]
我在那些方塊字讀到宰割聲心下懔然
昔日我常在門裡耳聞大海
如今門前橫亙寒山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191213日。


圖片來源:www.hdnicewallpapers.com/ (edited)

2019年12月9日 星期一

「齊心」「共享」消失之後


這篇文章是在紐西蘭南島南端的城市鄧尼丁寫的,寫時理工大學的圍困還未解。早一星期我離港時,圍困爭持激烈,街上聚眾聲援,警方以催淚彈驅散,連伊利沙伯醫院也受到波及。抵達鄧尼丁,為我辦理入住旅館手續的是一位衣著整齊、談吐斯文的先生,禮貌地問我來參加什麼會議,我說關於法律和倫理。他又問我從哪裡來,聽到「香港」二字,就敏捷地反應道:「那你一定有很多法律和倫理問題可談了!」其實我來是談香港最近就「預設醫療指示」立法的公眾諮詢。這位接待的先生似乎很清楚香港的困境,輕輕說:「雙方堅持不退讓,就沒法解決了。」我後來知道他本身是一位律師。
這篇文章刊出時,慘烈的鬥爭已經持續了整整半年,期間許多既有的價值規範嚴重破損。有人哀嘆香港回不去了,甚至說,this is the end of Hong Kong as we know it 可是,我們熟悉的和惋惜的香港到底是什麼東西?
我們選擇惋惜什麼,不完全是客觀的,往往反映自己最著緊的是什麼。本報同文「天峰醫生」是我以前的醫管局同儕,近月接連兩篇專欄文章談「烏合之眾」。這是從一本暢銷書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出發,剖析為什麼原本會思考的「個體」聚集變成「群眾」之後,容易情緒躁動,變得愚蠢盲動,不問手段。我覺得他是在惋惜香港失去溫和理性。我卻也覺得,「烏合之眾」的鏡子同樣應該照向另一方。同文雖然也有批評政府在處理危機上欠決斷,但就沒有注意到,當整個政府與警隊自我綑綁,同樣形成了遠比「個體」愚蠢甚至盲目的「集體」。The unpopular mindthe popular mind一樣偏執。
「齊心一意」甚難
我還未決定自己最惋惜的是什麼。在鄧尼丁的會議我參加了一個工作坊,小休時有與會者問及香港的抗爭情況,我只能簡略地說來龍去脈,再補上一點感想:過去香港人互相容忍不同的價值觀,雖然未必好好對話,總算有兼容的空間,現在沒有了。
晚上我上網搜尋了一下過去十年間香港普遍流行什麼願景口號,其中兩個特別明顯:「齊心」和「共享」,分別見於兩屆特區政府新上任的時期。2012年新行政長官梁振英就職致辭,以「齊心一意,共建香港」作為主題。當日他說:「只要我們齊心一意,必定能夠將香港打造成兒童茁壯成長、青年實現理想、壯年人一展所長、長者安享晚年、七百萬市民安居樂業的理想家園。」這聽來容易,其實難於登天。「只要」是以全民一致為大前提,這有什麼可能發生?香港社會並不是一個傳統的儒家大家庭,即使當它是個大家庭也要正視家庭內的嫌隙不和吧。試想為什麼香港一向要標榜包容?因為這本就是一個多元化、習慣了歧異、思想自由的地方。當然自由並不是絕對的,提倡「齊心」也並無不可,但是不宜一味排斥異質;即使有些事情要劃紅線,也不宜以打擊異類作為施政主軸。
社會分崩離析時,卻還見有報章社論十年如一日地呼籲大家要齊心協力,覺得諷刺。早在這個十年的開頭,和諧團結同坐一條船的想像已在消散。香港人齊心的感覺,往回溯已是2003年沙士抗疫,2008年汶川大地震也曾喚起民胞物與的中港情,之後就每況愈下。來到今天,在這個十年最後一個月回頭看,只不過半年,所有對抗牴觸、異化疏離的情緒都夾著憤怒決堤泛濫。這是互動互撞形成的,不能以「群眾如何變得愚蠢」簡化地去理解。
「共享」忽略矛盾
現屆政府沒有侈言「齊心」,改用了「共享」理念,土地政策談共享,學校也在教育關懷共享。「齊心」和「共享」兩者雖然同樣建立在一種和諧的想像上面,但相較之下,「齊心」貼近中國傳統文化,「共享」較有些現代色彩。
政府沒有政治顧問,對香港深層矛盾的分析很少,「共享」的概念就侷限於民生經濟範疇,著眼於市民未能分享社會富裕的果實。順此思路,也就假設青年因無法置業,在社會無根,容易成為失意反叛的青年。其實儘管市民普遍也希望居有其所,房屋問題並不是矛盾的癥結。人們可能在尋找有意義的參與,在參與中建立身份認同。然而在官方話語中,「人心回歸」本身就是終極的意義和身份。
近五、七年間,環繞「自由」和「歸心」的政治角力鬥爭主導了社群的互動,香港公民社會本就不多的人文精神日呈萎縮。本來,政治疾風吹得越勁,社會就越需要建制內外(這是泛指social institutions,不是狹義「建制」) 的知識分子頭腦清醒,堅守專業精神、珍惜規章制度和人文價值;可是在發熱的鬥爭中,這一切都把持不住。
當對抗落幕,我們必定要面對百廢待舉的香港。「齊心」「共享」願景已經破碎,政治口號或者陸續有來。香港需要包容夢想,夢想需要尋找切實的基礎。未來香港的願景要透過開放式的互動共同搭建。我們理應視彼此為真實共存共在的人,堅持誠實正直開放,一步一步前行。
《信報》「生命倫理線」專欄201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