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是月初讀到《立場新聞》訪問一個年輕抗爭者的其中一段話觸發的。那段話印證了去年我對反修例抗爭的一點觀察:有些最固執的年輕抗爭者是要在偽善空洞的現實政治中活出自己的價值。他們拒絕犬儒虛無,狠狠地搗亂了那些務實的中老年人長期依戀叨念的安定繁榮,也為此付出了理性的中老年人難以想像的一生的代價。
《鏡中花》
鏡中花
水中月
如果這是踏實的人對不切實際的
不顧現實不惜代價
不息不止
至死方休的
沒有落著
注定徒勞的
千夫所指的
虛幻理想的追尋者
作出一語道破的
嚴正教誨
那麼問題是
踏實的人怎麽知道
踏實作為一種主義
不是在催促我們
每天更輕飄飄地生活
接受更多形相的禁錮
更心安理得地馴服
而安定和繁榮
像城中一切本來並不虛浮的東西
不是在隨心所欲地被重塑
搓圓壓扁,如泥
當它乾涸
怎麼知道不會碎屑為粉
隨風飛散,或成沙
到頭來輝煌不是沙造的堡
當浪花淘盡,怎麼知道
不變的繁榮想像
不同樣是
鏡中花
水中月
歷史湖泊映照
天空之鏡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20年8月28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