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百年前產科服務起步

最近我在讀李尚仁主編的《帝國與現代醫學》,其中一篇文章,細說早年香港的嬰兒死亡率與嬰兒健康服務的誕生。
《帝國與現代醫學》的書名可能被誤會,以為要表揚西方帝國在殖民地的醫學建設,細讀便知不是,文章都是以縷述醫學社會史實為本。這一篇文章的作者楊祥銀是温州大學人文學院的學者,文章經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葉漢明教授指導完成。
1903年,殖民地總督卜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任命了一個華人嬰兒死亡率調查委員會,負責調查華人嬰兒死亡率偏高的問題是否嚴重,如何可作改善。
那是香港醫療與經濟都貧乏的年代,鼠疫在侵襲,政府醫院建設未有規模,唯一的「國家醫院」在1897年才成立產科部,1902年才開始新式助產士培訓,當年只有兩位婦女受訓。在這個環境,殖民政府沒有特別留意嬰兒死亡率。事實上,香港的生死登記制度在早年頗為亂七八糟,至1894年發生鼠疫,死亡數字不詳,才刺激政府在1896年訂立生死登記條例,其中有規定在家出生的嬰兒要在42天內登記。
嬰兒死亡問題卻不是官方統計人員發現的。1886年,立法會就香港法國修道院和意大利修道院的高嬰兒死亡率表示擔憂。並不是這兩個機構出了什麽問題,而是很多嬰兒送來時已在瀕死狀態。官方統計從1895年才開始將嬰兒死亡率獨立表列,那一年0-1歲的嬰兒死亡率是759/1000,是居港歐洲人嬰兒死亡率的七倍。
總督任命的調查委員會發現,華人產婆(稱為穩婆) 和庸醫的無知和不當操作、分娩空間衛生惡劣,加上母親缺乏正確育嬰知識,以及非香港出生的病嬰給送來香港棄養,都是華人嬰兒高死亡率的原因。
正視問題是改善醫療的關鍵第一步。1904年,民間成立雅麗士紀念產科醫院(Alice Memorial Maternity Hospital) ,由香港第一位註冊女西醫Dr. Alice Sibree主管,提供醫院接生服務;1905年起,政府通過計劃讓新式助產士向在家分娩的貧窮產婦提供服務;1910年《助產士條例》頒布,開始淘汰未受正規訓練的產婆。踏入1920年代,產科服務全面發展,1922年贊育醫院成立是里程碑。
原載 《東周刊》「一葉一杏林」專欄,2015318日,經修節。
原題為 發現問題改善醫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