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

自殺可以接受?


本文刊出的日子恰巧是美國國慶日,卻從美國自殺率近年急劇上升的壞消息寫起,不是「贈慶」,其實稿是寫在六月底,想著的是本港近日的自殺新聞。

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美國每年將近4.5萬人死於自殺。比起1999年,有一半的州分的自殺率上升了三成。最近時裝設計師Kate Spade和名人廚師Anthony Bourdain 之死令媒體再次聚焦討論自殺。自殺率何以上升?簡單的回答是沒有人知道。
有些醫學家相信自殺的根本因由繫於大腦神經化學物質,例如缺少「血清素」(serotonin)做成抑鬱,只要努力研究就能偵破自殺「衝動」的生理謎團。我不會看得這麼簡單,正如我也不太認同另一類簡單化的解釋,例如「因病厭世」,「年輕人就是一代比一代脆弱」等等。
有文章推想,自殺率上升的背後或者有文化麼趨勢在隱隱驅動。自殺是一面黑暗的鏡子,反映分崩離析的美國社會、脆弱的心理衛生支援系統、孤絕的個人心靈躲藏在社交媒體的笑臉照片和可愛表情符號後面。
文章認為自殺率上升也可能顯示,自殺在今天的社會文化漸漸變得更容易接受。學者說這是很難測試的猜想,但的確有可能當今在某些社群,對自殺的態度變得有些鬆動。有調查發現,年輕的受訪者比年長的人更傾向於認同人有權在某些情況下求死,比如患上不治之症、破產,或是厭倦了活著。作者問:自殺越來越多和社會上爭取協助自殺和安樂死的運動有沒有關係?
換了在以前,我會馬上說,這樣扯在一起是上綱上線,現在卻不那麼肯定了。近年爭取協助自殺和安樂死合法化的人士,頗見有利用媒體和真實個案製造有如「真人騷」的話題。這些現身說法的尋死人士,故事有感人之處,看著時,讓人覺得自殺也是不錯的解脫選項。
新近例子是台灣知名體育記者傅達仁,在67日於瑞士的Dignitas機構得到協助自殺死亡。他罹患末期胰臟癌。早一個月,著名生態學家David Goodall從澳洲往瑞士了結生命。他卻沒有身患絕症,只是要以自己的實踐說明,人活夠了應當可以自決離開人間。協助他安排往瑞士的組織Exit International也為他全程安排傳媒訪問,讓「真人騷」的效應盡量發揮。以了結生命推動「死亡自主權」,令自殺顯得別有意義。

《東周刊》「一葉一杏林」專欄,201874日。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無一個自殺死者能翻生告訴大家 what is behind Death。他們卻暗示人死便應 "一了百了"。可是如果自殺真如宗教所指,會有嚴重後果或詛咒,那怎麼辦?如果有一天,有一個五歲小孩說他想,及有權自殺,那又怎麼辦?活著,本就要比死,付出更多(看看每天要花費的金錢、勞力、心血、意志、地球資源等等)。所以選擇活著及面對磨難的人,才是真正勇者。

匿名 提到...

「自殺也是不錯的解脫選項」, 這個毋庸置疑. 當然, 在甚麼情況下, 自殺才是不錯的選項, 言人人殊, 最好是由一個大約有五十年人生經驗的人自行判斷吧, 太年青的可能人生經驗不多, 太年長的則腦袋可能退化或情感變得麻木.

匿名 提到...

"安樂死"等同"無恐慌自殺"。一個身患絕症的人走去"安樂死",同走去"跳樓自殺",跟本無分別,都係走上死路,普通人都會給予同情。但一個好人好姐的人,卻選擇去"安樂死",又可唔可以(例如患上突發抑鬱)?

除非一個病人已無自理能力,否則唔通連去死的能力都冇?在佢未到無自理能力之前,難道從未考慮任何安排?!所以這類病人要求"安樂死",查實根本就係怕死。所以患病便要"安樂死"合法化,是講唔通的。(i.e. 傅達仁係怕死亦怕痛?!)

"安樂死" = "死得其所" 可能如 "共産主義"一樣,是個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