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施政報告,一樁我關心的事項見不到有新聞報道,看了立法會答問又翻了報章再上網還是不見,於是納悶:施政報告是不是遺漏了?這可能比禁電子煙更為迫切啊!最後下載了施政報告全文,才找到了。
195段: 「為讓晚期病人就他們的治療及護理安排有更多選擇,政府會於2019年就預設醫療指示及相關晚期照顧服務的安排諮詢公眾。」高興見到施政報告這一段,簡要而實在,希望來年有關香港人的生命晚期安排可以行前一大步。
這應是承接2017年的施政報告,其中163段說醫管局已就紓緩治療服務制訂策略框架,會訂具體指引,使更多末期病患者能在醫院及社區獲得紓緩治療及臨終護理服務。
過去一年參與了醫管局預設照顧計劃(advance care planning,簡稱ACP) 的指引制訂工作,也為理順它與預設醫療指示(AD) 的關係。生命晚期的治療及護理安排,需要尊重病人意願,也需良好的配套。有一些現存障礙,是與法例有關,不是醫護人員可以克服的。這些障礙有機會便反映,也得到食衛局同事聆聽,因此,來到施政報告出台,就有些期望。港事千頭萬緒,每個人著緊的事情不一樣,什麼是重要的事,可能是「觀點與角度」問題,但也有一定的客觀性。生命晚期的治療及護理安排,關乎每一個人。
香港缺乏生死教育,揾食的生活節奏也不會讓人有多少時間靜思。這是一個「唔得閑病」也「唔得閑死」的城市,總要遇上大病,才來面對治療上的種種挑戰。因為總是臨急上陣,治療的抉擇就只能靠醫生,而醫生也「唔得閑」,在重大的治療抉擇也只顧得上解說技術性的資料的話,不很妥當吧?
病者意願是什麼?不是揀A餐B餐那麼簡單。乍聞診斷時,很多病人的反應是一陣茫然。這就是預設照顧計劃的重要性,用一些時間,逐步對話,分段也可以弄清楚病者意願,如有需要可以訂立具法律效力的醫療指示。有了這些,還需法例上與醫護系統配合,才可以安心。既然「一路好走」是向死者祝福,那麼更應該努力協助生命晚期病人好好走好生命晚期這一程。
原載 《信報》「醫三百」專欄,2018年10月21日。
圖片來源:jfdaily.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