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8日 星期五

有不應宣洩的話


醫護是專業,保護病人私隱是源遠流長的信託責任,病人對醫護的信任有如私密。在當今世界,坦露分享有如家常便飯,人與人之間的私密關係即使尚未蕩然,恐怕也只剩餘音。當然,現代社會有繁多的法律條文保護個人資料,這是硬梆梆的,已失本來味道。無論如何,醫護工作是專業,醫患關係不是社交媒體上面的FriendLike
希波克拉底是公元年前的希臘醫家,被尊稱「醫學之父」。他在Kos一地授徒,以「毋損害病人」為最重要的醫學原則。這是醫學方針亦是倫理原則。希氏受後世長期尊崇,主要還不在醫學成就而在醫德——醫學知識是後浪推前浪的,倫理原則就未必越新越好。
在西醫傳統,醫生執業前有宣誓儀式,最初使用「希氏誓章」,至二次大戰後才被「日內瓦宣言」等倫理約章取代。希氏誓章有尊重病人私隱的一段,讀來歷久常新:
「行醫處世,凡所見聞,有不應宣洩者,余當永守秘密。」

《收藏著的說話》

值夜是漫漫長路
從一個病房走向下一個
穿越大堂,沿著地上的線
褪色的橘黃
這不是特別繁忙的夜晚

輪椅摺疊
靜待灣區如夜泊的舟
長廊敲著步履和回聲
長廊兩旁沒有塑像
耶穌或希波克拉底
醫院裡誰有這樣的期望
然而這一瞬間依稀記起誓章

我看了一個昏迷發熱的病人,再看
下一個病人清醒,或許失眠
身軀捲曲,床欄如栅
忽然開口說話
我聆聽片刻
這不是特別繁忙的夜晚
聽時,我想著今夜還餘多少歇息時間

她的聲音輕細如許
她竭盡氣力叮嚀:
關於這些
請你不要告訴我的家人

我記得這個晚上聆聽了她
從此收藏著寥寥的最後的話

原載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19628日。





2019年6月24日 星期一

弘一法師的「悲」字

612日,年輕人和學生走出去以卵擊石流血收場那一天,我只在晚上九時許在面書貼了網上擷取的一個「悲」字,附上一句記述:
「忙了一天回家看過新聞,弘一法師圓寂前寫的四個字在這一刻剩下一個。」
弘一大師在19421013日黃昏圓寂於福建泉州溫陵養老院晚晴室。臨終前三天,他寫下「悲欣交集」四字,交給侍者妙蓮法師。這是他生命最後的絕筆。
一個得道者行將從輪迴煩惱解脫,為什麼會說「悲欣交集」?一般的理解是,「悲」是悲憫眾生之苦,「欣」是自身得到解脫的喜樂。我覺得未必分得這樣開。觀照自己一生,感受與眾生相連,人生有情,那一點不捨也是慈悲。
當晚沒有這種哲思,只是看著這個「悲」字,久久移不開眼睛。我見到它的行筆結構,奇妙地,完全就是當下的香港。他的書法常是文氣而雍容,恬靜而靈動;這個「悲」字卻並不如此。「悲」字由上「非」下「心」合成,這個「悲」字的上下部分相隔得很闊,但又像互相舞動,亦迎亦若拒,有隱然的張力。
初看「非」的部分想起排放置的鐵馬;側頭細看,卻十足便是巨龍的頭。「非」在上是北,「心」在下是南;「非」的正中兩豎的筆力剛勁異常,龍頭夾著風雷自北方向南俯衝;下面的「心」仿如一葉小舟大浪中晃動,上面那兩點像兩個船員在勉力應接,左右張羅。這些聯想,當然都是大腦的即興亂想,但是當時看得入神,真的見到整個香港的處境。
翻舊稿,原來千禧年我去過杭州,在弘一大師紀念館見過「悲欣交集」四個字的真跡。當年我的感想與今天很不同,寫下:「真跡比書中所見多了幾分顫動和蒼淡,有點將行未行,將大化而尚彌留的意緒。」境隨心轉,當年的中港的關係與今天也很不同。
紀念館還有法師五十五歲時題志的詩:「我到為植種,我行花未開;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2018年春天,這成為陳健民受審前在中大一個書院周會上給台下學生的勉勵說話。弘一大師的詩文和書法都合我意。如果他生當此時此地,不知會怎樣書寫?

原載 《信報》「醫三百」專欄,2019622日。




滿城有傷


一場抗爭衝突在急症室引發新問題。原屬常規的大型事故統計分類被懷疑是否對求醫的示威傷者不利。警員在公立醫院拘捕傷者,好像認定了在現場的人,若非為公事受傷就全是罪犯。

《他們送來》

他們送來一個傷者
他們送來一個絕食者
他們送來一個警員
他們送來一個示威者
他們送來一個記者
他們送來一個旁觀者
他們送來一個其他人
他們送來一個死者

一個死者與示威有關
多數死者與示威無關
說明與示威有關的死者人數較少

有一個示威者在這兒被拘捕
有一個旁觀者在這兒被拘捕
有一個其他人在這兒看見一個示威者被拘捕
有一個其他人與示威無關
他是一個在院舍看電視新聞時不適的老人

他們送來一個又一個傷者
如果穿著便衣是否就不是警員
如果穿白色T恤是否就是示威者
如果T恤染血是否就要拘捕
如果是警員是否就要拘捕身上染血的人

他們送來警員
示威者
記者
旁觀者
如果這是平常日子
為什麼送來這麽多的人
如果他們有傷
這是否就是一場暴亂
如果滿城有傷
是否就是全城暴亂
如果是這樣
他們會不會送來全城的人
如果是這樣,啊
你會不會悲傷

原載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19621日。



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

文化差異對(生命)倫理學有多重要?


四月時中文大學醫學院主辦了一場亞太區生命倫理教育研討會議,我們生命倫理學中心的副總監、中大哲學系教授李翰林在會議演講一個有意思的題目,聽者有共鳴。他指出,不同的文化似乎會對各種事物產生不同的看法,子女對父母的孝順問題便是一例。如果兩個文化在一個問題上互相分歧,兩個意見可以都是對的嗎?如果認為可以,那麼回答這問題的人就是來自「道德相對主義」(moral relativism)。本文的第二作者區結成在新近出版的書《生命倫理的四季大廈》恰巧也觸及這問題,就請李教授簡述一下,這篇文章是他的演講要旨。
道德相對主義理論認為,道德上的對錯只能參照特定社會群體的信念系統來評價,例如,對於當代東亞人來說,孝順是相當重要的價值,對於當代西方人來說,孝順便沒那麼重要,而這兩個不同的觀點都可以是對的。
然而,道德相對主義是錯誤的。假如道德相對主義是正確的,我們便會完全喪失評判其他文化中人們的言行的資格。這將是很荒謬的,因為如此一來我們將無法批評其他文化中的罪惡。
李教授指有必要區分「道德」這個名詞的兩種不同含義,即:實證道德(positive morality)和批判道德(critical morality)。所謂「實證道德」,是指某個特定的社會群體事實上所接受和共享的道德。因此,推崇孝道屬於東亞人的實證道德,而允許屠殺或者任意處置(他們所認為的)「劣等民族」則是納粹德國的實證道德的一部分。
相反,「批判道德」指的是用來批判真實存在的社會建制(包括實證道德)的普遍的道德原則、理由和論證。研究生命倫理學的學者通常都是在「批判道德」這個層面來思辨立論。這些學者認為,倫理學具有客觀性,因此他們會努力尋找客觀上正確的道德觀點,不管那有多大的困難。
至於在實證的倫理學(以及實證的生命倫理學)範圍,研究者關心的只是調查群體中人事實上擁有的道德信念和態度,而調查者對之不予批判。純粹的實證道德,並沒有任何辯解(justificatory)的效力。
本文第二作者在《生命倫理的四季大廈》書中有一節談及中國文化,可以與上述論點互相對照(第99-100節)。在那一節作者說,中國傳統文化面對現代和世界,如何保持活潑的開放性是很大的挑戰。「去蕪存菁」已是濫調,更不宜借傳統之名,很方便地告訴世界說,我們的文化就是這樣的。僵固的傳統思想不一定是良好的價值觀。
中國文化的確有珍貴可取的思想,例如在《論語.雍也》篇,孔子對弟子談仁政,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立志之外,推己及人,助他人通達正道,才是「仁」。這可以成為具普世性的倫理價值。
撮錄自《信報》「生命倫理線」專欄2019617




2019年6月14日 星期五

有時屋漏


無疑我們處身於一個不安的年代, 地在動, 山會搖。 今年初醫護人員鼓譟,各方商討應對,焦點莫名奇妙地落在應否寬待 / 如何綑綁」海外醫生的爭議上面。當日我回想千禧年前後,社會曾多麼認真地探討醫療改革:1993年有「彩虹報告」,1999年有「哈佛報告」。改革難,每一回也是無疾而終, 但至少昔日我們未至於頭暈轉向。


《我們不是常常屋漏》

醫院是醫治病人的屋
醫院有時屋漏
夜雨來 天明去
醫院日夜無休

年長的醫生細說
昔年曾有彩虹報告
陽光透進猶豫的雨珠
那不是海市蜃樓
只是回頭沒了蹤影

中年人記得有個哈佛教授
老遠跑來,氣沖沖
開帖千金藥方
那肯定不合當年官員脾胃
要不然為什麼棄之如遺

年輕人年年喊叫
爆煲日子已經降臨
爆煲未必就是世界末日
憂天卻也未必就是杞人
杞人 病人 杞人 病人
稍等 再等 稍等 再等

我們不是常常屋漏,只是
如今四顧  人面漸老
院落叢生野草
日子不能天天蹉跎
天可憐見  君子起動
螞蟻兒走過熱鍋
開會復開會
有了有了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方案五
方案六

 原載 《蘋果日報》「醫醫詩詩」專欄,2019614日。



2019年6月8日 星期六

好醫生,好年代

昔年在九龍醫院的資深同事陳乃圭醫生於521日去世。
5月初,在醫管局研討大會上,行政總裁梁栢賢醫生最後一次致辭,回顧八十年代公立醫院的惡劣情況時,其中一張幻燈片展示了當時使用的殘舊的生鐵病床。這些我們稱為老爺床的病床非常笨重,鐵架一個,銹跡斑斑,完全不能作高低水平調整,更遑論獨立升起上半截以協助病人挨著坐起來。聽時,坐在我旁邊的是以前九龍中醫院聯網的管治委員會主席李先生。他問,你以前當醫生的情況是這樣的嗎?我說是,加一句說,即使在九十年代中期,我們的康復病房仍然在用這些生銹鐵床。
我在1994年加入九龍醫院。當時它有一個胸肺內科和一個精神科,以及許多療養病房。前兩者設有部門主管,療養病房則由伊利沙伯醫院的醫生兼管。我被任命為顧問醫生,開設康復科部門。此舉是緣於當時的醫院行政總監蔡炫中醫生的大膽願景,要全面改革療養服務成為現代化的康復醫療。
這只是醫院的願景,沒有任何額外的自上而下的資源。我剛來醫院的時候,既沒有指定的病房,也沒有醫生,更沒有財政預算可以用於改善設施和硬件。
陳乃圭醫生不單是自己部門的主管,更是專科中德高望重的資深前輩。他的無私與我們的新部門最初能成形發展有莫大關係。就是他和精神科主管勞振威醫生、伊利沙伯醫院內科主管李頌基醫生,以及其他人慷慨地同意從他們的部門撥出部分資源,包括病床,我們才得以起動。
我很快就在工作中認識了陳醫生。他個子短小而健碩,年輕時是運動員,中年則完全是行動型的醫生,專業上非常專注,有很深的敬業精神。他對花巧的管理術語沒有太大胃口,在會議上常直言不諱地提出觀點,但來到真正重要的管理問題上,卻又很願意老實地出力支持。同事都記得他是一個何等正直的人。

本星期一我錯過了他的喪禮和追思會,是真正的遺憾。這篇文章半是為彌補而寫的。另一半是,我著實懷念他的人格,如同我所記得的九十年代所有的慷慨、善意和專業精神。

原載 《信報》「醫三百」專欄,201968日。





2019年6月6日 星期四

在《蘋果》開醫事詩專欄

緣起時

關於這個專欄的由來,或者可以這樣說:
在醫管局工作最後一年,有機會不定期在中午時間開講「午間詩語」,那是讓對文學有興趣的同事心靈小休息的活動。那時我在動手寫一本書,關於中國新詩的故事。第二年新書出世了,香港三聯出版,名為《有詩的時候》。
大約也在這個時候,我偶爾參加一個由嶺南大學黃淑嫻教授組織的「四季讀書會」,在其中沾染到文學靈感,感性的右腦跟理性左腦互相呼應起來,試寫一些,投稿到《聲韻詩刊》。第一次收到詩作稿費時,心想自己可能是香港新詩最年長的「新秀」。再想,其實大學時代也有寫詩,現在是復甦。
五一勞動節假期,清晨偶得下面這首詩,想像年長記憶衰退情境。由此興起一個寫作意念:醫事與病患,與詩。
正巧第二天收到《蘋果》梁洵瑜的WhatsApp訊息 ,問有沒有興趣在醫療版寫專欄。我說日常寫理性文章的工夫已經額滿,再開專欄的話,最好容許寫詩。
就是這樣,現成的。剛寫成這一首,詩題兼用作欄名。

《醫醫詩詩》
醫事、詩事
分分明明,千頭萬緒
為未來之計我或者要整理一下
如果活得夠長
記得的事情漸漸會不記得
到時你要提醒我
以前寫過這些,這些

到時我已經不能理解
一大段一大段的東西
那些有條理的文章故事
以及原本細膩的詩意
無論如何我想預先採摘一些片段
不管有沒有邏輯和條理
我得為你設想
有一天當你為我閲讀
斷斷續續,那些片段你將往何處尋?
我得要預先蒐集
減輕你未來的負擔
醫醫詩詩
醫詩job



原載 《蘋果日報》健康版,20195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