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第二任期頭兩個月的施政乖張狂悖,為什麼民主黨和自由派難以反擊?原因之一是無從應對急風驟雨的閃電戰。密集的極端政策像機關槍連珠爆發,有人稱為「訊息淹沒戰術」。即使有醜聞和極度的不公義,所有議題都不能持久,輿論失焦,反對者在無數零散的戰場呼喊,卻不能形成鮮明的旗幟。
形勢或者起變化了,多得上月馬斯克在電視專訪中的金句,深入人心。他說「西方文明的根本弱點是同理心,是一個漏洞(a
bug)」,被「武器化」用來損害美國的利益。
我原本以為,馬斯克只是大放厥詞,所謂「噏得就噏」,原來大誤。這有認真的美國保守派的理論基礎,而且連結著一個福音派基督徒中日益壯大的運動。有一本美國保守派評論人、播客主持人Allie
Beth Stuckey寫的書,頗有代表性,書名可以中譯為《有毒的同理心:基督徒指南——擺脫老好人思維、設定界線,在分裂的世界中站穩立場》,核心論點便是同理心易被利用來推動「反基督教價值」的政策。「憐憫他人感受」被「進步派」工具化,文明日趨墮落。
馬斯克有碗話碗,向「同理心」宣戰,無疑提醒了一眾反特朗普的知識分子,這個新政府的所作所為,核心思想是要磨滅公眾的同理心,當人們對不公義變得麻木,「整整下就慣」,政府就可以為所欲為。
於是,對總統新政反感的人可以匯集在一起,舉起鮮明旗幟:守護人性,為捍衛同理心而戰。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8/4/2025刊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