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日 星期日

最愛的中國

不認不認終須認,純經濟考慮多多益善的自由行政策香港社會受不了,也不合理。有報道說人大政協會議下周在北京召開期間,特區政府會向中央提出為「一簽多行」設限。
「一簽多行」是便利措施,但「量變造成質變」,民生受擾亂之外,間接亦造成人民互相排斥。當港人滿眼是購物或搶貨的內地人,「中國」在他們心中除了是財大氣粗的消費主義大國,還會有其他印象嗎?
我認識的中國,先是文化中國,然後是文革後期的中國,再然後是八十年代初開放的中國,再然後是九十年代越來越信心爆棚的中國。我最愛的中國是八十年代初開放的中國。
要讓港人的人心回歸,我看鑰匙就在八十年代初開放的中國。富強的巨輪輾得太快太有巨力,那個尚有人文探索精神的中國很快失去了探索空間,維穩至上的繁榮社會更不會容納隨著自由探索而來的變天風險。最後剩下經濟至上權力無限大的國家,和她的一個固執拒變的特區,在二十一世紀可以如何互動?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一簽多行」等於取消了羅湖邊界 , 那些即日來回不過夜的 , 只是做販賣活動的「流動人口」, 佔用社區的生活設施和空間 , 加上格格不入的行為習慣 , 矛盾只會更尖銳

匿名 提到...

自由行得益的只是小數的地主和大財團 , 小市民失去良好的社區環境 , 通脹推高兩三成 , 等於人工減了20-30%

匿名 提到...

區醫生似乎說漏了千禧年以來囂張橫蠻不可一世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