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靜觀有什麽用

醫管局有一個細小的單位「心靈綠洲」,寄居在衛生防護中心大樓其中一層,這個單位向同線發送「正能量」,包括自從2003年慘烈的「沙士」一役之後,持續推行的「靜觀」培訓(“Mindfulness” training)。最近培訓擴大了,主理培訓的臨床心理學家同事要拍一段推廣錄影,讓我在片頭講幾句話。
我說,醫管局做的是公營服務,實幹是主要的,未必要追求漂亮形象。大體上,良好的設備,合理的工作程序,細心的工作態度,是質素與安全的主要因素。這是管理角度。換了是臨床角度,專精的技術、專業的精神,就是主要的。
「但是不要忘了,人是主要因素,」我接着說:「如果心粗氣浮,一急便亂,質素與安全都會出問題。」
醫療工作的壓力很大,所謂減壓,人人有不同的方法。有些人天生永遠從容鎮靜當然最好,練習一下「靜觀」,學會常常保存一點寧靜,在紛擾中維持清醒,有助避免犯上無謂的錯誤。
其實不單在前線會越著緊越亂。在管理上,局面複雜時,決策容易因浮躁而犯錯。心不能靜,就聽不見有用的相反意見;精神散亂,便見不到全局棋的互動關係。掛一會漏萬,掛萬又會漏一,要靜心不亂很難。
我略知「靜觀」是什麽,這與早年修習過一些類似的meditation有關。佛門禪定、道家太極,都有這種修心功夫。起點動作常是「眼觀鼻、鼻觀心」,練習多了,則是以心「觀照」著這個正在練習觀心的自己。近幾個月我在處理鉛水事件應變,也是憑著一點mindfulness保持心神不亂。
翁同龢(1830-1904)有一句話:「臨大事者有靜氣。」。他是包括光緒的幾個皇帝的mentor,最後因支持康有為的改革主張而被罷黜。他死後,康有為稱譽他為「中國維新第一導師」。這是個有靜觀功夫的mentor!

原載 《東周刊》「一葉一杏林」專欄,2015923日,經修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