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號風球的周日,原本有十多二十人的家庭大聚會,當然取消了,與妻靜靜守在家中看風。大風呼嘯,其實一點也不靜。安到坐電腦桌前寫稿 ,陣風晃動著大廈,電腦椅有滑輪,竟然左右移動。記起高中時讀禪偈,風吹旗幡動,幡動心不動,可不是「話咁易」呢。
這是視像時代,看電視即時新聞加上手機臉書上的短片,可以追蹤全城各處災情。短片有現場感,家中玻璃窗粉碎的朋友、抽氣扇吹走暴雨入屋如瀑布的朋友、浪花拍上窗戶的朋友,都似遠又近。一個北歐來港工作多年的學者未見過十號風球,周六晚上在臉書問,這次颱風政府好像比以前都緊張?十二小時後,她在臉書驚呼,原來十號風球是這樣子,一生未見過啊!她入住不久的大學宿舍,廳、房、浴室的窗縫在比賽入水,結果?浴室輕易勝出:因為抽氣扇整個給吹走的朋友便是她。
這次在家靜看颱風而不用參與應變,感覺有點奇怪。換了在兩年前,應該會在醫院管理局參與應變準備,在內部會議協調醫院應急的工作,很可能也會參與政府的跨部門會議。 換在十年前, 我還在醫院擔任院長,可能在擔心颱風迫力會把雨水滲透大樓的牆壁,那些日子病房要用水桶接水、地板鋪著布吸濕。那幢總是在大風雨中入水的大樓位處風峽,早年有些建築問題,比醫院內其他建築更捱不住暴風雨,後來花了多年時間才得改善。
反正在懷舊,就索性懷想更久之前。換了在半世紀前,我會是一個不識父母煩惱的孩子,看到街道水深近膝,浸入店鋪, 就在門前快樂涉水,玩紙摺的船,而小拖鞋不斷在涉水當中穿了又甩。那是半世紀前的超強颱風溫黛,香港183人死亡,超過150人死於淹浸沙田的風暴潮。這當然是現在回頭找資料才注意的。
都說「香港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在家中看風,卻很感到「身在福中」。多少人要不知為暴風付出多少代價呢。
全城防風的努力沒有白費,香港的良好系統應變也發揮了。四百多人在風暴中受傷求醫好像破了過往颱風日的紀錄,沒有死亡個案便算是安然渡過。風暴翌日的評估應對受批評,嚴重低估了全民同時恢復上班的難度,這本應是彈性上班的好日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