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0日 星期四

再來時

相隔近十年再來寫《明報》副刊專欄,不是偶然也有些偶然。

年初應邀出席一個新書發佈會作嘉賓講者,書是黃淑嫻、阮智謙、賴恩慈合作的《悲傷的日子如何過》。元旦假期做準備時,不但讀出一些同感,無意中還喚醒了早年安靜地寫散文的心情。

然後是另一個偶然。一月初發生沸沸揚揚的「生日會新冠確診事件」,《明報》記者朋友邀約我就事件談「公職倫理」。訪問後閒聊,她聽見我有意再動筆寫方塊專欄,很快就聯絡成事了。

記得停寫《明報》專欄是在2012年,因為停寫當日也是政府快將換屆的時候,在45月間,角逐者已登場,人們在揣測誰會選上,會是唐英年還是梁振英,而政治湍流已經暗湧。那時我在醫管局工作,受命管理人力資源。以醫生背景主管全局人事其實是勉強的,複雜的事務排山倒海而來,幸好同事合拍,時任行政總裁梁栢賢醫生又全力支持,工作上沒問題,但寫作的動力就漸失了。我寫專欄已久,駕輕就熟尚可維持,但文思漸澀時,讀者從文字也感應到我的疲態,有前線同事勸我暫停休息。這一停就停了許久。再來時,自己走了十年人生路,香港經歷了多少急風驟雨?

以前的欄名是《大夫小記》,現在新起欄目,「明明如月」來自曹操《短歌行》。這首詩感動了不同年代的我,近日還有意會。中國太空船都登陸月球了,此時此地卻是人月難團圓,團年飯也不能好好地吃,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啊?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4/2/2022刊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