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5日 星期六

精華糟粕憑誰定

當我稍為認真地閱讀中國禮教思想的源流,一個感想是,所謂中國禮教,其實是漢族的道德倫理思想;第二個感想是,繼承傳統多麼容易變成教條。

這些規範,大致上是西漢和東漢前後兩朝的儒生和博士為皇帝制訂的。西漢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東漢的代表人物是班固。禮教規範全是天經地義的真理;君臣父子夫婦「三綱」的尊卑主從秩序,在以下二千年深入中國文化骨髓。

這些禮教思想,來到現代依然處處可見,只有夫婦的綱常之道稍被時代沖刷,但「男主外女主內」的角色定型也沒有完全刷掉。

有一句早已變成陳腔濫調的話:我們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糟粕是造酒剩下的渣滓,比喻粗劣無用的事物;精華是純粹美好的成分,但是繼承統傳統文化並不像造酒。酒的人不會分不出酒與酒渣,自命弘揚傳統文化的人卻不一定有能力分辨精華與糟粕。

自從漢朝由官方統一儒學思想,精華與糟粕的判別必須經由皇帝蓋印認可,官學有標準考試範圍,禮教有標準答案這與《論語》中的孔子相反。孔子會直接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如果沒有了仁心,即使有禮制又如何?) 到了東漢,班固修撰的「禮」早已變成臣子的恭謹論述

來到當代,馬克思主義是新的綱常。依官方說法馬克思主義是人類精神的精華」。要繼承傳統禮教精華,也要糅合馬克思主義的精華,這是未曾充分解答的題目。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30/9/2024刊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