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早上整理文件時翻出一首劉霞的小詩。昔日存檔時不知如何把它和另一首〈一九八九年六月二日
— 給曉波〉給混淆了,誤以為這也是六四之前的作品。〈驚醒的時候〉其實是寫於1997年4月。之前一年,劉曉波與王希哲發表一份「雙十宣言」,提出對國是的主張,被控「擾亂社會秩序」,判刑三年,遠在大連。
詩4節,起首一節是孤單的劉霞從夢魘驚醒,世界像要傾塌:
驚醒的時候/四周一片漆黑/那隻鳥再次在我的手心裡尖叫/無數隻腳踏着樓梯/整座樓搖搖欲墜
第3、4節對比強烈,結尾收筆寂然:
夢中到達的地方/一定危機重重/它離我很近/就是在鳥的尖叫聲中/我也能聽到它的呼吸
你在時間的反面/站在明亮的陽光下/看著一片羽毛/隨風飄落
劉曉波堅持參與政治,長期承受苦難,始終澄明地直立著,不能親身去領諾貝爾獎也無遺憾。歷史不以人的意志轉移,時間之流聽憑政治權力浩浩蕩蕩地驅動,不隨波的人日子常是漫長的,除非是在時間的反面。那兒是當下,也有一點永恆。
近日我又想像香港在平行宇宙,不再充滿抑壓,可以去維園紀念,不怕被說成罪行;學校內可以討論六四,選讀劉霞的小詩,平平安安,也沒有特別沉重地講說劉曉波的生平。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6/6/2022刊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