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0日 星期二

魯迅心事

高中時期發現自己會被文學感動,散文是魯迅,新詩是余光中,到八十年代就「變心」,與魯迅尤其漸行漸遠。在內地,魯迅也是由熱變冷,和諧社會不需要有獨立個性和鋒利批判的文章,學校課程不再選讀,社會也不時興那種認真了。也許再過十年,只有研究文學史的人才會理會誰是魯迅,他為什麼寫出那樣的詩文,為什麼他的文章常常有些寂寞感。

為何想起魯迅?先是近日看關於星群的文章,靜思宇宙浩瀚,忽地念起魯迅「心事浩茫連廣宇」詩句。「浩茫」和「浩瀚」只是一字之差,「廣宇」和「宇宙」也是一字之差,其中有多少心事?

詩句出自1934年〈無題〉,讀者大概無人不曉:「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這詩厲害之處是四句一體渾然天成又擲地有聲,但各句獨立吟誦也會衍生意象。「敢有歌吟動地哀」一句,在1976年群眾悼念周恩來逝世、1989年學生悼念胡耀邦,都成為鮮明標題,一些悼念的詩文選輯直接用它作書題。「於無聲處聽驚雷」在每個鬱結壓抑喑聲的時代都有人以之為寄託。如今「於無聲處聽驚雷」可能被視為含有煽動意味,正規課程該不會讓學生接觸這首詩了。

年輕時頗受「敢有歌吟動地哀」感動,中年偶有心事浩茫的時刻,但不大相信無聲處可以有驚雷,這是因為深知政治之難。來到近日,反而覺得「萬家墨面沒蒿萊」可堪咀嚼。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4/8/2022刊出。




 

 

 

2022年8月27日 星期六

在山坡後遠遠的

半退休的生活日常包括間中照顧孫兒,一般說法是「弄孫為樂」,但「弄」需要太多精力,還是坐定定讀兒童書、看YouTube兒歌動畫比較「可持續」。

喜歡的一首兒歌是Five Little Ducks。流行的動畫版本有67個,我(也是我們吧)常聽的是LooLoo Kids的版本,女聲,有感情還有些民歌風味。就這樣聽呀聽,聽到第十幾遍,在一瞬間無端疊上刻下對香港移民潮的思緒。

不到兩分鐘的歌,詞意簡明,可以視為教幼兒從5倒數至0的軟性訓練。起首一節:”Five little ducks went swimming one day / Over the hills and far away / Mommy duck said, "Quack, quack, quack, quack" / But only four little ducks came back…”5隻小鴨去游玩,去到山坡後遠遠的,鴨媽媽喚牠們,卻只有4隻回來。以下每唱一節又少一隻,最後全部不見了。當然還有大團圓結局,多數版本是鴨媽媽高聲再召喚,全部小鴨都回來。我們常聽的這個版本有不同的結尾,要待鴨爸爸出馬召喚,小鴨才乖乖回家。

令我思緒飄移的,是over the hills and far away這一句,霎時想起漸有親人和友人去了遠方。幾時鴨媽媽鴨爸爸才召他們回流?

這可不是一個人的多愁善感。Five Little Ducks有加拿大兒歌歌手Raffi Cavoukian的演繹版本(1989),幾年前再推出單曲,我上網聽了,調子和眾多輕快的版本很不同,低迴歌聲輕輕地唱,像是為此時此地的感慨度身訂造。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1/8/2022刊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B6ec9cYusc



 

2022年8月24日 星期三

冰心的愛

看有關宇宙和星系群的文章時,順帶重讀冰心的組詩《繁星》而有新的感動。說是重讀,那是以前寫《有詩的時候》(香港三聯,2017),從冰心《繁星》寫起。

冰心是少數看星空有真感受的中國詩人。在中國詩歌,月亮常是主角,月是故鄉明,欲上青天攪明月,很多情意;不是沒有星,杜甫老病飄泊中還有絕句「星垂平野闊」(《旅夜書懷》),屬於罕有,詩意也不是對繁星的好奇驚嘆。

《繁星》第1首:「繁星閃爍着——/深藍的天空/何曾聽得見他們對語?/沉默中,/微光裏,/它們深深地互相頌讚了。」沒有把人間的情感寄託或投射到天上的星,詩人在天地中靜聽星的對語,很純。這不是客觀,現今地面望遠鏡可見的星其實多是星系,有些星系會互相舞動,甚至碰撞併合。

5首:「黑暗,/怎樣幽深的描畫呢!/心靈的深深處,/宇宙的深深處,/燦爛光中的休息處。」不以黑暗為可怕可懼,連心靈深處的黑暗,也是生命的休息處。安靜的神秘感,在我看來已經很接近宗教的心靈境界。

在《有詩的時候》我偏愛冰心寫父親 (75) ,很多對《繁星》的閱讀側重她歌頌母愛的段落,如第120首。她給弟弟的詩也有鮮活細膩的親暱意態(83101) 。詩人由親人之愛普及眾人,寫老人與少年的對話,從中見到歲月人生(106)。今次閱讀還見到冰心對那些受時代傷害的青年也真摯地關愛 (10140)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8/8/2022刊出。

 


 

 

2022年8月21日 星期日

繁星當中

近來看了很多星,起點是712NASA 首次發布由新一代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拍攝的照片。那是太空望遠鏡傳回來的星系群。第一批照片有5張,奇幻瑰麗令人驚嘆,但背後也有些公關計算,截取的影像十分方便對比以前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網民果然馬上找來比較,驚嘆的對象便由浩瀚星空轉為「新鏡」畫質完勝「舊鏡」。

這是刻意以哈勃的短襯托韋伯之長,但我還是更愛哈勃。哈勃拍攝主要是感應可見光,照片較為原汁原味;韋伯主要感應紅外線,照片經演算法轉成光譜七色,有點俗豔。兩支望遠鏡都有「星芒」假象,哈勃的星芒是4針小十字星;韋伯的星芒6針或8針,像聖誕卡或廸士尼動畫,看上去有點假。

雖然偏愛哈勃,但也佩服韋伯望進太空深處的能力。望得愈深,所觀察的星系群就愈趨近早期的宇宙,因為那些影像是經過以億計的光年才來到我們這兒。

人們驚嘆宇宙浩瀚,多會加上一句「相比之下人類何其渺小」。可以這樣對比嗎?靜觀星空,常人也會感到一絲謙卑,但是否就是渺小?在幾萬億星系群中有一個銀河系,銀河系有幾千億顆恆星,一顆是我們的太陽,它的行星之中有地球,地球人會探索宇宙,竟然發現它的大爆炸起源和星系群的生與死,純粹的好奇心並不渺小呢。

我們都在宇宙繁星中。聯想起冰心的組詩《繁星》,重讀了,有新的感動。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5/8/2022刊出。





2022年8月18日 星期四

反肚的他他巴

在讀書展買回來的書,來到區家麟的《他他巴》。書是在初版的11年後重印,讀來感覺如新,昔日的文字裝載著不過時的思考,在變遷中的空間散發出新的氣味。

書中文章以「遊」和「學」交織,作者與朋友浪蕩非洲半年,其後有緣到史丹福為訪問學人,帶著問題去聽非洲殖民史,思考全球極窮與極富的國度,差天共地的生活。「他他巴」(Tata bus) 是印度生產的巴士品牌,在非洲一些地區是主要的長途交通工具。《他他巴》初版於2011 4月,作者在328日的個人網誌上記述封面照片的由來。那一程臨時決定去東南非洲,只因四方多災無路可行,這便去剛結束二十年內戰,沒有什麼特別景點的莫桑比克。

「…坐上他他巴,它爆呔,壞車,我們呆坐,全車人呆坐。最後到達一個平平無奇的地方。下車時,剛好日出,滿布地雷的田野旁邊,有一架燒光了的反肚他他巴。一群蒼蠅要拼命鑽進你口裡眼裡的時刻,我舉起相機,隨便地拍了這張相片。」

反肚他他巴的照片用在書的封面,但要揭到第61頁靜看時才覺震動。被戰火燒剩骨架的巴士反肚朝著微見亮麗色彩的非洲天空。回頭讀59頁,短短4百餘字,分分明明地勾勒出列強如何分殖民地「餅仔」,1885年在柏林開會,強行在非洲地圖劃出「國界」,深種惡業。

現在香港學習「去殖化」,「戀殖」標籤亂飛,卻連昔日是否「殖民地」也說不清。在混沌中,這書出奇地清爽。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2/8/2022刊出。




2022年8月15日 星期一

防疫從嚴,道阻且長

資深傳媒人阮紀宏以2千字的專欄文章,細緻地描述近日從澳洲回國的艱辛旅程。(〈疫情後「完善新常態」不知何時實現〉,「筆陣」,82) 他一貫支持中港一體嚴格防疫,現在也受不了疊床架屋的關卡,文章讀來就特別有力。

他是從香港去澳洲的,持來回機票,原可先返香港再轉廈門,但寧可另購單程機票,因為從香港回內地更是望天打卦,每天3000個名額從深圳入境,要抽籤碰運氣。文章指出,疫情前來往深圳香港的旅客每天高達10多萬,現在3000人也要六七個小時才能過關。

多花錢從澳洲飛回去還是地獄式旅程。早上4時出門,19個小時後才到達廈門檢疫旅館,這還只是在路上的折騰。按領事館規定,核酸檢測要在登機前48小時和當天共做兩次,不知為什麼規定是必須由兩家採樣機構分別提供,航空公司又要求有72小時前的檢測報告,兩次變3次。登機前又要下載海關碼,然後再手填紙本海關表格…。

政出多門不會為普通人設想。他是資深旅人,手機上早已有四川、北京等省市的健康碼,也有粵康碼和安心出行,這次增加了一個防疫健康碼國際版,像被迫集郵。這許多數碼檢疫系統並不互認,有先進科技但沒有便捷和人性化的流程。

主導檢疫政策的人實應試試自己走出一轉,經歷關卡,不用特別通道,不靠人幫手。我還想到,現今香港空有「大灣區」熱,但嚴厲防疫沒完沒了,想擁抱大灣區也是道阻且長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9/8/2022刊出。

 


2022年8月12日 星期五

通識聖經

今年香港書展的書種少了,無論本地、內地或台灣出版的書,都不似疫情以前的琳琅滿目。我仍買了些書,其一是「牛津通識」系列的《聖經》(The Bibl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John Riches著,梁工譯)。最近想著的一些事情和信仰有關,在牛津大學出版社攤位挑了兩本書,正待去付錢,瞥見這本小書,一揭之下很喜歡它的譯筆,而且扉頁上的內容簡介與我對基督教的一些認知有點相近,恰好作為入門。

讀時不知為何幾次想起月前去世的倪匡。倪匡在2013年書展的講座中,被問到為何棄佛信耶穌?他以其獨有的半個真人半個頑童的方式回應「我本來信佛教,但佛經太艱深,我太懶,受不了。基督教的聖經很簡單,只有一個字──就是『信』,你信祂就得!」當然不是這樣。他在1986年復活節於台北林森南路禮拜堂教會受洗,之前酗酒,曾在痛苦自殺邊緣。他信教是得救贖。

通識入門不是信仰之門,只是一窺《聖經》新舊約文本匯集成經的歷史。書的主旨並非傳道,而是以尊重宗教文化的角度,展示人們解讀和運用《聖經》的多種方式。扉頁說,「《聖經》激發過世間男女的勇敢和奉獻行為,鼓勵他們為解放和人類的發展而奮鬥;同時也為那種奴役同胞、使他們陷於卑賤和貧困的社會提供了意識形態支持。」基督教在世俗化的西方社會出現疲態,但在非洲和亞洲的迅速成長,而《聖經》始終是基督教實現偉大復興的根基。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6/8/2022刊出。




 

2022年8月9日 星期二

防疫講政治

以前人們常說,就事論事不要政治化,現在香港在一個不同的時期,有什麼事情可以不講政治?防疫政策以科學為本嗎?不一定。一談到試行放寬,馬上就會見到某些滿含政治味道的情緒。從來沒有人主張「躺平」,但只要暗示共存(例如說,混合免疫) ,也必招來嫉惡如仇的批評:放寬即是放任,共存即是共亡,等等,一下子封了討論空間。

內地不容妄議抗疫大政,但官方會攤開來說淸楚,生命至上,即使付出一定經濟代價也要堅持下去。進一步,上星期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對防疫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要長遠看,特別要從政治上看、算政治帳。」

印象中這是首次明言,應對疫情要仔細計算政治代價,也許怕萬一疫情失控,社會大亂,會釀成嚴重的政治危機。

在本報經濟版讀到一篇好文章,譚新強論中國政治經濟,旁及抗疫,有諍言:「治疫政策必須跟隨科學發展,更需要動態彈性。決不可讓民粹國家主義泛濫,導致非科學政策。非理性民粹主義者,經常質詢我是否明白彷彿高深莫測的『動態清零』,藉此阻止任何理性科學討論。這做法真的對早日解決疫情最好?堅拒跟西方訂購Omicron mRNA疫苗,真的是最科學做法?毫不考慮經濟代價(青年失業率已升近20 %,有社會不穩定風險) ,以及對極難反彈的出生率的不良影響。」(〈愛國可偏頗 但不可自殘〉,729日。)

平心討論,理性討論,對治疫很重要。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3/8/2022刊出。

 


2022年8月6日 星期六

「我」有多老?

臉書背後的人工智能一定又進化了,不再頻頻硬銷「建議你看」的信息,會輕巧地送一些揣摩你心意的內容。今回它揣摩到我近來對心靈方面的興趣,傳來這段話:

「我曾問一位老人,人老了,意識到人生的大部分已在身後,有什麼感覺?他告訴我,他一生都是同一年齡,腦子裡的聲音從未衰老。還是那個男孩。他母親的兒子。他一直好奇自己什麼時候會成為一個老人。他看見自己的身體老化,能力遲鈍了,但內心的那人從沒有感到疲乏。不曾衰老。從未改變。」(By unknown author,筆者意譯。)

下半部分是有點陳腔濫調的教訓:精神是永恆的,下次遇到老人時,要知道他們內心還有一個孩子,就像你還是個孩子一樣,永遠需要愛、關注和意義。

有一句特別「中的」:我也在好奇自己什麼時候會成為一個老人。因為有老人科醫生背景,我知道實際數字年齡、生理年齡、精神年齡並非同步的。孔子師生周遊列國,到葉縣,葉公向子路請問孔子是怎樣的人?子路無言以對。孔子聽到,對子路說,何不回答:「老師為人,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就是了。」年老力衰的「老」是生理;樂以忘憂「不知老」,是精神。

新近發現是「精神年齡」也不是單一的,察覺內心世界常有不同年齡的自己同在。如果要我閉著眼睛、忘掉數字年齡和自己的人生座標,例如退休,只許一句話回答「我」有多老,還真說不清。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31/7/2022刊出。

  



2022年8月3日 星期三

當前的抗疫重點

香港防疫抗疫仍是進退兩難。專家新近有共識,應趁夏季逐步放寬防疫措施,讓社會透過自然感染鞏固混合免疫力,道理易明:不這樣做的話,至冬季時,人口集體免疫力已大大下降,而病毒在冬天較活躍,情況可以很糟。這不只是袁國勇、孔繁毅等港大學者的主張,中大專家許樹昌亦贊同「混合免疫」。

盧局長並不認同。道理同樣易明:怕公共醫療體系未必能承受,而且八十歲以上長者接種率仍低。他期望日後統一發布消息,以免公眾感到混亂。

執筆時每日確診數字已破4千,與每天接種疫苗的人數(34千左右)相若。當打針和感染的人數相若,「混合免疫」已經是現實。

政府近期推行電子手環、準備黃碼紅碼,並不會改變「混合免疫」的趨勢,因為社區傳播廣泛,早已超出這些措施所能管束的範圍。

當前的重點,其實應該放在盡快建立全面覆蓋的機制,讓所有確診者容易得到新冠口服藥。有效的藥物有兩款,可減少重症,從而減輕對醫療體系的壓力,但要在5天內服用才有較佳效果。

政府網頁有一個可以處方新冠口服藥物的私家醫生名單,缺點是不服務60歲以下的一般成年人,而且確診者若自行看醫生,去診所途中可能傳染他人。醫管局推出「遠程醫療服務」,為病徵輕微的成年人確診者診症和送藥,但只是在地區試行,也沒有說明會否派新冠口服藥。我看公、私營都要快馬加鞭全面覆蓋,讓新冠口服藥物容易可得。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8/7/2022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