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9日 星期一

蘇轍詮釋老子

因為重讀老子《道德經》而新認識蘇轍,是意外的得著。說是「新認識」而不是「重新認識」,因為一向對蘇轍是「零認識」。中學時代知道「三蘇」是蘇軾、蘇轍兩兄弟和父親蘇洵,一門三傑,都是文學家和曾經誠心為官的「士」,但是蘇軾的光芒好像把弟弟完全比下去了,蘇轍只是一個為中學會考而記住的名字。

讀《道德經》,需要兼看一些注解,歷代最多被引用的,一個是三國時代王弼的《道德經注》;其次便是北宋蘇轍的《老子解》。上下相差近八百年,蘇轍既不是經學家更不算是現今概念的哲學家,他注解老子為什麼能成為「一家之言」?這讓我好奇,而且對號入座。

蘇轍很認真地試圖會通儒、道、佛三家的哲學思想,與某段時期的我有些相似。他年輕時推崇孟子,中年修習道家吐納和佛家禪定,以儒家的「復性」觀念詮釋老子的「道」,並不是牽強附會。現在我不會那樣看,但早年對於宗教和哲學的精神境界應該可以在超越的層面融和,想法與蘇轍的思路有些相近。這好比現代物理學家嚮往追求的統一場論(unified field theory),如果電力和磁力能被證明是電磁波的一體兩面,那麼量子力學中的弱核力、強核力理應也可以與電磁波的原理,甚至與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貫通?

在研究老子的領域之外,蘇轍的哲學能力沒有被後人充分欣賞。對號入座後,我倒想好好地認識這個蘇軾的弟弟了。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3/7/2024刊出。



2024年7月28日 星期日

復歸老子,第28

這最初是數算錯誤,以為7月是回歸後的第28年(其實是第27年),便隨心揭到老子《道德經》第28章,讀來正合意思。這一章沒有很玄的修辭,不談形而上的道,內容可以意會為個人修心養性之道,身處紛爭世界也保持本真;也可以理解作為政之道,是政治德行。

最後一節:「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陳鼓應語譯為:「真樸的道分散為萬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樸,則為百官的首長,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割裂的。」我覺得這一節像是為香港度身訂造的勉語。

老子的文字極度簡約,很有魅力,但也因此有些曖昧和含糊。這給予讀者不少想像和演繹的空間,容易變成過分的演繹。讀這一章有點特別麻煩的是,有人認為現今通行版本是經過歷代添改的。無論如何,我看它的整體意思很明晰。起句:「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不單止明晰,可以說是最鏗鏘的老子句子。陳鼓應註釋:「雄」譬喻剛勁、躁進;「雌」譬喻柔靜、謙下。

參考了幾種語譯,我會這樣理解:「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又安守雌柔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溪澗。甘願作天下的溪澗,常德就不會離失,復歸嬰兒般單純的狀態。」

今回閱讀意會到「知」與「守」很重要。老子並沒有片面地貶低「雄」。真正「知」雄,需要智慧,可不是一味macho炫耀力量。然後是「守」雌,像河谷承載涓涓溪流。知雄守雌,復歸嬰兒,是完整的本真。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7/7/2024刊出。

 


 

直言變預言

獎賞不要濫,處罰要慎重。我喜歡荀悦「明賞慎罰」的說法,連帶讀了一點他的政治主張。他是東漢末年一個不出名但有實學的文官,在漢獻帝身邊當侍郎(東漢之後侍郎才成為尚書下面有實務的官),就是陪皇帝講講文學和歷史。這時獻帝的大權早已旁落於曹操手中,荀悦還是要進諫,皇帝自然不大理會,於是他寫成《申鑒》五篇,退一步為皇帝通論良政善治的旨要。

寫成後上奏獻帝,皇帝也覺得不錯,卻還是對讀書有興趣多過關心政事。獻帝讀歷史,覺得班固《漢書》篇章太繁不好看,命令荀悦依《左傳》的體裁作《漢紀》三十篇,讓他享受讀史之樂。「興利除害,明賞慎罰」就是見於《漢紀》。

「明賞慎罰」以下有真言:「直言極諫,補主之過」。荀悅深信君王能令諸侯心服,與肯接納直諫是不可分的。

荀悅是史學家,政治思想並不流於道德規諌。他在《申鑒》寫怎樣用賢能特別具體,稱為「十難」。這是賢能者遇到的十種阻難。前4項是行政方面:不知、不進、不任、不終。不能發現人才,知而不用,用而不能委以重任,任用了又不讓他貫徹始終。後6項關乎主公的器量、小人的影響力,例如「以小怨棄大德」,「以讒嫉廢賢能」。荀悅說,若不理會這些阻難,賢臣不用,用臣不賢,則國非其國。

這不單是曹操把持朝政的時代,更是宦官主導朝廷用人的時代。不久東漢便滅亡,荀悅的「國非其國」成為預言。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4/7/2024刊出。



 

 

2024年7月17日 星期三

明賞慎罰

公立醫院的醫療事故屢見於新聞報道,政府在6月下旬責成醫管局檢討,要在3個月內提交報告及建議。盧寵茂局長特別提出,檢討方向應包括賞罰、考核和問責機制,事故發生時,也要釐清架構內各級人員的責任。報章標題和社評多以「明賞罰」來概括局長的提示。

我以前在醫管局做過行政管理工作,最後一個崗位兼管重大醫療事故的檢討(一般的事故在聯網和醫院層面處理),記憶中上一回醫療事故這樣受公眾關注,已經是近10年前。

從醫管局退休後,在中大的工作轉向醫學倫理和生命倫理方面,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評論公立醫院的事情,背後還有一點想法:時代會變遷,自己對公院情況的認知也會過時。2014年與2024年的公立醫院,面對的問題和困難很可能是不同的。

不變的或者是一些基本原則。可以避免的事故,背後多有系統性的因素和人為失誤的因素。分辨兩者十分重要。人為失誤也有各種情況,並不單是一般人想像的「掉以輕心」。有些是經驗和知識不足,有些是忙不過來時以「散手」取代(或跳過)標準程序,但也有人手不足直接做成的分心與忙中有錯。

「明賞罰」是中國自周代就有的政治理念。周代說「明德慎罰」,秦朝嚴刑峻法也算是一種賞罰分明;東漢歷史學家荀悅主張「明賞慎罰」,賞要嚴明、罰要慎用,是與秦朝法家很不同的另一種主張。在醫療事故,可能還要「先明根由,後明賞罰」。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11/7/2024刊出。

 




 

2024年7月14日 星期日

高齡司機

香港高齡老人的生活和生存狀況,應該有很多值得仔細書寫和報道的故事。即使是那個因太太回應《東張西望》受公眾非議而被弄成半個公眾人物的76歲何伯,相信背後也有一些人性故事吧。這成為肥皂劇,上演幾個月,然後有一宗新聞,大角咀發生襲擊案,一名85歲保安員被一名疑醉酒的33歲女子用遮和膠圍欄襲擊昏迷,入院不治。他是替更的保安員,頂更5日,事發時為第3日。

我便想起那個高齡如老翁的的士司機,在馬路邊佝著背讓三個警察仔細查看他的高齡車的情景。那段故事在上一篇寫了。

高齡長者在各行各業工作,不是負面或需要特別寄予同情的現象。自食其力是誠實的生活。高齡的士司機有時發生交通意外,被指是路上的「計時炸彈」。這不應憑直覺標籤,可以是一個實證研究的題目:嚴重的交通事故,比例是高齡司機較多,還是血氣莽撞的年輕司機多?

「大公文匯網」有一個故事:一名內地男子在「小紅書」發文,他從深圳來港買材料,登上了一輛的士從尖沙咀坐到紅磡,車程約10分鐘。他以為的士司機年約70多歲,聊天時「赫然發現司機已90歲了,駕駛的士已有5年。」他聽司機伯伯說,每天租的士費用為450元,油費約100元,每天工作6小時。司機伯伯說,想開到100歲。

男子說,雖然伯伯開車穩,坐着還是有點擔心。

可以文明看待高齡司機,這個故事不錯。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8/7/2024刊出。



 

 

2024年7月11日 星期四

的士司機的無名火

從手機翻查日程,那是5月初一個早上,在大學站等的士去威爾斯醫院。還是繁忙時間,在的士站「人等車」而不是「車等人」,等車時見到外線有一部的士被查車。一個佝背的白髮老司機站在車旁,掮著斜孭袋,身體語言透著無奈。我以為這是打擊白牌車,因為那個位置應該不准等客的。

我等了78分鐘才有車。上車時回頭看,三個警察仍然在認真地查那部的士,車門、車廂、車頭和車尾,還有輪胎。這是在查什麼呢?我隨口問。不問猶自可,一問便觸動司機無名火起三千丈,車程中不住痛罵,又用對講機緊急通知同行:大學站「差佬驗身」!

我坐的士最怕遇上滿腔牢騷和怨氣的司機,全程大聲轟炸,負能量令人如坐針氈。這一回卻在痛駡聲中長了知識。中性地說,這是截查不及格的車,通常是車齡高的的士,警察真的在路旁驗車,鉅細無遺。據這個有怒火的司機說,車輪胎紋過淺、車頭引擎有油漬、車內安全帶扣不結實、座椅皮磨穿,即時送去驗車中心。

之後我上網fact check,在的士司機資訊網見到一項通告(425日):「近日發現多區都出現警察查車:例如機場落客區…科學園路、大學的士站…等等,有機會連續檢查幾天。請大家檢查清楚及自行處理以下重點…」除了不可擺放多於1部手提電話,通告還詳列了11項具體提示。

警察只是公事公辦,但那個高齡的士司機被查車的影象卻印記在我的腦海了。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5/7/2024刊出。

 


2024年7月8日 星期一

憧憬政簡刑清

與朋友談起政府大費周章多時、最終擱置的垃圾徵費政策,大家各有想法。香港需要從源頭減廢,堆填區已經不勝負荷,這是實實在在要面對的課題,擱置無法推動的政策是對的,但問題不會消失。

坊間有很多「死因分析」,我慢了很多拍才整理出自己的觀點,這篇算是補遺。本文出街時,特區剛踏入回歸後第28年,也許是展望未來的時候,我的聯想因而溢出垃圾徵費範圍。

我看垃圾徵費政策失敗收場的基本原因是構思太過繁難,無法說服市民可以順暢實施,連基本解說也沒有可能做得到,遑論「教育」市民。政策繁瑣,罰則變成處處陷阱,動輒得咎,怎不令人反感?兩個死穴恰恰是「政簡刑清」的相反。

政簡刑清也是我對未來香港施政治的衷心寄望。當然我明白這很可能是虛幻的。目前特區施政像是千帆並舉,一面追求興旺,一面嚴刑峻法,期望並行不悖有相當難度。

「政簡刑清」向來是中國傳統政治理想,字面解釋為法令簡潔,社會風氣好,犯罪的人少,所以刑清。舉例常是唐太宗貞觀之治。貞觀無疑是盛世,不過唐太宗的典範是肯訥諌,像儒家;政簡刑清的理想比較似老子的清靜無為。

關於「刑清」,還有兩個合情合理的解釋。一是沒有太多賦役和繁複的政令,因此很少需要施用刑罰;二是關乎刑獄的決斷清明,公正而有法度,不需要動輒揮舞棒子。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7/2024刊出。

 


 

2024年7月4日 星期四

解決港大矛盾

這篇稿是早一個星期動筆的,或者到刊出時,港大的「風波」已經平息,文章也會變成明日黃花。那就好了。

不少親人是港大人,我也在港大校外課程修讀過中醫針灸文憑,是掹車邊的「舊生」。對於連月的韓劇式的連續劇爭鬥,既沒有「剝花生」的旁觀心情,也不是吾不欲觀之矣的「冇眼睇」感覺。一點感想是,大學反映城市。有怎樣的城市就有怎樣的大學,反過來亦然。有怎樣的大學就有怎樣的城市。

事情最後會怎樣解決(或被解決)?我的水晶球說,很快就會解決的,因為政治上的喝止聲音已經這麽猛。解決的方式應該符合一個方程式,大前提是以和為貴。

方程式有內外兩面。內面是毛主席的矛盾論。區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校長和校委會主席「火星撞地球」的處事分歧和衝突只是次要矛盾。

方程式的外面,是要說好化解矛盾的故事。既然大學反映城市,這一定也是一個「由亂入治、由治及興」的故事。

具體地猜想,風波的落幕,應該有兩個像樣的元素。其一是,僵持不下的「副校長委任」問題以一人行一步的原則得到妥協處理。其二是,要有一張兩個主角的合照,如果不能握手表示團結,最少也要平排站好微笑。總之,結局是得體的。

至此,教育局委托的「調研小組」的調和工作告一段落,給七一慶回歸一份好的禮物。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9/6/2024刊出。

 


2024年7月2日 星期二

重讀「喜」與「捨」

年輕時修讀過一陣佛學,沒有修行所以不能說「學佛」。近日讀了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1961-2022)的修行傳記I May Be Wrong: And Other Wisdoms From Life As A Forest Monk,前兩篇略談了一二。書的第27章勉勵讀者從自己開始,撥開困擾念頭,修習寧定的心。這從來是說得輕易但行之甚難的。不過全書細說修行的真實甘苦,有黑暗時刻,不是口輕輕地說放下自在。

這一章主要為西方讀者淺釋佛教「四無量心」,即「慈、悲、喜、捨」。作者視之為佛陀為眾生區分的四種「神聖的心境」,也是修行的主旨。四種心境之中,「慈」(英文本從巴利文譯作Loving Kindness)和「悲」(Compassion)比較易明。解說「喜」和「捨」不易,觸發我另外找資料重溫本義。

「喜」(Mudita):作者說,西方文化並沒有真正貼切的對等名詞。Mudita是「人類天生為自己與他人順境感到喜悅的能力」。我恍然明白為什麼中文說「隨喜」。在幸災樂禍剝花生的社會,這是不容易達到的境界吧。

「捨」(Upekkha):意思並非平常說的「斷捨離」。英譯為Equanimity,是安寧平衡的心。不動搖的安寧來自洞察到,興衰成敗、得失榮辱,以及我們的悲喜失望反應,都不是實在的。在大乘佛教,「捨」的涵義擴充為「冤親平等,一視同仁」。「捨」無量心又稱為「等心」,平等看待他人,也是不容易。今天多的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6/6/2024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