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4日 星期四

解決港大矛盾

這篇稿是早一個星期動筆的,或者到刊出時,港大的「風波」已經平息,文章也會變成明日黃花。那就好了。

不少親人是港大人,我也在港大校外課程修讀過中醫針灸文憑,是掹車邊的「舊生」。對於連月的韓劇式的連續劇爭鬥,既沒有「剝花生」的旁觀心情,也不是吾不欲觀之矣的「冇眼睇」感覺。一點感想是,大學反映城市。有怎樣的城市就有怎樣的大學,反過來亦然。有怎樣的大學就有怎樣的城市。

事情最後會怎樣解決(或被解決)?我的水晶球說,很快就會解決的,因為政治上的喝止聲音已經這麽猛。解決的方式應該符合一個方程式,大前提是以和為貴。

方程式有內外兩面。內面是毛主席的矛盾論。區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校長和校委會主席「火星撞地球」的處事分歧和衝突只是次要矛盾。

方程式的外面,是要說好化解矛盾的故事。既然大學反映城市,這一定也是一個「由亂入治、由治及興」的故事。

具體地猜想,風波的落幕,應該有兩個像樣的元素。其一是,僵持不下的「副校長委任」問題以一人行一步的原則得到妥協處理。其二是,要有一張兩個主角的合照,如果不能握手表示團結,最少也要平排站好微笑。總之,結局是得體的。

至此,教育局委托的「調研小組」的調和工作告一段落,給七一慶回歸一份好的禮物。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9/6/2024刊出。

 


2024年7月2日 星期二

重讀「喜」與「捨」

年輕時修讀過一陣佛學,沒有修行所以不能說「學佛」。近日讀了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1961-2022)的修行傳記I May Be Wrong: And Other Wisdoms From Life As A Forest Monk,前兩篇略談了一二。書的第27章勉勵讀者從自己開始,撥開困擾念頭,修習寧定的心。這從來是說得輕易但行之甚難的。不過全書細說修行的真實甘苦,有黑暗時刻,不是口輕輕地說放下自在。

這一章主要為西方讀者淺釋佛教「四無量心」,即「慈、悲、喜、捨」。作者視之為佛陀為眾生區分的四種「神聖的心境」,也是修行的主旨。四種心境之中,「慈」(英文本從巴利文譯作Loving Kindness)和「悲」(Compassion)比較易明。解說「喜」和「捨」不易,觸發我另外找資料重溫本義。

「喜」(Mudita):作者說,西方文化並沒有真正貼切的對等名詞。Mudita是「人類天生為自己與他人順境感到喜悅的能力」。我恍然明白為什麼中文說「隨喜」。在幸災樂禍剝花生的社會,這是不容易達到的境界吧。

「捨」(Upekkha):意思並非平常說的「斷捨離」。英譯為Equanimity,是安寧平衡的心。不動搖的安寧來自洞察到,興衰成敗、得失榮辱,以及我們的悲喜失望反應,都不是實在的。在大乘佛教,「捨」的涵義擴充為「冤親平等,一視同仁」。「捨」無量心又稱為「等心」,平等看待他人,也是不容易。今天多的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明報》副刊明明如月」專欄,26/6/2024刊出。